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冰山"原则是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但读者看到的只是冰山的八分之一,即文本,它是作家和读者交流的媒介。因此,欲探究冰山之谜,还须以文本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作品的特色和内涵。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一切视角都是全知视角变形的产物,并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人者》为例进行证明,同时分析了文本中叙述者的真实面目,也从侧面对"冰山"原则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柯文娟  杨帆 《科技信息》2012,(30):202-202
《雨中的猫》作为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的一篇现实主义短篇小说,是海明威冰山原则的完美体现,从而也使得众多读者对这篇仅一千字左右的小说冰山下的八分之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乐此不疲地做出了多种诠释。本文通过对冰山原则和接受理论的阐述,以及对至今为止这篇文章所引发的多种不同版本的理解做出归纳和总结,指出冰山原则实际上是更好地实践接受理论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根据"素质冰山模型",一个人的综合职业素质是由"冰山以上"和"冰山以下"两部分决定的。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阐述"冰山理论"内涵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的基础上,从职务分析、人员招聘、员工培训、人员配置、员工激励、员工职业规划等方面探讨了素质冰山理论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赵凤霞 《科技信息》2009,(10):111-111
海明威对于世界文学的主要贡献之一,是他的"冰山原则",即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本文从人物对话,主题隐藏,零度结尾三方面来分析"冰山原则"在其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在<雨中猫>这一短篇小说中,海明威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反映一对一战后美国夫妻的感情裂痕.本文通过分析开篇场景描写中的多重象征意义,解读海明威"冰山原则"在创作实践中应用的手法之一--象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等待的一天》为例,剖析了海明威"死亡与孤独"的创作主题和"冰山原则"的写作风格,阐明了海明威在其短篇小说中以简练的文字、消解了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揭示了"迷惘的一代"的精神状况和对生命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的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潜台词",产生"意在言外"、"余音不散"的艺术效果。《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他的"冰山"原则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作者充分调动了"潜台词"的作用,赋予这一"纯自然"的题材以象征意义,使作品的主题思想远远超出题材本身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的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潜台词",产生"意在言外"、"余音不散"的艺术效果.《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他的"冰山"原则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作者充分调动了"潜台词"的作用,赋予这一"纯自然"的题材以象征意义,使作品的主题思想远远超出题材本身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因其视角和主题的独特性而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雨中的猫》体现了海明威如何从女性视角深层地关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同时,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创作理论及其少有的女性主题在这部小说中也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海明威提出的“冰山”原则为依据 ,全面分析了短篇小说《雨中的猫》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1.
刘霞 《科技信息》2009,(6):126-126
海明威一反以往浮华、曲折的语言风格而在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语言简练生动、凝重深厚,其写作风格引起一场文坛革命。海明威一生奉行的是他自己提出的"冰山原则",本文从《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这篇短篇小说的人物简短的对话,叙述主体的隐退,"零度结尾"三方面来谈谈海明威如何体现其"冰山原则"中的八分之七部分——也就是在其小说创作中最为重要的被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硬汉"海明威人生历程、代表作对比、写作风格化,从而提出"他终于超越惘迷一代",表露出他那"冰山"的底蕴".  相似文献   

13.
古人与冰     
正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是常见的现象。这一期,咱们就进入冰的王国看一看!冰山、冰川是大自然的奇丽景观,在中外人文历史中,与冰有关的事物同样丰富多彩。我国古人常以冰作喻,有人以冰山比喻不可长久依靠的权势。《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一载》记载,有人劝陕郡进士张彖去巴结当时权势很大的杨国忠(杨贵妃的族兄),说"见之富贵立可图",张彖如此作答:"君辈倚杨右相若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从2002年12月至2003年1月在南大洋航行期间利用船舶雷达对航线两侧冰山的观测,给出了从雷达图像中获取冰山尺寸及其运动速度、方向的方法,获得了航线周围冰山的运动速度和尺寸分布.通过比较分析发现R oss海和W edde ll海冰山长度主要集中在880 m和1 180 m左右,冰山运动主要呈东北或西北向,运动速度与北极冰山的速度接近;P rydz湾的最大冰山尺寸则在65.4°S~68.2°S内随着接近Am ery冰架先增大后减小,符合一般物体崩塌的力学规律.另外,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冰山运动速度和同步测量的风速、流速间的关系,发现在当地典型情况下,风速对冰山运动的贡献是流速贡献的一半.  相似文献   

15.
《奇闻怪事》2013,(2):23
水是生命之源。奇怪的是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均匀。许多地方水源缺乏,因而寸草不生,无人生存。而地球上的淡水有五分之四却冰冻在南北两极的冰冠之中。冰冠边缘,时时会有冰块破裂脱离,浮在海上,成为一座座冰山。那么,是不是能够把蕴藏着丰富水源的冰山"搬"到世界上的干旱地区,使那里也变成五谷丰登的肥沃良田呢?30多年前,美国海洋学家约翰·艾萨克就  相似文献   

16.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运用其"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处理人与自然斗争的这一重大题材,赋予这一题材以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小说表现出的主题远远超出题材本身的内涵,表现了更广大的思想空间.小说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精湛的写作技巧、生动的描写,把无限的意蕴寓于有限的表象形式中,使作品充满着对有限的超越,对无限的神往.本文主要分析并探讨这部小说及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丁明明 《科技信息》2010,(20):160-161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结构简单、语言简约、细节处理巧妙是其数十年的心理积淀,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多层次意义.是海明成实践其"冰山"创作原则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8.
北极和南极可说是冰山的天然工厂。南极洲的冰山比北冰洋的要大得多。这是些庞大的冰堆成的山岭,有时候它们的面积能够达到几千平方公里! 除了极少数会走近南极洲的船长外,对浩淼的水面上的冰山有兴趣的, 大概只有那些冰川学家了。每一座巨型的南极冰山在“出生”时都会得到一个名字,并且从始至终都会有人从飞机上或是通过太空同步卫星观察它。给人类带来困扰的是北极冰山。它们会沿着北大西洋的航行路线漂移。曾几何时,来往于这一带的船员们只能寄希望于瞭望兵的洞察力。20世纪初,船上开始使用一种名为强音雾笛的测音器。这种测音器的声音可以从高耸的冰山表面反射回来,从而预报危险。但遇到了较窄的冰山,它就失效了。在经历了“泰坦尼克”号客轮的惨剧之后,1914年,成立了国际冰山巡逻队。 13个国家达成了在北大西洋一带合作巡  相似文献   

19.
倒霉的"海姐"1912年,著名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将1500多人永远地带入了大西洋底,少数的生还者中有一位名叫维奥丽特·杰索普的海姐。不过,她可不仅仅是"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而是先后经历过三次重大海难的幸运儿。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在其短篇小说《大二心河》中,采用白描的手法,平辅直叙了一个简单的钓鱼故事。倘若我们运用作家本人的创作法宝“冰山”原则,结合作家的亲身经历去研读琢磨,就能理解小说的真正寓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