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户籍居民以街道、乡镇为抽样框进行 了随机抽样、入户问卷调查。本研究专门对北京市女性市民的体育活动参与、中断和不 参与状况及原因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女性市民16~70 岁体育人口 为38.9%,体育人口率随着年龄段的增长而增长,但61 岁~70 岁女性市民的体育人口有 所下降。非城六区体育人口高于城六区体育人口。女性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前三位目 的是增强体力与健康、消遣娱乐、防病治病;工作忙、家务忙、生病是制约女性市民参与 体育活动的前三位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皖西学院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描述了皖西学院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及参与体育活动教师的体育动机、活动项目、活动形式、参与频率、活动时间和体育消费等;分析了不同年龄段教师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诸多方面出现不同程度差别的主要原因;从注重宣传和引导,加强体育场地建设,组建体育俱乐部,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和提升自身体育思想观念等方面给学校和广大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研究结论可为学校职能部门有效组织教职工体育文化生活和广大教师合理安排业余生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朱晓峰  胡涛 《科技信息》2010,(16):I0021-I0022,I0024
本文对安徽省15所大学的非体育专业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分别从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现状、影响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客观条件、主观意识以及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主要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学生每周运动参与频数较少;2)影响学生运动参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条件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而通过大学生运动参与度影响因素的主观判断及Lambda相关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运动参与度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体育意识。因此,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主要方法,除了加强场地器材、教师指导等客观条件建设外,重点是加强学生体育基本知识、体育运动参与的重要性等体育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4.
从老年人体育参与现状入手,依据老年人不同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参与项目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分析我国老年体育管理人员缺失的原因,并从组织管理、经营模式、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促进我国老年体育组织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路明晶 《科技信息》2013,(4):353-353
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主要受到客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的影响。本文就我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兴趣的原因及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及参与体育活动兴趣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结合体育活动兴趣的发展规律,对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假设—验证"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中小学生人格特质对体育活动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宜人性和神经质是影响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最重要的两大人格特征,其中宜人性与体育参与正相关,而神经质则与体育锻炼频率负相关,外倾性对孩子的体育锻炼也有一定的影响.朋友间的拉力因素是影响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而个人自身的原因则是次要的.研究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体育参与水平,为改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市民群众体育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重庆市市民群众体育的特征;主要结论:重庆市市民的体育价值观体现出多元性特征;体育活动方式以个人活动为主,其他项目的开展范围相对较小;参与群众体育活动的时间结构还不甚理想;体育消费水平虽然有了增长,但与经济增长相比还不成比例;娱乐是重庆市市民参与群众体育的主要动因;工作原因是制约重庆市市民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找出大学生为何渴望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又没有行动起来的原因,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加以改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出发,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不良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运用体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关知识,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对不健康心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协作精神、自控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晓辉 《科技信息》2011,(13):636-636,603
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放在重要位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言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研影响高中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其原因,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学生学习压力、体育设施、体育教学管理与专业的体育指导等主、客观原因是影响学生在校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青海省三所大学中来自西部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的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与全国水平相比有显著差异性.差异的形成与他们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并与缺乏营养知识和缺少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建议: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增加营养教育内容,广泛开展多样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自学锻炼的意识,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吕争荣  关进国 《科技信息》2008,(18):151-15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芜湖市普通高校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大部分学生保持肯定态度,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多元性的,体育锻炼意识在大部分大学生中初步形成,运动场地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锻炼氛围的制造是影响和制约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苏南地区10所高校中的800名女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苏南地区高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因子分析。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影响苏南地区高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主要有5大因素:胆怯自卑心理、体育兴趣、体育氛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和体育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并据此提出针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令人担忧,特别是女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率低和大学生体育态度行为相背离是当前需要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体育的认知水平不高、运动效果不满意、缺乏兴趣是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率低的主要原因;而体育兴趣不浓和体育认知程度较低又是导致大学生"知"、"行"背离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应从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推动体育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改革。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生体育锻炼进行研究。高校体育文化通过文化的视角感染和影响着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和动力,目的就在于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构建终身体育新模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行为及动机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安徽省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和座谈讨论法,对浙江科技学院教职工的体育人口状况,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手段,以及项目、场所、组织形式,选择体育锻炼的时间等内容进行调查,以便充分了解高校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在分析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状况的基础上,就教职工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居民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法、座谈法、实地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居民的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人口数量偏低,结构不合理;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随意性;体育活动方式以个体自发形式为主,组织化程度较低;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和精神愉快,选择的运动项目注重简单实用;居民选择体育活动场所时以随意、就近和方便为原则;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处于较低层次,年平均体育消费金额约为24.26元,且以实物性消费为主;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平均每5792人左右拥有一名.制约农牧区城镇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1)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场地设施匮乏;2)对群众体育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力度不足;3)受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居民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六条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研究体育隐性课程的概念,分析体育隐性课程的基本要素、特点,并从其要素和特点出发分析体育隐性课程教育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通过分析,体育隐性课程对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体育认知方面、体育情感方面、体育道德方面、体育能力方面等,并针对问题对大学体育隐性课程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之一,对他们参与体育消费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我国高校体育消费市场,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该文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衡阳市四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衡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提出衡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对策,为正确引导高校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消费行为的形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