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外的神话传说中都有神仙造人的传说.现在,科学家企图在实验室里用人类自身的结构和现有的材料制造出与人类接近的机器人,科学家把这种类型的机器人叫做"类人机器人".类人机器人不但具有高度发达的智慧,而且外形和生理机能也和人类比较接近.为了使得类人机器人看上去有人类协调的动作,科学家不但给"他们"装上像人类一样的关节,还得给"他们"安上人造肌肉和皮肤.目前,人造肌肉的研究逐渐成为新一代机器人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以机器人和专家系统形式出现的人工智能正在日益广泛地应用到管理、政府、办公室和企业中。但是,迄今它们的应用仍然在有限的方面。预期90年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从它那蜗牛的爬行变成为在办公室、学校、政府、医院、饭店、工厂等这些人类活动的舞台上大规模帮助人们工作的有机部分。此外,随着每年提供价格低廉的更灵巧和更智能化的专家系统,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将(?)长足进步。预测2000年以后应用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和机器人将是具有无性系生物脑形式的生物分子计算机“硬件”。本文简述以上内容,并从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人工智能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正>智能总是悄无声息地渗透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当我们还在惊叹智能科技的成果时,转眼它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巨头的纷纷入资,智能机器人悄然成为炙手可热的科技话题,《人工智能》《机器人管家》等科幻影视中描述的场景已逐渐变成现实。工业机器人也许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很遥远,但服务型智能机器人正在全面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空间,成为人们的"得力助手"。那  相似文献   

4.
<正>人工智能会产生意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工智能技术能做什么,或将来能做什么,还取决于意识到底是什么。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取得什么样的突破性进展呢?我们也许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各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类型,有能够感知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机器人,也有能够实时接收和处理大量数据的机器人,还有能够进入太空执  相似文献   

5.
远远的,HAL用它那无处不在的红眼睛观察着目标,它的眼神是好奇的、入迷的,却带着一点点轻蔑。HAL是1968年影片《2001:太空漫游》中的一台人工智能计算机,它能知道宇宙飞船上每一个人在哪里,他在做什么,甚至在想什么……它是宇宙中的奥德修斯。  相似文献   

6.
<正>十多年前,一部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人工智能》精准地描绘了人类技术文明的快速发展,令大批可提供服务的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并全面渗透到生活中的场景。如今,这样的科幻图景正在走入现实:从亚马逊仓库中自动装卸货物的机器人、富士康生产线装配零件的机器人、执行特殊危险任务的特种机器人及智能化军用无人机,各类用途的机器人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丰富的现实场景之中。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在下个世纪会面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崛起吗?它们的智力会超过人类吗?至少霍金已经向人类发出了警告:"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能会在接下来的100年之内取代人类,甚至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绝。"他甚至认为:"与其担心谁来控制人工智能,人类更应该担心的是,人工智能到底愿不愿意接受人类控制。"最近有关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新闻层出不穷:谷歌围棋"高手"Alpha Go战胜韩国名将李世石;美国科学家阿扎德·沙德曼研发的STAR机器人,成功完成了猪大肠的缝合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到了2029年,智能机器将超越人类。"——雷·库茨韦尔作为谷歌公司人工智能专家,库茨韦尔指出,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制造出更加智能化的机器人,过不了多久,智能机器人将会从体验中吸取教训,说笑话,甚至调情挑逗,并且有望于2029年超越人类的智力。库茨韦尔说:"我们希望未来的计算机能够阅读任何网页内容以及任何书籍,之后能够与人们进行智能对话,并回答一些问题。"据悉,一家谷歌收购的机器人公司近期已研制出能够与主人对话的机器人,它可以告诉主人家中哪儿有烟雾以及烟雾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丽 《科学之友》2008,(4):18-19
类人机器人技术发展至今,虽然还称不上惟妙惟肖,但科学家在追求形神兼备的同时,一直致力于让机器人更加智能化。这使得如今的机器人不仅在外形上与人类更加接近,也具备了越来越多的神奇功能。  相似文献   

10.
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定义 自机器人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尝试着说明什么是机器人,什么是智能机器人,但由于机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于是就从一个科技概念变成了一个哲学概念,所以准确的定义到现在还无法拿出来。但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专家们对智能机器人有了一个初步统一的认识:所谓智能机器人就是一种具有感知能力、思考能力、决策能力,能够根据情况采取行动的机器。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宇航局(NASA)的空间机器人将需要R2D2和BB-8的维修能力和智能,但实际却可能类似于C3PO和K-2SO。我们应该建造什么样的机器人来帮助宇航员探索我们自己的星系?20年来,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的工程师一直在努力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初是Robonaut:安装在几个不同的下肢和移动平台上的有着五指的类人上半身,用以研究拟人机器人在空间和行星表面的潜力。Robonaut2是更先进的版本,于2011年飞往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8,(12):139-139
新一代机器人“里奥纳多”有一副年幼可爱的面孔,人们和它交流的时候更像是在与一个小孩一块玩,它的智力与一般6岁的孩子相仿,但不像标准的机器人那样采用预告编制的固定思考规则,它可以吸收他人的观点,并在随后的行为中利用这些知识。  相似文献   

13.
McNally  P  邵水浩 《世界科学》1989,11(6):47-50
机器人的发展及其由之出现的新兴权利将对整个司法犯罪体系和我们的社会机构的哲学政治世界观产生重大的影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迫使我们对"活的"概念和权利概念重新定义.随着人工智能的进展,机器人将被认为是活的.机器人在下一个25至50年很可能会有权利.电子司法机关有可能代替法院审理案件.妨碍我们理解机器人和人有相似性的是我们的"人类中心论".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我们的宪法和法律可能需要修改或重写.有朝一日可能出现机器人法官和机器人律师在法庭上进行唇枪舌剑的场面.不可能的并非总是幻想的,幻想的并非总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新一代拥有人工智能的第三代机器人不仅有眼、耳、嘴、手和脚,而且还有脑子。工厂中大量使用的坐在装配台前的“机器人装配工”,长有两只“摄像机眼”,它一眼看图,一眼瞅看台上的零件,然后由“脑”指挥两只“手”,找出需要的零件,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装配。它看懂一张图纸仅需20秒钟,比技术员要快得多,但这种机器人眼睛看到的还是物件的单面形象而已。美国斯坦福大学制成了一个取名“赛克”的机器人,既能用脑,又能动手。科研人员曾让它当众表演它的脑体结合的杰作。它必须走到屋中央的平台上,将那里的一只箱子推下来,并取出箱子里的几种不同…  相似文献   

15.
<正>智能机器人总有一天会与人类为敌,这种担忧在人类社会普遍存在。但本文作者、伦敦帝国大学外科讲师胡坦·阿什拉费恩(Hutan Ashrafian,上图)指出:有没有人想过,有谁能保护机器人不受来自其他机器人和人类的伤害呢?"机器人权"理念的出现在不久的将来,以机器人形式出现的人工智能(AIs)也许具有思维能力,而且这种可能性越来越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技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力推动下正在突飞猛进。如果用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作为科技发展的里程碑,那么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个人电脑的时代,90年代是因特网的时代:自2000年起的10年,将会是机器人的时代。研究和发展机器人将是新科技发展的重点,有关专家认为它将大大超越现今电脑产业。21世纪机器技术及其商业应用将如何发展?世界各国机器人专家普遍认为,未来类人型机器人将迅速崛起,商业化应用将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军事机器人也将被重新定义。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在1920年发表的科幻剧作《罗苏姆的全能机器人》中,发明了机器人(robot)这一词语,一开始它们只是在工厂里生产低成本产品的微不足道的机器人,但最后这些机器人杀死人类,导致人种灭绝。由此诞生了一个经久不息的科幻小说题材:机器人失控,变成不可阻挡的杀人机器。20世纪的文学和电影中也  相似文献   

18.
<正>创建有伦理意识的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面临的一项最艰苦挑战之一。若要取得重大突破,必须将相关伦理意识融入到人工智能的研发中,并借助逻辑学提出符合伦理要求的选择。科幻作家伊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在多部科幻小说中,经常提到机器人的工程安全防护和它的伦理道德标准。在1942年科幻小说《环舞》  相似文献   

19.
多维腕力传感器时域动态建模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徐科军 《科学通报》1993,38(21):2009-2009
多维腕力传感器是智能机器人中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检测三维空间的力和力矩信息,使机器人准确无误地完成机械装配、精密磨削、轮廓跟踪等工作。腕力传感器应用于机器人力控制系统中,这要求它响应速度快、动态品质好。但目前,该传感器的动态性能难以满足机器人实时控制的要求,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当薄弱。通过分析与实验,本文认为在腕力传感器动态特性研究中存在三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苦山 《世界科学》2023,(12):4-6
<正>以往的科学革命由学术期刊和实验室引领。下一次科学革命也许将由机器人创造。“通过放大人类的智慧,人工智能也许会开启一场全新的文艺复兴,或是启蒙运动的新阶段。”今年早些时候,现代人工智能的教父之一杨立昆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工智能已经可以令部分现有的科学过程变得更快、更高效,但它能否通过变革科学本身的运作方式做到更多呢?此类变革在历史上已然发生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