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鳖病毒病原的发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由于其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其养殖业迅速发展,产量直线上升.但随着养鳖业的发展,鳖的疾病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养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虽然已观察到了穿孔病(也称疖疮病、空穴病)、红脖子病(也称红斑病)、腐皮病、水泡病、白斑病、白点病、水霉病等病症,但由于病原研究的滞后状况,一病多症、一症多病原的情况迄今尚无法正确判断,造成防治工作的被动.特别是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病,往往是多病并发,很难治愈,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最近,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就遇到了多症并发、暴发流行的情况.我们采集了表现有典型症状、濒于死亡的病鳖样品,进行了病毒病原的分离,结合电镜观察、病毒结构多肽分析,以及对多种培养细胞的感染性测定等多方面研究,初步查明引起鳖病发生的病毒性病原.这一发现不但揭示了鳖病暴发性流行难以根治的病因和病原,也为从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探讨致病机理、研究防病治病措施找到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太子参病株中发现病毒病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子参又称孩儿参、童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块根入药,有益气、滋补等功效,太子参主要产于江苏和山东等地  相似文献   

3.
泡桐丛枝病是常见的泡桐严重病害,病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关于其发病原因一直未能肯定。日本土居养二等曾在病株筛管部分发现存在类菌原体,因此自1967年起即认为该病病原为类菌原体,而非病毒致病。在我国泡桐丛枝病病原研究工作中,也已发现了类菌原体病原。  相似文献   

4.
春节将临,在花盆中栽培一株美丽的水仙,更能增添居室的春意。挑选质量上乘的水仙头,是培养花茂,叶壮、匀称的水仙花的首要条件。那么,怎样的水仙头才算质量上乘呢?1、看球体的大小。一般来说,个头越大质量越好。一般市场上供应的有20桩、30桩、40桩等不同等级,而20桩的水仙形体最大,质量亦最优,30桩的次之,40桩的更次之。  相似文献   

5.
陈荃 《自然与人》2010,(2):64-64
福建漳州的水仙花,人见人爱。它的花瓣厚实、洁白、亮丽、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花心金光闪闪;花柱多而壮实;花穗饱满;花苞绽放时散发出阵阵清香,迎面而来,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利用病毒进行生物防治是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个问题已日益引起重视。据悉我国各地已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本文是对小菜蛾病毒病初步研究的简报。  相似文献   

7.
8.
中国海原绿球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焦念志  杨燕辉 《科学通报》2002,47(7):485-491
原绿球藻是一种极特殊的海洋超微型放氧光合自养原核生物.其细胞极小、色素组成独特、分类和进化地位颇具争议、极具挑战性。它在大洋中分布广泛且数量极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并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密切。因此,自从原绿球藻被发现以来就引起海洋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并在过去10年中开展了全球范围的调查研究。经过历时8年的研究,发现并确认了原绿球藻在中国海区的存在,查明其大量分布于中国南海和东海外海,并季节性地分布于黄海东南部;调查了其在中国海区分布的数量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原绿球藻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及其与其他超微型生物间的关系;探讨了原绿球藻的生态地位和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等。今后,应对原绿球藻在中国海区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作用以及中国海区原绿球藻纯系的分离培养、生理特性、遗传多样性、系统进化、基因资源开发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朊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朊病毒病即海绵状脑病 ,是人和动物中的一类致死性中央神经系统疾病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在朊病毒病的致病机制及其诊断技术和防治策略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  相似文献   

10.
自美国植物病毒学家Diener于1967~1971年首次发现类病毒(PSTV)以来,研究者们陆续发现了一些长期以来病因不明的致病因子。这些致病因子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很不同于一般的常规病毒(conventional viruses),有人将  相似文献   

11.
杨先碧 《自然杂志》2014,36(6):445-450
正早在2014年8月6日,利比里亚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就认为,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蔓延已经威胁到"国家存亡",因而有必要采取特别措施。紧急状态当天即时生效,为期90天。然而,埃博拉病毒病的可怕程度超过了利比里亚总统的预期,90天之后该病依然没有受控的迹象,仍然继续蔓延。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11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埃博拉疫情最为严重的塞拉利昂、几内亚和利比里亚三国,  相似文献   

12.
13.
上海地区三种花卉病毒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上海地区朝天椒、热带兰和郁金香三种患病植物,分离和观察到病毒质粒. 朝天椒又名观赏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感病朝天椒表现出下述症状:初期叶脉变黄,叶片出现花叶和斑驳,以后叶片变小,甚至成为蕨叶状.果实少而小,严重时不结果,  相似文献   

14.
组织培养技术与植物病毒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植物病毒病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近年来进展甚快。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以及原生质体技术更是引人注目。运用组织培养技术防治植物病毒病同发展植物新品种,提高产、质量有密切关系,本期《组织培养技术与植物病毒病》一文,内容较丰富,可资一读。  相似文献   

15.
田波 《科学通报》1986,31(6):479-479
植物病毒病危害严重又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探索新的防治途径是病毒学的迫切任务,我们自1981年以来研究了黄瓜花叶病毒(CMV)的生物防冶。黄瓜花叶病毒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能侵染属于85科的775种植物,由于在许多重要经济植物上  相似文献   

16.
1981年4月底5月初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了国际水稻研究会议,就水稻在亚洲地区的抗病虫性研究等问题进行报告交流。据日刊《农业技术》1981年8月号池田良一的报道,会议期间报告了近年来各国新发现的水稻病毒病6种,本文拟介绍这些新发现的水稻病毒病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自体温计发明后,已知患传染病或炎性疾病时常有体温升高,并称之为发热。“产内生致热原细胞”的激活物这一新概念的提出,把这种发热机理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在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这些材料的血液相容性问题.一般认为生物医学材料表面吸附了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Fg),γ-球蛋白等糖蛋白后,就会与血小板形成复合体而粘附于材料表面,加速内源性凝血,促使溶胶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为凝胶状态的纤维蛋白,从而造成凝血.尽管人们对于血浆蛋白与各种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血浆蛋白在材料表面的吸附机理至今尚不清楚.为了搞清楚材料表面凝血的机理,首先需要从界面反应的角度研究吸附在材料表面的血浆蛋白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变化.Fg是理解凝血、抗凝、血栓形成与溶栓机制的核心,本文将Fg吸附在平均粒径约100μm不透明的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fluro ethylene,PTFE)微粒表面,用圆二色(Circular dichroism,CD)光谱方法研究它们间的相互作用,为从分子水平理解PTFE表面的血液相容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毒品原植物     
在超过30万种地球植物中,有3种不同属却被划分为一类的植物,它们原本是具有医疗价值的植物,在被滥用后却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它们被冠之以令人闻之色变的名字——  相似文献   

20.
曾呈奎 《科学通报》1981,26(23):1452-1452
原绿藻是一种没有藻胆素,含有叶绿素a和b,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的原核藻类。根据形态特征和光合作用色素组成,Lewin建议用一个新的门——原绿藻门(Prochlorophyta)接纳这种称为Prochloron didemni(Lewin)Lewin的藻类。它是这个门、纲、目、科和属的代表种。由于原绿藻介于蓝藻门和绿藻门之间,它对于研究进化,特别是从原核生物至真核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因此,受到许多藻类学家的注意,已经发表了关于它们的分布、亚微结构、光合作用和光合作用色素的一些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