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光谱法研究了Ni[(C4H9O)2PS2]2(简称NiL2)与2,2′-联吡啶(简称B)温度为32℃时在乙醇溶剂中的加合反应.Ni[(C4H9O)2PS2]2与2,2′-联吡啶生成1∶1的六配位的加合物NiL2.B,且加合物的吸收光谱是由NiS4N2的发色基团所引起的.实验测定了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O=3.40×106.  相似文献   

2.
2,2′-联吡啶-4,4′-二甲醇在SeO2氧化作用下制得2,2′-联吡啶-4,4′-二甲醛,2,2′-联吡啶-4,4′-二甲醛与丙二腈在无催化条件下,成功地进行了Knoevenagel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2,2′-(2,2′-联吡啶-4,4′-二次甲基)二丙二腈,通过MS、1H NMR、元素分析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了结构及性能表征,并探讨了其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3.
铼、钌太阳能电池染料稳定性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对敏化纳米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用染料2,2′-联吡啶-4,4′-二羧酸乙酯的铼络合物(络合物1)和钌络合物(络合物2)进行了分析,通过变换不同的源内CID电压,研究了络合物及其配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由于络合物1的空间结构相对拥挤,随着CID电压升高,其中的吡啶配体容易发生离解并形成稳定的联吡啶三羰基配位离子[(4,4-(′COOEt)2-bpy)Re(CO)3] .而络合物2在较高的CID电压下(110V)会发生联吡啶环上取代基的中性C2H4小分子丢失,其单电荷离子比二价电荷离子稳定.这些是影响太阳能电池用敏化染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文献中有应用Cd(Ⅱ)、Cu(Ⅱ)、In(Ⅲ)与EDTA、DTPA、TTHA或TPHA的络合物与稀土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而测定稀土,这里Cd(Ⅱ)等作为“指示离子”,从它们的极谱还原电流大小来确定稀土离子的含量。以NaNO_3为底液,当有2,2′-联吡啶(2,2′-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镧系(Ⅲ)离子与1-氨基乙酸及2,2′-联吡啶反应所形成的固态三元配合物,通式为 Ln(Gly)_3(dip)_2Cl_3·H_2O(Ln 代表镧系离子,Gly 代表1-氨基乙酸,dip 为2,2′-联吡啶).考察了这些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荧光谱光、热谱,比较了 x-射线粉末衍射及元素分析数据,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6.
以β-萘胺或β-萘酚出发合成了(±)-1,1′-联-2-萘胺及其重要中间体2,2′-偶氮萘,方法简便.研究了影响产率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合适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电位-pH 法研究了离子强度为0.10~1.50范围内,Pb(Ⅱ)离子的以2,2′-联吡啶(dipy)或邻二氮菲(phen)为第一配体,以丙二酸根(mal)为第二配体的1∶1∶1混合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随离子强度的变化。分别用Васильев单参数方程作图法,基于 Pitzer 方程的曲线拟合法和本文改进后的曲线拟合法求出了混合配合物的热力学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8.
通过固相熔融的方法,使4,4′-联吡啶与磺酸酯或苄溴进行反应.结果表明,将反应固体混合物加热到融化, 在30 min内完成反应.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投料比,可以高选择性的产生单取代或双取代 4,4′-联吡啶衍生物.当4,4′-联吡啶与磺酸酯或苄溴摩尔比为1.0∶2.1时,生成双取代产物, 收率近100%;当摩尔比为10∶1.0时,生成单取代产物,收率达90%.  相似文献   

9.
通过固相熔融的方法,使4,4′-联吡啶与磺酸酯或苄溴进行反应.结果表明,将反应固体混合物加热到融化,在30 min内完成反应.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投料比,可以高选择性的产生单取代或双取代4,4′-联吡啶衍生物.当4,4′-联吡啶与磺酸酯或苄溴摩尔比为1.0∶2.1时,生成双取代产物,收率近100%;当摩尔比为10∶1.0时,生成单取代产物,收率达90%.  相似文献   

10.
三氯偶氮胂与钍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氯偶氮胂与钍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高酸度下即7.2mol L盐酸介质中,该反应体系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为1.35×105L·mol-1·cm-1,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草酸存在下,稀土离子亦不干扰测定,用于矿石中钍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实验测得钍与三氯偶氮胂形成络合比为1∶3的络合物,该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为logKs=55.73±0.17.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两种2,2′∶6′,2″-三联吡啶衍生物,并用IR和1HNMR对这两种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反应的合成机理,并优化了反应温度和溶剂,使其更加具体和高效,最后得到的产率高于以往的文献报告,分别为37%和41%.实验发现这种配体和Fe2 /Fe3 具有较好的配合效果,生成的配合物较易溶于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12.
以二价金属Ru(Ⅱ)为金属节点、1,3,5-三[4′-(2,2′:6′,2″-三联吡啶基)苯为中心核、末端炔功能化的三联吡啶为增长单元,采用发散法合成了含有tpy-M(Ⅱ)-tpy (tpy为2,2′:6′,2″-三联吡啶)节点的功能化树枝型大分子G1,用1HNMR, 2D COSY和ESI–TWIM–MS等对相应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用Cu(2,2′—bpy)_2(ClO_4)_2和Ru(2,2′—bpy)_2Cl_2,以及4,4′—联吡啶进行合成。通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扫描电子微区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根据实验条件的不同,分别得到墨绿色的结晶[Cu(2,2′—bpy)_2Cl Cl(2,2′bpy)_2Cu](ClO_4)_2·2H_2O(Ⅰ)以及一种兰色的结晶Cu(2,2′—bpy)_2(ClO_4)_2(Ⅱ)。在反应过程中,Ru(2,2′—bpy)_2Cl_2虽然起着促进作用,但並未参与配位。  相似文献   

14.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铅(Ⅱ)的以2,2′-联吡啶(bipy)或1,10-邻二氮菲(phen)为第一配体,以邻苯二甲酸根(pht~(2-))为第二配体的混合配体化合物在15°、25°、35°和45℃时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应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了混合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H,△S和△G。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上述混合配合物具有高稳定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以溴化亚铜/2,2 ′-联吡啶配合物为催化剂,以乙腈为溶剂,研究了六氟丙烯的齐聚反应.产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氟谱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齐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室温下,该催化剂能高效、高选择性地催化六氟丙烯进行二聚反应,生成了反式结构的六氟丙烯二聚体.与已有的催化剂相比,溴化亚铜/2,2′-联吡啶配合物为催化剂不仅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及对环境友好的优点,而且还能使反应在室温下进行,有利于节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学》2017,(4):569-572
在保护气和加压的条件下,2,2′-联吡啶-4,4′-二甲酸甲酯和乙酸甲酯在催化剂作用下,得到2,2′-联吡啶-4,4′-二丙烯,并通过熔点和核磁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两种2,2′∶6′,2″-三联吡啶衍生物,并用IR和^1HNMR对这两种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反应的合成机理,并优化了反应温度和溶剂,使其更加具体和高效,最后得到的产率高于以往的文献报告,分别为37%和41%.实验发现这种配体和Fe^2+/Fe^3+具有较好的配合效果,生成的配合物较易溶于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18.
杨瑞娜  王冬梅 《河南科学》1993,11(4):259-264
在2,2′—联吡啶(2,2′—bipy)存在下利用金属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加成配位反应合成了铜(Ⅱ)配合物[Cu(2,2′—bipy)(C_6H_5COO)_2(H_2O)],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Mr=479.78,a=6.986(7),b=18.833(1),C=17.021(3)A~3 ,α=γ=90°,β=97.96°,Z=4,V=2218.lA~3,Dc=1.443gcm~(-3),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由直接法和傅里叶合成方法解出,并且最终偏离因子如下:R=0.055,Rw=0.062,通过电子光谱、红外光谱、热分析、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研究了氧化加成配位反应的机理和配合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2,2’—联吡啶为耦合单元的双自由基体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2′-联吡啶为耦合单元,用·CH2,HNO·NH和·O四种自由基为自旋中心,设计出五种体系的分子.采用AM1-CI方法对其双自由基体系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双自由基连接的位置不同对体系耦合作用的影响符合双自由基之间磁性耦合的拓扑规则,即共轭体系中,两个自由基之间以偶数碳(或氮)原子耦合,体系具有低自旋基态,表现为反铁磁耦合;两个自由基之间以奇数碳(或氮)原子耦合,体系具有高自旋基态,表现为铁磁耦合.  相似文献   

20.
以2,4,6-三甲基苯甲酸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为配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出双核分子结构配合物[La(L)_3(L′)]_2(L=2,4,6-三甲基苯甲酸根,L′=5,5′-二甲基-2,2′-联吡啶).晶体结构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配合物分子通过配体分子之间微弱的π-π堆积作用分别形成一维链状和二维面状结构.TG-DTG/DSC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讨论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采用非线性等转化率积分法(NL-INT)和Starink法得到配合物第1步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与转化率的变化关系,计算了该步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