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科学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支文化力量。反科学传统的不同变种很少反对第一种意义上的科学,他们的矛头主要指向作为文化的科学。理性主义科学哲学实质上采取了一种“科学家的视角”,它不自称为科学实际上却是科学在文化上的同盟。科学知识社会学则采取了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来审视科学,它自称为科学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实质上属于文化上的反科学阵营。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论述了后现代科学哲学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理论要旨,从而表明,语境论既避免了严格的科学主义和形式主义同时也避免了相对主义,因此这是“后实在论时代的重要的哲学形态”,为科学哲学的重构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基底。 相似文献
5.
本着重分析了科学方法论的五种困境:对归纳逻辑的反对、反对方法、当代科学方法论家的自悖、元方法论的困境以及对评价规则的质疑,指出认清这些困境的目的在于寻求科学哲学更深层的理论变革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对经济学方法论“三大争论”的科学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出现了归纳法和演绎法、证实法和证伪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这三大争论。这三大争论无不以科学哲学在这一方面的争论为基础。科学哲学在这一方面的争论及其发展便显示了此争论的解决方式。本文认为,在西方经济学中,应该综合利用这些方法。单纯地应用任何一种方法都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虚构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创造形式和探索途径,既充分发挥人类精神的能动性和自觉性,也成为构建科学理论、从事技术发明、创造新奇事物的一种特殊有效的认知和实践。在方法论上,它作为一种丰富、奇妙、自由奔放的联想、假设、建构和幻想的方法与形式,使人们突破经验的局限,开阔新视野,拓展新领域,激发新欲望,给出新启示,创立新理论,构建新前景。由此,在认识上,它既表征了人类特有的认知欲望和生存能力,展示了能动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志的本质行为,也实践了客观知识和语言工具的内在要求与目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爱因斯坦和老子对科学发现方法论的贡献,比较了其各自发现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及其相似与区别,指出了老子发现方法论中所潜在的优势及其现代意义,说明了建立新的、中西互补的科学方法论体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讨论了老子发现方法论的潜在优势转化为有效的现实意义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9.
费耶阿本德的观点与多元主义方法论密切相关,这在国内外科学哲学界似乎已成定论。但是,若透过费氏建造的哲学迷宫洞察他深层的思想底蕴,则会看到在其多元主义表象背后藏匿的一元主义本质,会发现其因形式多样性与内容一元性的貌似分离而掩饰的人类历史实践的实在性。有鉴于此,笔者不揣冒昧,试从费氏被误认为是一条方法论准则的“怎么都行”出发,进而剖析他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两个论辩链条,最终捕捉他对一元基础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新兴自然科学学说与后哲学文化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审视科学方法论原则的新的视角。使人们的科学方法论意识由“反对方法”转向“质疑方法”。梳理当代科学方法论演进的内在线索,揭示探究质疑方法的理论视域,阐发质疑方法的理论特征,将有助于透视科学方法论的当代形象。 相似文献
11.
人地关系协调系统的建立--对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补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从生态道德关系的角度,承担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任务;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进的伦理思想。生态伦理学只建立了生态伦理(人类与自然的协调)的思维模式,而没有从理论上建立人地关系协调系统的行为模式。本文从人地关系角度,以行为地理学与复杂性科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人地关系协调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这是对生态伦理学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13.
结合着关于科学说明的一系列重要模型,分析考查了科学说明如何离不开理解:科学理解在科学说明的前提、过程以及结果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技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一项支撑性系统工程。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展迅速,国内外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也日趋频繁,要求用于表达科技概念的语言符号——术语也必须规范化。实现科技名词的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当务之急,此项工作正在加紧进行。现就其重要意义及有关问题简述如下。1.科技名词规范化有利于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科技名词与科技进步的关系,钱三强指出:[1]“科技名词术语是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人类在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同时产生和发展了各种科技名词术语,作为思想和认识交流的工具,进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自然科学中,科学概念对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大体有五种情况:[2]a.将长期混淆不清的概念区分开来,从而使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b.用正确的概念代替错误的概念,从而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c.在新的科学事实面前引入新概念,从而使理论获得重大进展;d.一门科学的新概念移植并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力杠杆;e.新的科学概念一旦产生,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有时能够导致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科技名词规范化有利于新学科的开拓和新理论的建立。列宁指出:[3]“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科学认识的成果都是通过制定各种概念来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任何新学科的开拓或新理论的建立,都是在对原有科技成果和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消化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观察、实验和科学抽象而产生的。在此过程中,科学家必须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方法来反映世界。一些高明的研究者之所以能取得较大的成果,进而创立新的学科、建立新的理论,是由于他们对原有的科学概念有正确的理解,同时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正确的概念,通过逻辑方法进行一系列的科学抽象和创造性思维,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获得对自然界的规律性认识,形成新的科学理论。另一方面,一个科学理论还必须有适当的表达方法把它的观点和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它必须具有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正确的推理以及严密的逻辑证明。由此看来,使用正确的科学概念,对于新学科的创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正确或模棱两可的科学概念可能导致产生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论。科技名词规范化有利于各学科的交叉渗透与相互促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从而促使各学科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科技名词规范化对于各学科交叉渗透的意义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a.一门科学的新概念移植并渗透到另一门学科中去,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方面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量子力学的概念渗透、移植到生物学中,使人们用微观运动规律去研究生物大分子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使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因此概念上的渗透对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如果科技名词不规范,没有很好地协调统一,同一概念在不同学科中的表达形式不一致,那么就会阻碍各学科的交叉渗透。例如,有一个微生物属,拉丁学名为“Mycoplasma”,在我国医学上称之为“支原体”,而兽医方面作“霉形体”;同一概念在两个相关学科都不统一,怎么能顺利地向相隔较远的学科渗透呢?这就从反面说明科技名词规范化的必要性。2.科技名词规范化有利于国内外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研究项目决非几个人或几个单位甚至一个国家所能完成,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在国内,国家建立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向全国开放。另外,每年主办全国和国际学术讨论会、交流会多次。另据国家科委公布[4],从1979年到1984年9月短短几年里,我国同世界各国达成的合作交流项目约2700余项,参加人数达40000多人,还派9700多人参加了在国外召开的4000多个国际科技会议。然而,在名词术语方面,下列两种情况不利于科技合作与交流。a.我国地域辽阔,多年来各地区和各学科专业逐渐形成了一些各自领域中惯用的名词术语。例如,有一种病名,英文为“goitre”,在大陆汉文名为“甲状腺肿”,在台湾为“盾状腺肿”;另一种疾病,英文名为“cretinism”,在我国的医学界有人称“克汀病”,有人称“呆小病”,还有的叫“愚侏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b.同一汉文名词,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含义不同的译名,如“侏儒症”,有的英译为“dwarfism”,有的译为“midgetism”,但实际上这两个英文词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前者指侏儒症,是一种内分泌疾患。后者指的是体格矮小,但身体各部比例、智能及性发育均正常的状态,是俾格来人的种族特征。《国际疾病分类》用的是“dwarfism”而不是“midgetism”。象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加区别,就可能在国际学术交往中产生误解。这次正式公布的《医学名词(第一分册)》,对上述病名都作了统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动力,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源泉[5]。任何一项科研成果,只有通过公布,推广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转变成物质的生产力而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要使这些概念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就必须通过大众媒介等传播手段。当今人们主要通过书刊、电子传播、计算机检索、电子出版物、电话咨询、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十种方式获取信息[6]。同一作者的同一科研成果可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推广传播;另一方面,同类科研成果可能由许多作者同时或先后在世界各地公布而进入信息流,其中又都有一个情报加工处理的过程。如果所用的名词术语不统一,其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抗寄生虫药albendazole,有的书上用“阿苯达唑”,有的书上为“丙硫咪唑”,有时同一本书上两者均用又不加注明;“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还有“痕量元素”和“稀有元素”两种说法。若同一概念在通过不同媒介传播时,所用名词不一致(如书上说“微量元素”而广播里说“痕量元素”),就可能引起混乱。因为并非所有接受信息的人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即使是专家,面对混杂的名词概念也可能出错。因此,科技名词规范化对于科技成果的推广是至关重要的。3.科技名词规范化有利于科技文献的写作、翻译、编辑、出版与情报检索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编辑出版已成为大行业,据统计[7],1989年我国出版各类图书74973种,另据《中国报刊大全》,1987年我国公开或国内发行的期刊(不包括内部发行刊物)有5300多种,以上书刊绝大部分为科技类出版物。以往由于作者和译者没有权威性的名词统一标准作对照,文稿中名词统一上的错误较多,编辑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查对名词术语,有时甚至延误出版时间。如《地方病通报》编辑部曾收到一篇来稿,其中一个名词简单地用英文字母“TIA”代替,为弄清其确切含义,我们先是查阅工具书,可惜这个名词不常用,一般中型工具书上都查不到,后来请教有关行家,亦无结果,只得去信与作者联系,最后才得到落实,原来是“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为了这个名词先后至少花去一个工作日。即使编辑们在这个问题上花了很大的精力,也还是难免出错。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堪称书之楷模,然而名词统一上的错误也不少,如前面提到的“cretinism”一词,词条名作“呆小病”,但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许多词条的释文中为“克汀病”。科技名词一旦统一,有了参照标准,作者、译者、编者和读者都引起重视,就能极大限度地减少差错。因此,科技名词规范化是编辑出版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名词统一,对翻译工作具有最直接的作用。以往许多译文的名词很不统一,如“auto”这个前缀,在医学上可译成“自体”、“自身”、“自动”、“自己”、“自我”等等,这次公布的《医学名词(第一分册)》规定统一为“自身-”如“autoinfection”以往多译为“自体感染”,现应为“自身感染”,书中还对其他许多构词成分作了统一规定,这无疑是翻译出版界的福音。科技名词统一对于科技文献写作、翻译、编辑和出版的意义还在于其能缩小文章篇幅、减少印刷用纸和编辑校对时间,从而达到节省人力物力之目的。以往多数出版物中,有许多学术名词,由于怕产生歧义,便将其异名、英文名乃至缩写都放在紧接于后的括号里,如“中子活化分析技术(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NAA)”及“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亦称皮质醇增多综合征)”等等。这样就多了许多麻烦事。全国每年出版书刊数以亿计,因此而浪费的人力物力就不言而喻了。当然,名词规范化后,对于某些特别新的概念还是有必要按上述方法处理的,但这方面的工作将大大地减少。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普遍应用,为科技情报检索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传统的手工检索方法正被电子化、微型化和全球化的方法所取代,这就对科技名词规范化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要求情报资料的标引标准化,目前国际上较为广泛使用的世界六大检索系统及美国的医学索引等,都对论文的主题词标引有十分具体的要求,否则就不能录入。因采用计算机自动标引,所以一篇论文的学术性和实用价值再高,若文中名词不规范也就不能汇入信息流。目前我国各系统的中文资料数据库的建库工作也正在进行,标志着我国科技文献检索已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因此要特别注意应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来实现文献标引的标准化。b.与文献标引相对应,检索过程中要求使用规范化名词。比如,若想从MEDLARS中心的数据库中检索有关鼠疫的内容,其中关于病源体的名词只能用“Yersinia pestis”(鼠疫耶尔森氏菌)一词,而不能用“plague bacilli”,同样,检索侏儒症不可用“midgetism”,否则将面对浩如烟海的情报资源而一无所获或收之甚微。c.现代化的检索手段要求检索者使用规范化名词。目前我国的许多大城市已建立了国际联机检索终端,中国医学科学院即将建立全国联机检索网络,研究者可在本地直接检索国际数据库的内容,若检索者所用关键词不规范,不准确,势必延长检索时间,或需进一步整理关键词后再检,这样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增加费用。因为联机检索使用频率越高,时间越长,联接费和通讯费等就越高。以上从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文献出版与情报检索等方面浅述了科技名词规范化的意义。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学科、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涌现,相应地会不断地出现一些新名词,因此,科技名词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对已公布的规范化名词,各行各业,特别是科研、教学、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等系统必须遵照使用。本文承我部杜英洲副主编审阅,谨此致谢。 相似文献
15.
16.
17.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对自然科学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查,系统地论述了科学方法论,总结了科学方法论的理论特征,对科学方法论的运用、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掌握科学方法论,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科技发展、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和提高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拉卡托斯认为的一组具有严密的内在结构的科学理论体系就是科学研究纲领。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由硬核和保护带构成,科学纲领的发展和调整遵循反面启发和正面启发法两种方法论原则。呈现动态发展的模式。本文从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视角。考察学习理论观点的演变,探讨各派学习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和基本规范。以期对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引发对学习理论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