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以水氯镁石为原料制备无水氯化镁提供理论依据,对水氯镁石在脱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化学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和动力学分析,得出了温度较低时,水氯镁石不易脱水;温度较高时,在脱水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发生水解反应;无保护气氛条件下110-200℃时,选择适宜的脱水时间可将MgCl2·6H2O转化为MgCl2·2H2O而无水解反应发生;若继续脱水必须在保护气氛下进行,否则脱水的同时会水解。  相似文献   

2.
七水硫酸锌脱水机理热力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差热/热重综合分析仪(DTA/TGA)测定ZnSO4.7H2O的失水过程,并对DTA,TG图谱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下(373K以下),水合盐先失液态水,由ZnSO4.7H2O分别失去1分子、5分子液态水,而生成Zn-SO4.H2O。在高温下(513~553K),ZnSO4.H2O直接失去气态水,而生成ZnSO4。并从热力学理论上对ZnSO4.7H2O的脱水过程机理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用热分析(TG/DTG/DTA,DSC)、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固态物质Mg(CH3COO)2·4H2O在氩气中热分解过程。热分析结果表明,Mg(CH3COO)2·4H2O在氩气中分两步分解。其质量变化率与理论计算相吻合。XRD结果表明,Mg(CH3COO)2·4H2O分解最终产物为MgO。用Friedman和FWO法对分解过程的活化能E进行了初步计算,依此为初始值,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得到了分解步骤可能的机理函数和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在二环倍半萜天然产物的全合成过程,使用SeO2/SiO2、CuSO4/S2O2、FeCl/SiO2等受载试剂,有效地完成了烯丙位选择性氧化、脱水及性缩硫酮化等反应。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CS)和CuSO4为原料制备了CS—Cu(Ⅱ)催化剂,利用XRD、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该催化剂催化分解H2O2的催化性能,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H2O2浓度、pH值、反应时间等反应参数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是,温度为45℃,pH值=4,H2O2浓度为0.15mol/L,催化剂的用量为0.6g,4h内H2O2分解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6.
在碱性环境下,以CuSO4.5H2O为原料、葡萄糖为还原剂,采用湿法还原法制备Cu2O微晶.研究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添加剂用量及pH值对产物的收率、粒径和色泽的影响.通过对产品综合性能的分析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n(CuSO4.5H2O)∶n(CH2OH(CHOH)4CHO)=1.2∶1,70℃下反应80min,硫酸铜用量为30.0g,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用量为2.0g,反应体系pH=10.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热分析方法测定CuSO~4·5H_2O的脱水过程,并对所得的差热分析热谱图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解释处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脱水法,以摩尔比为n((n-Bu4N)2[Mo6O19]):n(DCC):n(2-氨基酚盐酸盐)=1:2:1.34,在无水乙腈中加热至110℃回流14h,通过丙酮/乙醇溶液重结晶数次,得到红褐色针尖状晶体,探讨了最佳反应条件:DCC为2~2.3mmol,反应时间14h,通过元素分析,UV/Vis光谱,IR和^1HNMR谱的研究表明,该物质是一种新的六钼酸盐的有机亚胺衍生物(n-Bu4N)2[Mo6O18≡NAr](Ar=o-C6H4OH).利用其与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通过进一步修饰表明可生成性能优异的有机一无机杂化材料。  相似文献   

9.
以苯和硝酸为原料,用CuSO4·H2O作催化剂,在60℃下,合成了硝基苯.实验结果表明:当硝酸/苯用量为1:2时,CuSO4·H2O用量为0.4g,反应时间为为3h时,合成的硝基苯产率可达56.8%.该方法用CuSO4·H2O替代了硫酸,这是一个环保符合现代有机合成方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催化剂,它为硝基苯的绿色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用硝酸钕与对羟基苯甲酸(HOC6H4COO)和咪唑(C3H4N2,简称Im)在95%乙醇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其组成为Nd(HOC6H4COO)4(C3H4N2)2·4H2O,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根据TG—DTG曲线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利用Satava—Sestak积分法和Achar—Brindley—Wendworth微分法对脱水阶段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推断出脱水阶段动力学方程为dα/dt=A/β·e^-E/RT{(1-α)[-In(1-α)^-2]/3}.研究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试验发现标题配合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差热分析实验是物理化学实验中典型的热力学实验。由于多年来没有对其进行更新,使得实验试剂和方法比较陈旧。本文通过改进实验中所使用的试剂和实验方法,使差热分析实验更直观、更形象。对比CuSO4·5H2O和CaC2O4·2H2O实验、差热分析和差热-热重分析,表明改进后的CaC2O4·2H2O试剂进行差热-热重分析实验更有利于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原子尺度对乙醇与自由基的反应进行探索,提高对乙醇自由基代谢机理的微观认识。方法在 CCSD(T)/6-311G(2d,2p)//B3LYP/6-31G(d,p)计算水平下,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详细研究了 C2 H5 OH 与·OH、H2 O2和·O2 H 的反应。结果(1)乙醇与·OH 和·O2 H 自由基的反应都存在3类反应(氢抽提、C—C 键断裂和 SN 2取代)。(2)在乙醇与 H2 O2的反应中,以 H 2 O2形成的水合氧自由基(·OOH2)直接插入乙醇的 C—H 键生成乙二醇为主,此外 H2 O2也可均裂为2个·OH 和异裂为· H+·O2 H 自由基。结论乙醇与自由基(·OH、·O2 H)和 H2 O2反应中,分别以α氢抽提过程和· OOH2插入乙醇的α-C—H 键生成乙二醇为主要反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液体振荡培养,研究了Mn、B、Zn、Cu和Mo 5种微量元素复合物对4种肥料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nCl2.4H2O、H3BO4、ZnSO4.7H2O、CuSO4.5H2O、Na2MoO4.H2O 5种无机盐的质量浓度高于1.00 g/L时,对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细黄链霉菌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而浓度为0.01 g/L时,对4种细菌的生长则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4种稀土杂多酸盐SmHSiW12O40.13H2O、GdSiW12O40.13H2O、YbSiW12O40.13H2O、K9H2[Sm(PW11O39)2]在150~230℃、乙醇空速50/h的常压条件下进行生物乙醇催化脱水性能的比较,得到最好的稀土杂多酸盐催化剂是YbSiW12O40.13H2O.该催化剂在170℃、乙醇蒸汽空速为50/h的条件下,制备乙烯的转化率为84.6%,选择性为99%以上.  相似文献   

15.
催化剂与浓硫酸组成比例对凯氏定氮消化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雅 《甘肃科技》2005,21(9):91-92
催化剂与浓硫酸组成比例不同对凯氏定氮消化时间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不同资料报道的催化剂与浓硫酸比例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uSO4.5H2O:K2SO4:浓H2SO4为2.50g:0.10g:4.00ml时,所需消化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6.
给出用K2C2O4·H1O和CuSO4·5H2O作用制得二水合二草酸铜(Ⅱ)酸钾的一种方法,快速简单.用化学分析、电荷测定、红外光谱、磁化率等方法对其进行系列测定,确定出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7.
邓辅财  窦容妮 《科技资讯》2011,(26):111-111
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CdCl2.2.5H2O、CoSO4.5H2O、Cu(NO3)2.3H2O、Fe(NO3)3.3H2O、ZnSO4.7H2O、Ni(NO3)2.6H2O6种重金属化合物和苯酚、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邻硝基苯酚及间硝基苯酚5种酚类化合物对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的抑制毒性,设计了EE-50(等EC50)、EE-10(等EC10)、EE-05(等EC05)3个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应用剂量加和(DA)与独立作用(IA)原理分析混合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18.
使用从头计算方法、以较大基组(aug-cc-pVDZ)和二级微扰理论[thesecond-order Mφller—Plesset perturbation theory(MP2)level]对乙烯-(H2O)2复合体H2O…C2H4…H2O的结构特征和氢键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几何优化计算得到了C1对称的、振动频率为实频的H2O…C2H4…H2O的优化几何,复合体H2O…C2H4…H2O的结构中存在着双π-H键和π形氢键,双π-H键和π形氢键的键长分别为RH-C-C2.427A和RO-H3.225A. 在CCSD(T)/aug-cc-pVDZ水平计算得到的H2O…C2H4…H2O的相互作用能是-3.88keal/mol.体系具有较大的电子相关效应-2.64kcal/mol、68%,较大的电子相关效应增大了体系的相互作用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助于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等方法探讨了CoCl_2·6H_2O脱水的步骤及有关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准室温条件下,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8-羟基喹啉(C9H7ON)过渡金属配合物:Co(oxine)2·2H2O、Ni(oxine)2·2H2O、Cu(oxnie)2,在HR-15型静态氧弹热量计上测定了配合物的燃烧热,根据热化学原理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fHm^-[Co(oxine)2·2H2O,(s)]=-994.36±6.65KJ/mol;△fHm^-[Ni(oxine)2·2H2O,(s)]=-1002.21±6.49KJ/mol;△fHm^-[Cu(oxnie)2,(s)]=-1703.90±3.02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