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常规蒸汽动力系统在锅炉升负荷过程中,由于给水卸载管路泄漏导致的锅炉失水和泵汽蚀问题,采用基于残差修正的差异演化算法辨识获得增压泵和给水泵各级叶轮的扬程-流量-转速模型,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给水系统管路和阀门的流量-阻力模型、工质参数计算模型以及给水卸载调节阀的性能退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锅炉升负荷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获得了给水系统主要参数在不同给水卸载流量下的变化情况,发现给水卸载管路调节阀的性能退化是导致锅炉升负荷过程中锅炉失水和泵汽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明确给水系统的性能可靠性随工作时间的退化规律,采用数学模型与Monte Carlo随机抽样的联合仿真方法,对某型船用给水系统在锅炉升负荷过程的性能可靠性进行了仿真研究,获得了该型锅炉在总体性能可靠度变化和给水卸载管路调节阀的性能可靠寿命.研究成果揭示了一种蒸汽动力系统特有故障的故障机制及其退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俊 《科技信息》2013,(7):403-404
本文针对珠江电厂1台1000MW机组扩建工程,分析了取消电动给水泵及分析汽动给水前置泵在超超临界1000MW机组汽机系统中的优化配置。对超超临界1000MW机组给水泵优化配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核电站主给水系统是核电站常规岛的重要系统,而主给水泵是主给水系统的核心设备,该文结合国内外常规电站与核电站的主给水泵配置方案,从驱动方式、驱动机构、备用泵设置及运行台数等方面对多个核电站主给水泵配置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在主给水系统设备可靠性一定的前提下,合理的主给水泵配置方式有利于提高机组整体可用率,同时,主给水泵作为核电站常规岛部分主要的辅助机械设备,其配置方式对核电站工程造价和运行的经济性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试验目的为测取甩负荷后最高飞升转速变化曲线,通过对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考核汽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DEH)在甩负荷时的控制性能,通过对中国首台套超临界双抽背压式汽轮机组甩100%负荷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在甩100%负荷过程中关键的控制点,尤其是甩负荷过程中的旁路控制、燃料控制、主蒸汽压力控制、给水控制、转速控制等方面进行充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100%甩负荷试验,最终实现了在甩全负荷工况下的供热,各参数均良好,对热网产生的波动很小,有效提高了事故工况下的保障供热能力。本机组甩负荷后,转速飞升最大值3 113 r/min,动态超调量3.77%,实现了超临界再热型双抽背压机组100%甩负荷试验一次成功,也为超临界双抽背压机组供热稳定性提高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林伟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8):7399-7401
核电厂的安全运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首先介绍了CPR1000核电厂主给水系统的特点及功能,针对核电厂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主给水泵备用泵无法正确联锁启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核电厂主给水泵运行的各种工况,对主给水泵备用泵启泵逻辑进行了优化,增强了核电厂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刘建强 《科技信息》2010,(27):52-53,124
以印度瓦罗拉2×300MW工程为例,介绍了除氧器暂态计算目的及其原理,详细分析了计算方法。在除氧器布置和给水泵确定的情况下,分析了机组在全甩负荷工况下对前置泵汽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汽轮机的长期动态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可靠、快捷地研究调峰及负荷变化过程中各种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的长期动态特性,通过合理的机理分析和简化建立起汽轮机本体及其汽水系统回热加热器的简化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工具对某600MW超临界机组的长期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模型能较为合理地反映锅炉给水流量和新蒸汽压力变化对汽轮机抽汽的压力、流量以及机组功率变化的作用和影响,为各种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的长期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十分简便、新颖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杨宗秋 《广东科技》2012,21(9):43-44,35
根据给水控制的原理,通过对1000MW超超临界直流炉给水系统进行分析并与汽包炉进行对比,总结出超超临界直流炉给水控制系统特点,同时根据给水系统调试中遇到的并泵、给水泵RB等问题提出了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9.
印度罗莎电厂高压给水系统的设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莹莹 《科技信息》2009,(24):287-288
本文结合印度罗莎(ROSA)一期2X300MW机组的设计过程,从高压给水系统设置、给水泵选型等方面分析了印度发电项目与国内常规火电项目给水系统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茂名热电厂200MW机组投产后给水系统出现的多次不正常情况,并根据分析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对给水系统控制逻辑进行完善后,在给水泵的定期转换、给水管道切换等情况下未再出现过汽包水事故.  相似文献   

11.
离心泵动态建模在泵启动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离心泵的动态建模方法,给出了基于泵外特性和内特性的离心泵动态模型,并给出了某离心泵系统水泵启动过渡过程仿真实例。结果表明两种动态模型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分析水泵系统的动态性能和进一步设计控制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常规岛热力系统全范围快速建模对于常规岛的安全设计有重要意义.以主给水管道破裂事故为例,按照纵深防御的要求,第一跨防水淹设计基准是保证布置在第一跨的设备冷却水系统(component cooling water system,CCS)CCS泵组功能不会因为水淹工况而丧失.因此,建立完整的常规岛二回路汽水系统工质流动模型,并进一步确定泄漏量最大的主给水管道破裂工况,能为AP1000及后续电厂的常规岛主厂房第一跨防水淹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和指导策略.基于FLOWNEX计算软件,通过建立汽轮机、汽水分离再热器、凝汽器、除氧器、高低压加热器、主泵、凝结水泵等部件的关键模型,完成AP1000二回路汽水系统建模,实现了对凝汽器水位、除氧器水位、抽汽量等关键参数的模拟,并实现了对泵跳闸等关键控制逻辑的建模,通过简单修改边界条件即可实现不同功率台阶的切换以及功率的瞬态变化.模型稳态计算工况与热力系统平衡图符合较好,降功率瞬态计算快速准确,为下一步事故工况的建模计算提供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玲珑  付玲芳 《科技信息》2010,(21):I0095-I0095,I0105
汽动给水泵RB-直是RB控制中的难点,本文结合一台350MW机组进行了给水泵RB试验与分析,总结了给水泵RB几个关键点的控制方法,对完善机组RB控制策略和提高机组RB成功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共轨蓄压式电控泵喷嘴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共轨蓄压式电控泵喷吡系统的喷射特性,取代传统的泵-油管-喷嘴系统,利用研制的实验装置对共轨蓄压式电控泵喷嘴的流量特性、喷油压力特性及喷油定时进行实验,由此分析影响喷射特性的各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共轨蓄压式电控泵喷嘴的特性不仅受共轨压力、增压时间的影响,转速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在喷射特性调节的灵活性方面,共轨蓄压式电控泵喷嘴较传统的泵-油管-喷嘴系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抽油机的能耗,降低采油成本,提高系统效率,本文提出将电动机矢量控制技术应用于抽油机中,并使用模糊PID控制器使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与游梁式抽油机载荷的变动特性相匹配.矢量控制方法实现了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解耦、抽油机的曲柄扭矩计算和等效力学模型确定的控制系统输入,而载荷传感器作为负载反馈,则可以根据负载控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电流.在抽油机运行过程中,矢量控制系统实时进行负载自适应控制,可提高电动机功率因数,降低无功功率.对具有负载自适应功能的游梁式抽油机矢量控制系统在长庆油田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实时、动态自动调整电机的转矩电流,使电机的输出转矩与抽油机的负载特性相匹配,提高了抽油机系统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核电站主给水泵性能参数选型计算、结构选型要求等进行了总结、探讨.对主给水泵选型设计流程、给水系统阻力计算方法、扬程计算方法、汽蚀余量计算方法,以及泵组水力、机械、仪控设计要求进行了具体介绍、分析.本文所总结的选型设计方法对核电站主给水泵的选型、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取水能耗限值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开式地表水源热泵来说,取水能耗是决定系统节能性的关键因素.在水源热泵机组能耗模型、取水能耗模型等的基础上建立了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耦合模型,并得到了基于节能率的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不同取水温度和不同取水能耗下的耦合限值.通过实际案例,计算得到了地表水源热泵系统不同取水温度下以及不同系统方式下的系统节能率,建立了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取水能耗限值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刚性水锤理论,分析了贯流泵站泵装置水力特性、泵机组动力学特性,并运用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方法仿真模拟了水泵全特性曲线;建立了贯流泵站液压快速闸门断流停泵过渡过程计算的有限差分非线形方程组,并采用牛顿莱福森(Newton-Raphson)迭代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利用该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南水北调淮安第三抽水站贯流泵机组停泵过渡过程,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贯流泵站停泵过渡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