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权 《佳木斯大学学报》2015,(1):117-119,122
传统注塑模具设计受试模修模的约束,不但开发效率低而且耗费成本高,在此以塑料弯管为例,应用Moldflow模流软件对产品进行充模流动分析,预测注塑成型存在的问题,通过运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多次可行的"试模"分析,再结合生产制造实际进行修正,最终获取合理的浇注与冷却系统建设方案,为模具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注塑成型内缩现象常造成产品组装困难,变形翘曲问题更突出,在此以插板外壳注塑件为例,借助模流分析软件,基于田口正交实验法,通过对注塑工艺参数和筋板结构进行优化实验,结果显示保压压力、熔体温度、冷却液温度对产品的翘曲变形影响显著,产品筋板结构设计对改善变形内缩有效果,其中工艺参数优化降低翘曲变形量29. 5%,筋板结构优化降低翘曲变形量18. 7%,总翘曲变形量与未优化前相比减少了48. 2%,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的改善注塑成型内收缩现象,为其他类似产品工艺设定与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熔接痕、翘曲变形、体积收缩是注塑生产中最常见的成型缺陷,其中熔接痕是最棘手的问题.在此以显示器面板为例,运用模流分析软件MPI(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对产品不同注塑成型方案进行模拟选取分析,并结合基因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作为全局性的搜寻工具,以熔接痕、翘曲变形、体积收缩率为指标创建目标函数,对显示器面板注塑成型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但能获取最优的熔接痕的生成位置与长度、而且能有效的改善产品的翘曲变形量和体积收缩率.  相似文献   

4.
注塑模浇口的位置和数量对制件的翘曲变形量、表面质量、气泡、熔接痕的位置、数量及强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应用专业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模拟注塑充模过程,对某料斗座成型模具的浇口进行优化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浇口设计方案。应用此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缩短了模具开发周期,研制出了高质量的模具,获得了较理想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初识模内转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内注塑成型装饰技术(In Mold Decoration,即IMD技术)是一种同步完成部件注塑和表面装饰的可成型注塑的模内装饰技术,使产品达到集装饰性与功能性于一身的效果,是目前国际风行的表面装饰技术。  相似文献   

6.
基于CAE技术的注塑模浇口优化设计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注塑模浇口位置的设定是塑料注塑成型模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决定了聚合物流动方向和流动平衡性,通过浇口位置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质量.基于CAE技术,利用Moldflow软件对塑料制件在注塑成型中浇口位置和数量的选择进行分析,对不同浇口位置进行流动模拟分析,预测可能存在的气泡位置和熔接痕的位置,以确定最佳浇口位置和数量,可避免在模具上进行试模、修模的繁琐过程,从而为模具设计人员优化模具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桑拿凳为实例,基于流变学、力学和传热学相关理论,设计了桑拿凳注塑模的模腔、浇注系统、排气系统、脱模机构、冷却系统、模架等模具结构;对桑拿凳注塑成型过程进行了成型窗口、充填、保压、冷却和翘曲分析,获得了冷却效果最佳的冷却水温度和流速组合值;分析了不同恒压保压曲线对产品注塑成型质量的影响;采用Taguchi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制品质量的影响,将信号噪声比作为衡量因素重要性的标准,通过均值分析和变量分析方法得到了最佳成型工艺参数;并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验证了最佳注塑模具成型工艺参数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Moldflow2013软件的模流分析技术对足浴按摩盆底壳进行注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检测与预测塑件发生变形如翘曲收缩是否符合要求,根据产品注塑模拟分析结果来优化塑件的模具结构,使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模腔压力与塑料制品质量有密切联系,而模腔压力最大值是注射成型过程中一个常用的监测对象。借助奇石乐模腔压力传感器,直接测量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模腔压力最大值。借助正交实验法,分析注塑工艺参数对模腔压力最大值的影响次序,根据效应关系图分析工艺参数对模腔压力最大值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舞台灯透镜RHCM产品开发为例,分析了高光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对产品综合质量的影响.通过建立RHCM有限元模型并采用MOLDFLOW软件模拟,比较了高光注塑成型与普通注塑成型的注塑成型品质,发现在同等条件下高光注塑成型比普通注塑成型更能从容应对复杂特征型腔的充型,且在充填效果与体积收缩率方面更具优势.进一步,基于制品缩痕、体积收缩率及翘曲变形等3个工艺参数,分别对3组高光注塑成型方案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出了最优的参数设置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其中的较优方案它的整体收缩率在2.228%上下,同时它在缩痕及翘曲变形方面的负面影响较小,尤其在透镜边缘处它的收缩最为均匀,表面质量更好,也因此该较优参数设置方案的综合成型效果最好,按该参数注塑成型获得的成品达到了舞台灯透镜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双色单模注塑成型技术其要点是模具分为本体模和包胶模,本体模与第一注塑系统连接,包胶模与第二注塑系统连接;模具系统上设有一个旋转机构,旋转机构旋转180度,本体模和包胶模互换型腔。所述本体与弹性体通过单模二次注塑连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注塑制品顶件痕缺陷产生的原因,从注塑成型工艺、模具设计、模具抛光工艺、钳工配模工艺方面就消除顶件痕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应用NX软件对塑料网砖进行产品造型,并对塑件进行工艺性分析,然后应用Moldflow软件对塑件进行模流仿真分析。以分析结果为依据,结合NX软件中的Mould Wizard模具模块设计给出合理的浇注系统、主要成型零件以及标准模架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4.
张力  李云菲 《科技信息》2010,(8):107-108
文章针对副仪表板杂物箱,利用Moldfow模拟其注塑成型过程。设计了三种浇口方案,并结合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注塑压力、填充时间、最大锁模力、气穴及熔接线位置等因素确定了最优方案,在此基础上优化了熔体温度等注塑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成分组成的共聚物(ABS)为材料制备的遥控器壳体注塑模具设计过程。通过对遥控器壳体塑件的结构及成型工艺分析,提出一模两腔的注塑模具结构,并基于UG8.0软件对注塑模具中各个部件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尤其是镶嵌的成型零部件和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实现塑件复杂结构的一次成型,使整套模具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注塑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以及注塑成型过程分析是一个繁重的任务,利用MPI软件对模具浇口位置进行有限元分析,不仅为模具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还为产品的初步成型仿真奠定了基础,为缩短模具产品的研发周期,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无痕热流道汽车A柱面板注塑成型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轿车门内饰板大部分为细长型,少废料、低翘曲量以及无熔接线是用户最关注的,也是注塑生产中的关键指标。以家轿A柱面板为例,运用Moldflow软件,对3种不同的注塑成型工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流动分析,获知采用PP-TD20为原料进行热流道注射成型的方案,满足少废料、低翘曲量以及无熔接线的生产技术要求。实践证明,模拟数据为实际模具设计及注塑生产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设计电视机机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的工艺过程和特点,阐述了气体辅助注塑产品和模具设计的基本思路,尤以彩色电视机前壳模具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注塑计算机辅助工程学(cAE)技术是CAE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介绍了目前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工艺中的难点及CAE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微结构特征难以精确复制的问题,搭建了一套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成型系统.该系统采用高功率密度电热棒加热,低温水冷却,并利用压缩空气吹气排水以提高加热效率.该系统各部分动作由外设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并与注射机内部控制器的信号互锁.以典型微结构塑件——微流控芯片为例,研究了变模温注塑成型对微结构复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油加热模具相比,该系统在优化成型工艺参数条件下,可以明显改善芯片微结构复制度,复制度接近100%,并呈现出很好的宏观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0.
注射成型是热塑性塑料成型的主要方法。注射过程一般包括:加料、塑化、充模、保压补缩、冷却定型和脱模等步骤。该文从POM塑料的成型加工特性出发,结合注射成型三大工艺参数: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和成型时间,较全面的介绍了POM塑料的注塑成型技术,结合典型产品的模具设计,成型工艺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POM塑料制品生产中的缺陷、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论述。得出正确的设定POM塑料注射成型条件是保证POM塑料的良好塑化,顺利充模、冷却与定型,从而生产出合格的POM塑料制件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