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圆板液压自由胀形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胀形板廓和质点运动轨迹相交法确定圆板液压自由胀形质点的瞬时位置,据此求解板料厚度和应变等参数,所得结果与经典的应力应变分析解完全相同,但方法较为简明.最后运用虚功原理给出了胀形平均液压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2.
液压胀形薄壁管材料流动应力方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采用管材液压胀形(THB)来构建管材流动应力方程的方法.基于薄壁管材在液压胀形中的试验数据,用曲线拟合方法、塑性薄膜理论及静力平衡方程通过计算来确定管材流动应力方程,避免了变形管材轮廓子午向曲率半径、变形区应力与应变的直接测量.采用模具内部增压方式,开发了一套可在单动压力机上使用的自然胀形试验装置,并在此装置上对不锈钢1Cr18Ni9Ti管及碳素钢20钢管进行了管端自由的液压自然胀形试验,获得了2种管材的THB材料参数并构建了流动应力方程.研究结果表明:与单向拉伸试验相比可以得到更大应变范围内的流动应力;在等效应变较小时,所得到的流动应力曲线与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流动应力曲线基本接近,但随着应变的增大,两者差距增大;从液压胀形试验法中得到的管材硬化指数、强度系数及流动应力均比相应板材的单向拉伸试验数值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下限原理得到了确定护环液压胀形载荷的下限解,并证明了它与以前我们所得到的上限解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这一对解实际上就是所论问题的精确解,于是求得了护环液压胀形时,护环内部所受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护环液压胀形的上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极限分析法得到确定护环液压胀形极限载荷的上限解,由于选取的允许速度场相当接近真实速度场,故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胀形过程的速度分布,变形分布问题,得到了相应的公式。分析了护环胀形后毛坯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提出护环毛坯尺寸的计算公式和胀形后强度指标的计算方法,这样可准确地计算变形力,合理地选定护环胀形的变形量,准确地计算护环毛坯轮廓尺寸。这些公式经模拟护环和大型生产护环验证准确可靠,为护环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实用的公式。液压胀形法是一种新工艺,许多理论问题还不完善,如变形力的计算仍借用受均匀内压作用厚壁圆筒的平面变形解[1][2],因护环胀形的高缩较大,显然忽略护环高度的变形与实际不符,而算得的变形力偏高。护环变形前毛坯尺寸的确定依赖于经验,而胀形护环内部变形分布和速度分布等问题还无文献记载。为此本文提出求解这类问题的上限解。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实际厚管板的开裂问题,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管板的液压胀接过程,计算了管子与管板接触面上的残余接触压力以及管孔周围的残余环向应力。结果发现,液压胀接后,在管子与管板接触面上的残余接触压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两个有较大残余接触压力的"密封环"。沿管板厚度,管孔周围的胀接残余环向拉应力可达数10 MPa,该应力很可能会触发裂纹形核并促使裂纹沿管板厚度方向发生穿透性扩展。  相似文献   

6.
换热器液压胀接接头残余接触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液压胀接过程,考虑了管子与管板材料、几何尺寸和胀接压力对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以正交试验安排计算方案,将所得的数据回归得到了接头残余接触压力估算式,同时给出了液压胀接贴胀压力的计算方法。认为管子与管板材料的匹配关系和胀接压力对接头残余接触压力影响最大,其次是管子与管板孔之间的间隙和管子壁厚、管板厚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确定汽车桥壳液压胀形极限成形系数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出管坯复合液压胀形极限成形系数的数学表达式,确定了汽车桥壳复合液压胀形极限成形系数,为实际生产上确定成形次数和分配各道次的胀形系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一种新型联接管板和换热管胀接技术中液袋式液压胀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要求概述,并与传统的机械胀管分析比较,粗略介绍了几种其它的胀接方法及其局限性,指出液袋式液压胀管优点,表明液袋式液压胀管是一种结构更加合理、应用更加广泛的胀接技术。对今后的设备制造中管板和换热管胀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半滑动式液压胀形的基本思想以及小型汽车桥壳的液压胀形工艺过程,在普通液压机上试制出模拟样件。提出了钢管胀压成形工艺,先将两端缩径的管坯进行液压胀形得到轴对称的预成形管坯,再对其内部充液(水)并用模具压制成形,并试制出胀压成形桥壳样件。与液压胀形样件比较表明:胀压成形样件轮廓清楚,桥包部分过渡小圆角贴模性好,壁厚减薄量小,成形液压力低。  相似文献   

10.
液压胀接力是影响衬里复合管液压成型质量的关键参数。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两种316L衬管材料的多线性强化的有限元模型,基于Tresca屈服准则,开展了衬里复合管在液压成型过程中极限胀接压力范围、胀接压力与紧密度关系的研究,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解析解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满足成型条件时,选择硬化强度较低的衬管材料,可以增大胀接力范围和紧密度区间,有利于制管胀接力的设计和控制;根据计算结果拟合了该成型条件下紧密度和胀接力的关系曲线,得出了两种材料的最小胀接力值分别为113.38 MPa和126.99 MPa。建立的材料多线性强化有限元模型可以准确地考虑衬管材料在胀接过程中的应变强化过程,为精确控制衬里复合管液胀成型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钛管换热器在石化工业已得到广泛应用,在钛管换热器制造过程中,钛换热管具有较高的屈强比,塑性差,易脆裂,使得钛管与碳钢管板胀接相容性有一定限制,是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而液压胀接技术是一种对换热管内壁均匀施加压力的柔性胀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通过理论计算,获得液压胀接压力范围,通过胀接工艺试验,确定生产过程中的胀接压力,保证胀接质量可靠和稳定。钛管换热器液压胀接工艺成功应用于生产制造,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后桥的缩径-胀形工艺,为得到合理的胀形加载路径,在缩径实验的基础上,使用ABAQUS软件对缩径-胀形工艺进行了数值仿真,确定了仿真过程中的边界条件以及加载方式,分析了不同的加载路径对成形过程的影响,考察了液压胀形的主要工艺参数,即液压与轴向进给量对成形过程的影响,得到了合理的加载路径. 仿真结果表明,缩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第1次胀形取胀形压力为常压47 MPa,第2次胀形取多线性加载路径,所得桥壳外形和尺寸较为理想;在第2次胀形时进行退火处理,胀形桥壳应力分布更为均匀,所需胀形压力也较小.   相似文献   

13.
王连东  张涛  梁辰  刘助柏 《燕山大学学报》2002,26(3):209-212,215
提出了汽车波形套成形的复合缩径-胀形工艺,设计了成形模具;给出了胀形用弹性介质体积及几何形状的确定原则;建立了波形套复合缩径-胀形力学模型,基于实验研究计算了变形区的应变场及应力场。  相似文献   

14.
液压胀型成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轻量化中。文章采用液压胀型成型技术对后扭梁悬架进行轻量化设计,将传统V型横梁+加强板+横向稳定杆设计成液压胀型成型横梁,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后扭梁质量;运用CATIA软件对液压胀型成型后扭梁进行建模,在HyperWorks中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后扭梁的强度和刚度,并对动态模态和疲劳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V型横梁后扭梁相比,液压胀型成型的后扭梁满足了后扭梁强度和刚度的需求,改善了模态和疲劳特性,降低了整车燃油消耗率,提高了整车舒适性性能。  相似文献   

15.
液压胀形圆角填充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方形零件为例,研究了液压胀形过程中加载路径、摩擦系数、加工硬化指数和厚向异性系数对圆角填充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3种不同的加载路径在由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的计算机控制液压胀形机上进行试验,并采用动力显式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液压胀形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增大内压力有利于提高零件圆角处的贴模量;适当增加轴向进给量有利于改善零件的厚度分布均匀性;增大摩擦系数对零件的贴模量影响较小,但会降低零件的厚度分布均匀性;较大的厚向异性系数和加工硬化指数有利于液压胀形零件的圆角填充.  相似文献   

16.
简议管材液压胀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管材液压胀形技术,包括工艺设备、应用情况、发展趋势等,重点指出了管材液压胀形的成形关键是解决加载路径问题,同时对成形失效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首次通过弹性力学的计算,对液压胀形轧辊过盈配合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构造位移函数,利用边界条件和圆柱薄壳理论,得出轧辊各处残余应力的解析解,在理论和工程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焦玉青  李静君  周忠义 《科技信息》2013,(26):364-364,360
本文对固定管板式双管板换热器的结构、模拟管板进行强度胀接工艺评定、以及管板加工、液压胀接、压力试验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总结了影响双管板强度胀接的一些因素,仅供设计人员及制造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多通管液压胀形新工艺介绍朱青罗俊杰一、多通管的用途及液压胀形工艺的特点多通管是管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管件之一,主要用于各种管路(气、液等)中有分流处的主管与支管的联系,尤其是高压无缝多通管,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流动阻力小、易于焊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粘性压力胀形工艺,建立了薄板粘性压力成形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薄板粘性压力胀形成形过程中的厚向应变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了薄板粘性压力胀形的成形性能,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对不同粘度、不同加载速率以及摩擦系数情况下的粘性压力胀形成形分别进行了计算,讨论了这几种因素对成形性能的影响,为有限元方法在薄板粘性压力成形的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