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 在6-311+G(2df)基组水平上, 对气相赖氨酸(Lys)分子和Lys2-的基态稳定构型进行优化, 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 DFT)方法考察气相Lys分子和带电离子体系单重激发态的特性. 结果表明: Lys分子体系捕获双电子时, 其体系能量有所增加; S1单重激发态与S0基态能量差值变小; 分子体系的荧光波长增加; S7单重激发态跃迁轨道数减少.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P86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气相丙酮分子及带电离子的基态稳定几何构型,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气相丙酮分子和离子的低激发态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分子获得电子数目的增加,体系能量逐渐增加;S1激发态能量与基态能量差值ΔE减小;分子荧光波长急剧增加;电子跃迁轨道数减少. 相似文献
3.
王冰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21,58(4):983-98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P86方法, 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手性左旋体丝氨酸(S-Ser)分子、 正负一价离子、 负二价离子的基态稳定几何构型, 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 计算手性S Ser分子及S-Ser-2-轨道跃迁等单重低激发态特性. 结果表明: 手性S-Ser分子和S-Ser-2-结构参数随分子体系俘获电子数目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其中键长R变化最明显; 分子轨道(MO)结合自然跃迁轨道(NTO)特征分析法可较好地描述手性S Ser体系各激发态的电子激发特性, 对Rydberg激发特征指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赵衍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20,58(3):683-68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 在6-311+G(2-df)基组水平上优化单体苏氨酸(Thr)分子和离子体系的基态稳定几何构型, 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隐式溶剂乙醇下单体Thr分子和离子体系各激发态的特性. 结果表明: 随着分子捕获电子数目的增加, 体系的能带略减小; 单体Thr2-体系的S1~S10激发态均由占据轨道MO33得到; 该体系的Rydberg激发特性较好, 捕获电子离子体系的激发态激发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王冰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20,58(4):983-98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P86方法, 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手性左旋体丝氨酸(S-Ser)分子、 正负一价离子、 负二价离子的基态稳定几何构型, 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 计算手性S Ser分子及S-Ser-2-轨道跃迁等单重低激发态特性. 结果表明: 手性S-Ser分子和S-Ser-2-结构参数随分子体系俘获电子数目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其中键长R变化最明显; 分子轨道(MO)结合自然跃迁轨道(NTO)特征分析法可较好地描述手性S Ser体系各激发态的电子激发特性, 对Rydberg激发特征指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 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 对气相单体半胱氨酸(Cys)分子及离子的基态稳定几何构型进行优化, 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 得到气相单体Cys分子和Cys2-离子的低激发态特性. 结果表明: 随着分子捕获电子数目的增加, 体系的能量逐渐增加, S1激发态与基态能量的差值Δ E明显减小, 分子的荧光波长由239.35 nm增至1 895.82 nm, S7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轨道数减少. 相似文献
7.
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 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 优化得到气相环境丙氨酸分子和带电离子的基态稳定构型, 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气相环境丙氨酸分子和负离子的低激发态特性. 结果表明, 随着体系分子获得电子数的增加, 键长呈逐渐减小趋势, 第一激发态的激发能Δ E明显减小, 荧光波长急剧增加, S6电子跃迁轨道数增加.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小分子激发态的量子化学计算中的一些技巧性的问题。探讨了如何解决在自治场UHF方法计算激发态过程中有时会遇到难以获得确定电子态的困难。对于激发态的构型优化和能量精确计算也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步骤。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研究了外电场对碳分子线激发态、振子强度和偶极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电场的大小对碳分子线激发态激发能、振子强度等都有明显影响。碳分子线的电偶极矩随Z轴方向电场的增强而急剧增大。进一步分析表明,Z轴方向电场的存在使正负电荷分别向某端聚集,从而会对碳分子线的电子传输、伏安特性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多参考组态方法和相对论有效势基函数组研究了NiI分子的基态和低激发态的势能曲线、光谱项、势动能级和光谱常数,在15000cm^-1的能量内发现了6个2重自旋电子态,其中3个为△对称性,另外三个为Ⅱ对称件.最低的△电子态证实为基态,而最低的Ⅱ态高出它2174.56cm^-1. 相似文献
12.
陈宏伟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7(6):1335-1340
扩展了离子与原子碰撞中的分子过垒模型,将其中的原子轨道对应的转换为分子轨道并利用RHF从头算法求解,通过对多条特征入射轨迹求平均的方法将分子过垒的思想发展到三维碰撞体系中,建立了低能离子与分子碰撞体系的分子过垒模型.并计算了H~+-H_2分子碰撞的电子俘获截面.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中单重态激子分裂的性质(一个单重态激子(S)可以分裂成两个三重态激子(T),S→T+T),本文制备了Rubrene与Bathocuproine(BCP)共混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测量了器件电致发光的磁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及其瞬态电致发光光谱.实验发现,随着Rubrene分子间距的增大(掺杂浓度减小),单重态激子分裂强度逐渐变弱,即Rubrene分子间距对内部激子分裂有调控作用.该调控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MEL的高场上升幅度(-500mT处对应的值)随着掺杂浓度减小而下降,当浓度为20wt%时高场出现下降;第二,在~20mT处MEL的值随着掺杂浓度的减小从负变到正.此外,器件瞬态电致发光光谱在撤去脉冲电压后的快速下降部分在小掺杂浓度时下降变快.通过分析单重态激子分裂与Rubrene分子间距之间的关系,以及磁场对单重态激子分裂的影响,我们对该现象做了定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相对论扭曲波(RDW)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类氖Fe16+离子基态1s22s22p6 1S0的2p,2s和1s电子激发到高激发态1s22s22p5 ns,1s22s2p6 ns和1s2s22p6 ns(n=3,4,5,6,7,8,9,10)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激发截面,详细研究了碰撞激发截面随入射电子能量和主量子数n的变化规律,拟合了公式,总结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研究外加电场以及荷电杂质电场对量子环上双电子激发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发态对含有双电子的量子环中的能谱和持续电流具有控制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相邻能级和持续电流的振幅可增至几个数量级.该结论对于设计和研制微器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本课题组发展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激发态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及不同类型的电子跃迁对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广义Kohn-Sham能量分解分析方法(generalized Kohn-Sham based energy decomposition analysis, GKS-EDA),对两种Waston-Crick构型和两种stacked构型的DNA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对于Waston-Crick构型的碱基对,n→π*跃迁削弱了轨道极化作用但加强了电子相关作用,激发态分子间相互作用由电子相关作用主导,而π→π*跃迁对分子间氢键影响较小;对于stacked构型的碱基对,π→π*跃迁削弱了静电相互作用但增强了电子相关作用.[结论] Waston-Crick构型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受电子激发跃迁影响较大,而电子激发跃迁基本不改变stacked构型碱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 相似文献
18.
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近似下,用B3LYP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优化得到了分子轴方向不同电偶极场(-0.005~0.005 a.u.)作用下,PuH的基态C∞v(X8∑+)几何结构、电偶极矩和分子总能量.在优化构型下,用同样的基组采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TD-B3LYP),研究了同样外电场条件下,对PuH的激发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外场作用下,对PuH的前5个激发态电子跃迁光谱属于可见-红外-远红外光谱,波长为582.9~1604.1 nm,这是钚原子的奇异特征;激发能与外电场的关系近似满足Grozema等人提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密度泛函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研究2-氨基-3-苯并恶唑喹啉(ABO)水复合物(ABO-H2O)激发态分子内与分子间质子转移的竞争机理. 结果表明: ABO-H2O复合物中存在一个分子内的氢键和两个分子间的氢键; 基态ABO-H2O复合物被激发至第一电子激发态后, 仅需越过一个34.157 kJ/mol能垒, 复合物即可发生激发态分子内的质子转移反应; ABO-H2O复合物激发态分子间的双质子转移过程中存在一个63.585 kJ/mol能垒; 在第一电子激发态上, ABO-H2O复合物中存在分子内与分子间质子转移的竞争机制; ABO-H2O复合物更易出现激发态分子内的质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利用QCISD(T)、CISD、CID和HF方法在6-311 G*基组下对O2分子激发态b1∑ g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对比所有计算结果,得出QCISD(T)为最优方法;利用QCISD(T)/6-311 G*方法对此态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PG函数,得到了O2分子激发态b1∑ g的势能函数;分别将单点能扫描势能曲线与PG函数曲线和实验势能曲线进行对比,发现曲线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