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海泡石对污染土壤镉、锌有效态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土壤原位钝化与等温吸附试验, 研究了海泡石黏土矿物对污染土壤中镉、锌有效态及 pH 对海泡石吸附镉、锌的影响。结果表明: 海泡石黏土矿物加入土壤后, 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水溶态镉、锌和可提取态镉、锌含量。在海泡石最大施用量( 土重的4%) 时, 水溶态镉、锌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57. 3% 和41. 4% ; 而可提取态镉、锌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42. 8% 和24. 7% 。海泡石对 Cd2+ 和 Zn2+ 的吸附过程符合 Langmuir 和 Freundich 等温吸附方程所描述的规律。随着体系 pH 升高, 海泡石对镉、锌的吸附能力增强, 在 pH 为 6, 海泡石对 Cd2+和 Zn2+ 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 12. 3 mg/ g和6. 80 mg/g, 海泡石对2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为 Cd2+ > Zn2+ 。海泡石作为土壤重金属钝化剂,施入土壤后能有效地降低土壤中 Cd2+ 和Zn2+的活性;而pH是控制海泡石的钝化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体中Cd2+污染问题, 采用生态安全型火山渣进行吸附低温水体中Cd2+的实验研究, 分析火山渣吸附Cd2+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火山渣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Cd2+吸附剂, 1.00 g火山渣对10 ℃,0.5 mg/L水体中Cd2+的去除率达97.10%; 接近中性环境有利于吸附Cd2+; Ca2+,Mg2+,NO-3对火山渣吸附Cd2+有抑制作用, Fe2+和 Mn2+的抑制作用较小; 当NH+4和NO-2的质量浓度低于50 mg/L时, 对吸附无影响, 当其质量浓度大于50 mg/L时, 对吸附有抑制作用; SO2-4对吸附作用无影响; 质量浓度较大的HCO-3对吸附Cd2+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测量了Pr3+∶Y2SiO5晶体的吸收谱, 标定了室温下Pr3+在Y2SiO5晶体4f2组态内的能级. 利用579 nm激光激发Pr3+∶Y2SiO5晶体, 观察到480~515 nm上转换荧光带. 运用时间分辨激光光谱技术测量了3P0能级的上转换荧光衰减曲线. 通过研究上转换荧光的衰减曲线、 吸收谱、 激发谱和上转换荧光强度与泵浦激光单脉冲能量的关系, 确定了以1D2为中间态的能量转移上转换主要是上转换机制. 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运移过程极其复杂,土壤的性质和结构不同,对运移也会造成影响.通过将不同浓度的Ca2+溶液加入高岭土来模拟真实的含钙土壤,研究高岭土含钙量对Cu2+、Pb2+、Zn2+运移规律的影响,并分析Cu2+、Pb2+、Zn2+在含钙高岭土中的运移规律.得出结论:随着高岭土含钙量的增加,Cu2+、Pb2+、Zn2+的初始穿透时间和运移平衡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其中对Zn2+初始穿透和运移平衡时间影响的差距最大,且高岭土对Cu2+、Zn2+的吸附量都减少,对Pb2+的吸附量几乎不变;Cu2+、Pb2+、Zn2+三种离子中,Pb2+达到初始穿透和运移平衡的时间最长且吸附量最大,而Zn2...  相似文献   

5.
研究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中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去除效果, 并考察n(H2O2)∶n(Fe2+)、 H2O2投加量、 溶液初始pH值、 反应时间和初始质量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n(H2O2)∶n(Fe2+)=5~25时, 盐酸左氧氟沙星、 化学需氧量(K2Cr2O7法, CODCr)和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随二者物质的量比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当H2O2投加量为15 mL/L时, 盐酸左氧氟沙星、 CODCr和TOC去除率分别为88.40%,5952%,3380%; 当pH=3时, 盐酸左氧氟沙星、 CODCr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9240%,5952%,3451%; 盐酸左氧氟沙星、 CODCr和TOC的去除率随反应时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去除率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当反应时间为3 h时, 去除过程基本完成. 在pH=3, 温度为20 ℃, H2O2投加量为15 mL/L, n(H2O2)∶n(Fe2+)=10的条件下, 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去除效果最好, 达9640%.  相似文献   

6.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 利用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Meso-四(对-羟基苯基)卟啉(THPP)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THPP对溶菌酶的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 291 K时, THPP与溶菌酶的结合常数为5.97×104 L/mol; 疏水作用力为THPP与溶菌酶的主要作用力; 金属离子Fe2+,Fe3+,Cu2+,Mg2+,Ca2+和Zn2+的存在不影响THPP与溶菌酶的结合常数; THPP与溶菌酶的结合距离为3.35 nm; THPP可使色氨酸残基周围的极性减弱, 疏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应用红外光谱研究不同离子强度(c(NaNO3)=0.01~1.0 mol/L)条件下, 针铁矿和δ-MnO2吸附Cu2+前后表面羟基结构及其特征吸收峰的变化. 结果表明: 表面游离羟基参与了针铁矿和δ-MnO2对Cu2+的吸附, 其Fe-O-(H)和Mn-O-(H)结构中的H+被Cu2+取代, 转变为Fe-O-
(Cu)和Mn-O-(Cu); 随介质离子强度的增加, NaNO3的NO-3能以-NO2的形式参与吸附反应并缔结在两种氧化物表面; δ-MnO2吸附Cu2+后特征吸收峰未发生明显变化, 而针铁矿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用自蔓延燃烧合成(SPCS)技术制备CaAl4O7∶Tb3+和CaAl4O7∶Sm3+两种荧光材料, 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紫外-可见漫反射谱(UV-Vis DRS)等方法考察两种荧光材料的结构、 形貌及光吸收性质. 结果表明: SPCS技术可显著降低合成温度; 样品的结晶度较好, Tb3+和Sm3+掺杂后, 未改变CaAl4O7的单斜晶系结构与空间群特征, 但使晶格轻微畸变且使其吸收主峰和吸收带边红移; CaAl4O7∶Tb3+和CaAl4O7∶Sm3+分别发射特征绿光和粉红光, 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均呈较精细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锌(Ⅱ)、镉(Ⅱ)在伊利石上的吸附及解吸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Zn2+和Cd2+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竞争吸附及其解吸特征,以及初始pH、可溶性腐殖酸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初始pH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溶性腐殖酸的存在可以增加金属离子的吸附量。腐殖酸的浓度越高,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增加越多。无论是单组分吸附还是竞争吸附的的吸附量次序都是: Zn2+Cd2+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Zn2+和Cd2+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速率模型。计算得到Zn2+和Cd2+在伊利石上吸附的Ea分别为4104和3915 kJ/mol,表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在伊利石上的Cd2+和Cd2+在水、HCl、NaOH和NaCl中的解吸量的关系是:HCl>NaCl>NaOH> H2O。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β-MnO2(MO)和5%Cr掺杂的β-MnO2(CMO),Cr掺杂后MO的(110)晶面间距从0.311 nm增大到0.312 nm,有利于其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Zn2+在晶体中的脱嵌,显著提高了电池比容量及充放电过程中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Cu2+和Pb2+两种重金属在长春地区一些典型路域植被土壤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吸附特性. 结果表明: 这两种重金属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 但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更好, 即两种重金属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过程更接近单分子层吸附模型; 灌木丛植被类型的土壤对Cu2+和Pb2+的饱和吸附量最大, 分别为3 429,5 311 mg/kg; 灌木丛植被类型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速率最大, 由Elovich方程可知, 这与该土壤的pH值、 阳离子交换量(CEC)、 有机质含量和黏粒含量较高等理化性质有关, 且Pb2+比Cu2+更易被土壤吸附.  相似文献   

12.
以2,6-二氨基吡啶(DAP,2,6-diaminopyridine)为扩链剂制备了功能聚氨酯预聚体(PU-DAP),采用金属离子(M为Fe3+,Zn2+和Cu2+)交联PU-DAP制备基于配位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PU-DAP/M).结果表明:聚氨酯引入配位键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交联金属离子对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有显著影响. PU-DAP/Cu2+的力学强度为14.2 MPa,PU-DAP/Zn2+的力学强度为7.1 MPa,两者力学强度均高于PU-DAP/Fe3+(4.2 MPa),但PU-DAP/Cu2+的断裂修复效率为14.8%,PU-DAP/Zn2+的断裂修复效率为45.1%,都低于PU-DAP/Fe3+的自修复性能95.2%.当n(DAP)/n(Fe3+)=2∶1时,PU-DAP/Fe3+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拉伸强度为4.2 ...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Ca10K(PO4)7:Eu2+荧光粉,分别通过Sr部分取代Ca、Ce3+掺杂及Mn2+共掺杂,探讨了晶场调控、Ce3+→Eu2+能量传递及Eu2+→Mn2+能量传递对该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XRD测定结果表明,Sr取代Ca对Ca10K(PO4)7基质晶格结构无明显影响.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Ca10K(PO4)7:Eu2+荧光粉中,Eu2+和Eu3+共存.掺杂Ce3+有助于Eu3+还原为Eu2+,大幅度地提高了荧光粉的发光强度.Sr取代Ca可调控晶体场强度,促使Eu2...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Cu2+、Zn2+、Al3+3种离子对泥鳅的单一和联合毒性。结果表明:Zn2+和Al3+对泥鳅24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24和1.50 mg/L;Cu2+、Zn2+和Al3+对泥鳅48 h的LC50分别为1.05、3.02和1.43 mg/L,对泥鳅72 h的LC50则为0.67、3.02和1.39 mg/L,对泥鳅96 h的LC50分别为0.56、2.87和1.35 mg/L;而Cu2+、Zn2+、Al3+ 3种离子对泥鳅96 h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056、0.029和0.014 mg/L。采用Marking相加指数评价法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Cu2+-Zn2+-Al3+混合溶液对泥鳅表现出拮抗作用(48和72 h)和协同作用(96 h)。  相似文献   

15.
从无铁渣湿法炼锌流程还原补锰液中萃取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P204对Fe2+,Mn2+,Zn2+及In3+的硫酸盐模拟溶液中各种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然后对真实溶液无铁渣湿法炼锌流程中高酸浸出液的还原补锰液中的铟进行萃取分离.确定了萃取分离铟的最佳条件为:(ⅰ)有机相组成分为30%P204+70%磺化煤油;(ⅱ)温度20 ℃±;(ⅲ)级数3级;(ⅳ)相比O/A=3∶1;(ⅴ)时间5 min,在最佳条件下,铟的萃取率≥99.4%,P204对In3+,Zn2+,Mn2+ 3种金属的萃取饱和容量分别为54.0 g·L-1,22.0 g·L-1和2.0 g·L-1,全流程铟的直收率达到77.58%,总回收率≥95.0%,比传统提取铟流程回收率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冻融作用对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b2+和Cd2+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冻融作用对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推断了影响机制, 并分析了温度对冻融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结果表明, 冻融作用降低了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 影响了吸附曲线的斜率, 但未改变吸附曲线形状, 这与冻融作用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有关: 冻融作用影响了土壤对Pb2+和Cd2+的吸附机制, 引起专性吸附向非专性吸附转变, 利于Pb2+和Cd2+向环境的解吸和释放. 冻融作用未影响土壤对Pb2+和Cd2+的吸附热力学性质, 随着温度的升高, 冻融土壤和未冻融土壤对Pb2+的吸附量逐渐升高, 属于吸热反应; 对Cd2+的吸附量降低, 属于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ZnB2O4 ∶Eu3+,Yb3+近红外发光材料, 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研究其制备条件及Eu3+和Yb3+掺杂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 并考察了反应时间及Eu3+和Yb3+掺杂摩尔分数对发光强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ZnB2O4 ∶]Eu3+,Yb3+材料中的近红外发光是通过Eu3+和Yb3+间的能量传递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以氧化锌、二氧化钛和浓磷酸为基本原料,用传统的固相合成法合成了新型的固体电解质材料Zn2+掺杂的TiP2O7-TiO2复合陶瓷(摩尔分数5% Zn2+),对合成的复合陶瓷进行红外光谱、激光粒度仪器测定,并且测定了电导率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规律.红外结果表明,在样品的结构式中存在钛氧键、磷氧键等,激光粒度测试表面在一定范围内粒径分布集中.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在100~300 ℃内,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00 ℃时达到最大值4.3×10-3 S·cm-1.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工程菌生物矿化对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效果,以野生菌巴氏芽孢八叠球菌(SP)和脲酶工程菌(UE)作为尿素分解菌,通过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MICP)方法处理含有Cu2+,Cd2+,Zn2+和Ni2+的单一重金属模拟废水.研究发现:MICP技术对Cu2+,Ni2+和Cd2+的去除率较好,均可达到70%以上,其中对Ni2+的去除率可达90%,而对Zn2+的去除率较差(40%).与对照菌相比,脲酶工程菌主要对Cd2+的作用较明显,去除率为野生菌的两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模拟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生物矿化沉淀以菌体和细菌的分泌物作为成核位点,经酸处理分析确认重金属主要是以碳酸盐形式固定.  相似文献   

20.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非稀土掺杂的Li6(La2Ca)Nb2O12∶Mn4+远红色发光荧光粉, 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光谱技术研究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 结果表明, 在Li6(La2Ca)Nb2O12∶Mn4+的荧光光谱中, 以327,494 nm为中心出现2个宽激发带, 在700 nm远红光区出现Mn4+2Eg4A2g跃迁发射峰, 其活化能ΔE=0.437 eV, 即该荧光粉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