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直译”和“意译”是百年难题,“直译”和“意译”没有统一的定义。翻译理论界一直把“直译”和“意译”的重点放在对译文和原文形式的比较上,认为重形式的翻译是“直译”,不重形式的翻译是“意译”。深入研究发现,“直译”和“意译”与形式无关,与词义有关,此观点是“直译”和“意译”重新定义的基础,因此推出翻译方法不是“直译”和“意译”,而是“直译”“意译”和“直译加意译”。“音译”是一个习以为常的术语,然而是一个错误的术语。  相似文献   

2.
直译和意译是中外译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但争论的实质是对直译和意译存在着主观性和模糊性的认识。直译和意译并不是两种对立的翻译方法,翻译的过程也不是在直译和意译之间选择的过程,而是寻求译文和原文的无标记性对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关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项实用技能,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是翻译教学的首要任务。然而,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存在种种弊端。针对这种状况,如果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法,将对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认为翻译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商标的翻译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因此目的论对商标的翻译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翻译的目的论,浅谈了目的论体现的三原则在商标翻译中的体现,并列举了几种商标翻译的方法,即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以及混合法。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加快,对翻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翻译课的传统模式以及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翻译记忆等产品也逐步地以各种方式应用到了翻译教学当中。构建一个面向翻译教学的机器翻译系统,整体、系统地将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科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目前大多数高校本科翻译教学现状指出,在今天这个大量需求社会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时代,翻译教学应与时俱进,改革培养目标和过于偏重文学翻译的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翻译理念——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应用型翻译教学,并针对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大力培养社会应用型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7.
《六祖坛经》英译始于黄茂林先生,黄先生《六祖坛经》英译本在佛经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黄先生英译本语言流畅,翻译风格清新,使用了多种翻译手段,是个难得的好译本。但是,黄先生《六祖坛经》英译本也同样存在着佛经英译中普遍反映的难点问题,相关研究可资佛经英译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中既要遵循一定的翻译标准,还要做出创造性的叛逆。文章针对翻译界存在的对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错误认识,以及把"创造性叛逆"与"翻译标准"对立起来的现象,通过分析两个术语的概念与把二者对立起来的翻译现象,说明了创造性叛逆是一种现象而非一种翻译策略,并且进一步论证了创造性叛逆和翻译标准在翻译过程中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在本科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忽视英汉翻译的现象。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翻译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确翻译尤其是英汉翻译的性质和标准,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进行英汉翻译的练习,以便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知识与技巧。  相似文献   

10.
翻译教学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良好的翻译工作习惯,学会初步的翻译技巧,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翻译赏析在翻译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丘晓芬 《长沙大学学报》2014,(3):105-106,110
功能翻译理论重视翻译目的,把翻译拓展为一种交际行为,并将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重要因素,将功能翻译理论引入商务英语翻译具有重大意义。目的论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为商务英语翻译提供了方向,实现了翻译的交际功能。连贯和忠实法则从属于目的论,又相互作用,实现了原文信息的尽量忠实和译文的连贯与精确。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是翻译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PACTE翻译能力多元模式在实证的基础上对翻译能力的构成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分类,为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PACTE翻译能力多元模式中的各子能力与翻译活动的相关性来探讨翻译专业的必修及选修课程设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金华 《科技信息》2012,(15):26-27
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之后,在西方女性主义影响下,女性主义译者介入翻译,利用译者主体性这一因素,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实现翻译实践,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尽管女性主义翻译观受到了批判和质疑,但是其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和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梳理严复与德莱顿的翻译实践和译论,比较分析两者在翻译标准与方法、翻译之难、翻译目的与功用和译者素养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中外翻译理论共通的内在规律,揭示翻译的复杂性及其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翻译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翻译美学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研究。若仅从翻译审美客体和翻译审美主体角度探讨翻译审美再现缺乏新意,而将翻译美学与会话含义理论相结合则不失为新尝试。  相似文献   

16.
也谈"翻译"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定义是对翻译活动的概括。准确地界定“翻译”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对于翻译学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现有的一些翻译定义进行了纵横比较和分析,结合目前翻译学科的发展趋势,对翻译定义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林语堂作为中国译学史和翻译史上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翻译活动的同与异可以梳理为三个层面:拿来与送去,异化与归化,直译与美译。他们的差异表明:译者的主体性是文学翻译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译者的文化态度在他们的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久以来,人们更多关注汉语成语的英译或英语成语的汉译,即汉英成语之间的互译,却很少关注汉英词语在英译汉中的所起到的作用,更忽视了其使用选择限制。在翻译过程中,适当采用汉语成语能使语言生动、简洁。但是究竟怎样才可以使译文生"花"而不是"拙"?本文拟就借用翻译中的归化策略,对汉语成语在英译汉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使用选择限制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9.
英汉翻译中对原作比喻修辞格进行恰当的翻译,直接关系到原作风格神韵的完美再现。由于汉英两种语言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根据原文内容和形式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这两种翻译方法。而选择直译还是意译的基础,关键在于喻体的翻译,在于读者对喻体的可接受度。如果原文中的喻体能够被译文的读者所接受,那么就可以选择直译;如果原文中的喻体不能被读者接受或完全接受,就需要灵活地采用其他手法进行翻译:或直译加意译,或对喻体进行适当的转换,或完全意译而舍弃原文比喻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一直是当代中西翻译理论界研究的核心问题,有助于规范翻译行为,提高翻译及译评的质量。德国著名学者赖斯(Reiss2000)提出以功能主义为基础,以目的为导向建立更为客观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