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其流域面积约占南美洲大陆面积的40%。它是世界上第一大河,有"河流之王"美称,全长6437公里,汇合10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其流域面积、水网密度和水流量均居世界河流第一,每年流入大西洋的水量占世界河流入海总量的1/10。由亚马逊河冲击而成的大平原,  相似文献   

2.
据透露,美国五角大楼正在秘密研究—种匪夷所思的"鲨鱼特工"——通过在鲨鱼大脑中植入芯片对其进行遥控,将凶猛狡诈的鲨鱼变成一种"生物机器人",从而可远距离指挥它们秘密跟踪刺探敌方船只的运动,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完成各种危险的"间谍任务"。  相似文献   

3.
莫名失踪 不久前,为了真实地还原鲨鱼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环境,增加鲨鱼馆的观赏性,"海洋世界"的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大胆的试验:把一些观赏鱼投入鲨鱼池,让它们和鲨鱼一起生活.这样做并非厚此薄彼,让观赏鱼"羊入虎口".  相似文献   

4.
美国佛罗里达工学院的生物学家兼鲨鱼研究专家迪姆西·特理卡斯从小就喜欢鲨鱼,上大学时就开始到鲨鱼聚集海域做系统的观察和记录.在完成有关鲨鱼生命周期研究的博士论文后,他已经是世界著名的鲨鱼专家了。  相似文献   

5.
<正>神秘的水下河有自己的河道、急流、冲击平原,甚至瀑布。它们是海底电缆的克星,但也给人们带来意外的惊喜。目前,已经有数条巨型水下河被发现于大洋海底,这些神秘巨流足以使大陆河相形见绌。不一样的隐形河所谓"水下河"指的是存在于海洋深处的河流。也称深海水道。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下方有一条神秘河流。在那里,有河岸,有急流,有1千多米宽的宽敞平地,甚至有瀑布。就其水流量而言,如果将它置于陆地上蜿蜒流动,每秒流动的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恒河、刚果河、长江和奥里诺科河,称得上世界第六大河  相似文献   

6.
黄河、长江、澜沧江是我国的三条重要的河流,均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其河源地区通称为“三江源”地区。这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冰川林立,河流纵横,湖泊众多。这里北有昆仑山,南有唐古拉山,两条山脉的余支,在玉树地区纵横交错,绵延数千公里,蕴育了无数的大小河川。据科学家测算,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这一地区。因此这里素有“中华水塔”之美称。这一地区又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喜马拉雅旱粮等70多种青藏高原特有动物在这…  相似文献   

7.
正这些发现或能启发潜艇和飞机的表面设计和制造。鲨鱼向外张开的鳞片可以消除原本在它尾流中产生阻力的漩涡。灰鲭鲨被认为是"海洋猎豹",它们的最高时速可超过100公里/小时。这么快的速度可能不仅与它强大的肌肉和流线型的外形有关。所有的鲨鱼都有釉质包裹的鳞片,称为肤齿,类似于微小的半透明牙齿,在像灰鲭鲨这样的快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5,(6):30-33
莫名失踪 不久前,为了真实地还原鲨鱼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环境.增加鲨鱼馆的观赏性,“海洋世界”的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大胆的试验:把一些观赏鱼投人鲨鱼池,让它们和鲨鱼一起生活,这样做并非厚此薄彼.让观赏鱼“羊入虎口”。因为在挑选鱼种的时候,工作人员精心挑选了一些颜色比较暗淡、游速比较快、个体比较大,而且鲨鱼一般不感兴趣的品种,何况鲨鱼馆里面还有很多地方可以供小鱼躲藏。  相似文献   

9.
一条鲨鱼的肚子被剖开了,肠子也露出来。人们以为这条鲨鱼准活不成了!可是放进海里,它照样游来游去找食吃。一个月后把它捞上来,咦!伤口完全长好了。人们惊呆了,鲨鱼的抵抗力真强啊!鲨鱼是先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生物。深海鲨鱼生活在1000米以下无光的漆黑世界中,那儿食饵极少,水温寒冷,水压巨大,最严重的是氧极度不足。但把鲨鱼捞出水面,它却不会因减压而眼球突出,内脏破裂。鲨鱼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重视。研究发现,鲨  相似文献   

10.
林青 《科学之友》2010,(4):38-41
冰川,是高海拔深山冰雪运动的沉积产物,它奇特而瑰丽,又因远离人世而格外神秘。冰川又是高原河流的水源地,它养育了太多的陆地河流,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宝贵天物。我国是冰川富有国,有多达5万多条冰川,冰川拥有量居世界第一位,研究水平也在世界前列。至目前,我国科学家们先后登临和考察过的冰川已达150多条。我国科学家发现最早的冰川是"七一冰川",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祁连深山里。它的瑰丽迷人不仅吸引着科学家、探险家和高山旅游者,而且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事。  相似文献   

11.
鲨鱼搬家     
为了给"中华鲟王"腾地,鲨鱼馆来了一次大搬家.但是,要让以凶残著称的鲨鱼搬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2.
另类的鲨鱼     
《大自然探索》2006,(4):64-65
小斑星鲨是北大西洋海区最小和最多的鲨鱼之一。小斑星鲨最大一般只能长到100厘米,最重约3千克。小斑星鲨是一个贪婪的掠食者。公牛鲨因其壮硕的外型和具有攻击性的习性而得名。虽然主要栖居于海洋,但也以喜欢淡水而闻名,在河流、入海口甚至在中美洲的一些湖泊中常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已经发现公牛鲨可以在包括亚马孙河和密西西比河在内的一些河流中溯流而上3000多千米。公牛鲨主要以包括其他鲨鱼在内的鱼类为食,也会攻击人类。  相似文献   

13.
正生命是奇妙的,进化造就了各种各样神奇美好的生物,其中当然包括鲨鱼。鲨鱼是一种古老鱼类,我们一般只知道它们成型的样子,却不知道它们究竟怎么来的。如果您认为下图是漂亮的贝壳,那您可就大错特错了,它们可是鲨鱼卵哦!鲨鱼的繁殖有胎生、卵生、卵胎生3种,其中卵生鲨鱼的形状最为奇特。它们的卵被称为卵鞘。不同的鲨鱼有不同样式的卵鞘,有的卵鞘呈螺旋钻头形,有的卵鞘像零  相似文献   

14.
一沙一世界——藏于海底的地球环境变迁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守业 《自然杂志》2017,39(5):313-319
世界一些大陆边缘沉积记录连续性好,堪称记录地球环境变迁和陆海相互作用历史的档案馆。河流系统作为联系陆与海的枢纽,是大陆边缘从源到汇系统中传递地球环境演变信息的关键。由于河流从源到汇系统中存在复杂的"缓冲区"和"中间过程",最终入海河流沉积物的真实通量、组成与原始的源区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河流系统具有截然不同的环境信息传递模式,需要慎重解读。东亚大陆边缘作为典型的"河控型"宽陆架边缘海,接收世界大河长江/黄河和台湾山溪性小河的巨量入海物质,是全球开展河流源汇过程和多时空尺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理想地区。要深入理解边缘海典型沉积体系的物源、成因和蕴含的古环境信息,需要以"从源到汇"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思路,深化对"源"区组成时空变化的研究,更要加强研究源区信号从陆向海的传递并最终在边缘海保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任美锷 《科学》2003,55(1):37-40
"黄河之患,患在多沙",泥沙一直在黄河问题中具有重要地位,大河人海泥沙量的研究是目前世界海洋地质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通过研究泥沙收支,可以帮助了解河流泥沙的源与汇及泥沙的运移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水的缺乏是制约地球上许多地区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代化城市居民昼夜的个人生活用水为100~400升,而在地球上许多地方则仅为20~30升。尽管水的年消费量持续地增长,从1940年到1990年增长到4倍,地球上几乎有10亿人口不能保障安全的饮用水。河流、湖泊、自流井、海水淡化设备等是现代基本的水源。海水淡化所获得的水量为9.6公里勺年,在大气中以水蒸气形式存在的水量有14000公里’(而在所有河流河道中水量总共仅为1200公里’)。水从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年蒸发量为577000公里’,每年同样多的水以雨、雪等降落回到地面或洋面,河流…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佛罗里达洲迈阿密市罗森斯塔尔海洋和大气科学学院格鲁伯(Gruber)的研究,与一般人的观点相反,鲨鱼既有良好的视觉又有良好的听觉。格鲁伯报道说,事实上,鲨鱼凭着月光就能看清猎物。他测定了鲨鱼的视觉敏感性作为整个鲨鱼生活方式的研究的一部分。他采用短吻基齿鲨,以闪光配合电击处理进行训练,一天100次,连续8天。到了第二天,鲨鱼就能作出很可靠的反应。在训练结束之后,闪光逐渐减弱使鲨鱼习惯环境,同时,它的辨别力愈来愈强。在第二套实验中,格鲁伯训练鲨鱼选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说老虎是"山林之王",鲨鱼为"海洋之王",那么白尾海雕当属"天空之王"。这种大型猛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在中国境内较为罕见,每当国内外鸟类爱好者看到鸟友最新发布拍摄到它的英姿,都会激动不已,梦想自己哪天也能一睹那霸气真容。2018年底,牧民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皇城水库内惊见两只体形硕大、体健活跃的白尾海雕,随后当地摄影家  相似文献   

19.
<正>水是生命之源。人们每每以"母亲河"来描绘某一区域中河流与人的关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一江清水,万般风情。人类文明发源地大多依水而生,沿着河流繁衍兴盛。在我国古代的西域一带,曾经存在过三十多个国家,大多沿着塔里木河、罗布泊等水域分布。但几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及环境恶化,导致了河流  相似文献   

20.
正不久前,葡萄牙的渔民在出海捕鱼时捕到了一条奇怪的鱼。这条鱼形似鳗鱼,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鲨鱼——皱鳃鲨(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早在恐龙存在的时代,皱鳃鲨就在深海畅游了。8000万年来,皱鳃鲨几乎没什么变化,因此它也被称为"活化石"。皱鳃鲨有大约300颗三尖状的牙齿,用于捕食鱿鱼,以及包括其他鲨鱼在内的多种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