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行业特征出发,构建了包含科技创新基础和科技创新成果两个方面3级31个指标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这一指标体系利用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对原纺织部所属9大纺织服装类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具体测评,从测评结果看,苏州大学、东华大学是纺织服装类高校中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最后针对测评结果提出提升中国纺织服装类高校整体创新能力的一些思路和建议。该指标体系对评价其他行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因子分析对中国2007—2010年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划分为科技创新能力领先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中游地区和科技创新能力待提高地区等4个区域,同时绘制了中国科技创新区域分布特征图,从地理特征角度直观反映了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和发展程度并不平衡的现状:中国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领先、较强和中游地区,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待提高地区,而且各区域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科技投入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结合河南省区域特点,建立了覆盖科技投入、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出3个方面,共计25个指标的科技综合实力评价体系。根据中国国情,将全国31个省市划分为5类,利用灰色聚类决策方法对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区域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相似性及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综合使用了系统聚类、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运用SPSS、EXCEL等软件编程求解,研究得出我国区域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东部地区非常发达、中东部地区较发达、西部地区明显落后等结论,最后基于科技创新发展区域分布不均衡现象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贵州省9个市州的科技服务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贵州省各地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均衡,竞争力的综合指标差异性显著,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应加大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科技基础设施是创新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及其运行效率是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运行效率的量化指标,对我国31个省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及创新能力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我国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分布存在明显地域差异性;其次,采用分层聚类的方法对我国科技基础设施及创新驱动模式的区域差异性进行深层次分析;再次,进一步采用数据包络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科技基础设施运行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区域差异性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我国科技基础设施规模效率较高,但技术效率较低,运行效率并不必然与投入规模成正比;最后,提出了我国科技基础设施的布局优化方案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评价区域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了融合绝对值指标和平均值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8个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目前最新的2014—2017年数据,使用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法(CRITIC)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评价,识别出各地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发展。研究发现,技术引进、自主创新、RD人员和经费、RD项目活跃度、科技成果转化始终是影响各地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静态"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一般,地区间差异较大,"很强"和"较强"的地区只有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和山东6个省市。"动态"评价结果显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依存,强弱格局比较稳定,短期内难以改变。研究成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和模型能够有效评价区域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最后,结合重要影响因素,给出提升工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指标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现行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评价办法》(2005)和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数据(2006),把商务部评价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78个指标综合为: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经营成本、人力资源、社会及环境、创新能力、管理体制、发展与效率等8个综合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对8个综合指标进行了评价,进一步基于8个综合指标对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结论,并为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迭代聚类的水资源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给出一种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以及确定最佳聚类数的方法,采用交叉循环迭代的方法确定聚类中心,通过判断聚类准则函数获得最佳聚类数。最后将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应用到对我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分区的研究中,将水资源按照 4 个指标分为 5 个类别,结果表明,模糊循环迭代聚类模型得出的分区结果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科技创新潜力、科技创新投入、企业创新地位、创新发展绩效等四个方面,运用20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加权指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该体系对浙江省11个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科技创新潜力、科技创新投入、企业创新地位、创新发展绩效等四个方面,运用20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加权指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该体系对浙江省11个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地方动态     
正江苏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百强出炉4月20日,由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研究会举办的《江苏省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发布会在南京举行,江苏创新能力"百强""十强"企业名单出炉。报告构建了江苏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创新投入、协同创新、创新成果和创新效益等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突出"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重点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已成为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甘肃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以及科技创新情况,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效4个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建了甘肃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2—2021年甘肃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十年间,甘肃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环境指数、科技创新投入指数、科技创新产出指数和科技创新成效指数均呈现增长态势,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年均增速8.82%,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20年度甘肃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表现最为突出,甘肃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4.
应用空间聚类进行点数据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数据挖掘是寻找大数据量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空间数据挖掘是目前进行海量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空间聚类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54 325个企业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研究,通过空间位置聚类,进行属性指标量化,从而进行属性指标分层聚类,得到企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空间聚类方法是进行点数据空间分布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基于马氏距离模糊聚类算法的有效性,首先对比分析了基于数据集模糊划分与几何结构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确定了将紧致度、分离度与清晰度结合的有效性研究方向,然后针对基于马氏距离的模糊聚类提出新的度量标准,构造有效性指标,最后结合算法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新指标能准确识别马氏距离模糊聚类算法在多维数据上的最佳聚类数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以往构建的生存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的合理性缺乏考证的问题,提出了评价指标之间潜在相关性的处理方法。以文献中的生存力数据为例,首先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在不同置信水平下把原有的10个评价指标重新分类,依据定义的有效性指标选择出有效性最高的分类结果为4类;对新的4个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验证了模糊聚类的结果,并得到了新指标与原指标的数值关系。结果表明,相较于原指标体系,新指标体系简单有效,聚类方法合理,聚类效果良好。该方法可以用于生存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我们首先选取七个指标作为湖北十二个地级市的主要经济指标,通过系统聚类的方法,使用SAS统计软件对这十二个地级市的经济水平进行聚类,然后我们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所聚类成不同的类在七个经济指标上的区别和不同经济指标所代表的不同意义.最后,我们根据研究结果,对各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矩阵特征值分析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有效性指标已经被提出量化地估计和评价模糊聚类算法对于给定数据集的划分结果.但是由于不合理的结构和极大的时间耗费,迄今这些有效性指标几乎都无法满足应用的一般性需求.为此,提出一个基于Gerschgorin圆盘定律估计的聚类有效性指标来估计模糊聚类的类数.先由模糊聚类划分的结果得到一个相关性矩阵,接着求出该矩阵的所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然后基于经典Gerschgorin圆盘定律估计最优的类数.为了检验提出的指标在模糊聚类中的有效性,把模糊聚类算法应用到带有不同特征的3个人工数据集和3个真实的数据集,并比较提出的指标和2个最常用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有效性指标能够发现被聚类数据集的固有结构,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类数.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内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虽已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但大都属于“规模性”评价,欠缺合理性,需要不断改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将科技创新效率纳入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中,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可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更加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20.
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城市科技人才发展水平,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确定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指数的概念内涵基础上,从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等3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青岛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青岛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