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因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将扩展用于未来移动网络的无线接入子网,于是提出将MPLS和移动IP微移动技术结合。在分析已有微移动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MPLS的微移动管理新架构。通过在域内增设一个存储漫游主机信息的本地移动管理服务器(LMMS)和若干寻呼服务器(PS),提供寻呼功能,消除网络瓶颈,并支持服务质量(QoS)保证。最后详细描述了注册、切换等信令流程,总结了新方案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NS2的MPLS与移动IP结合仿真模块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PLS与移动IP结合技术的研究需要仿真工具进行技术方案的仿真评估,而目前仿真工具中的MPLS与移NIP模块相互独立,不能完成两者结合方案的仿真。以MPLS与层次移NIP结合的仿真模块开发为例,阐述了NS2仿真平台上MPLS模块支持层次地址的实现方法,讨论了对NS2原有MPLS模块和微移动IP模块所作的主要修改。  相似文献   

3.
基于NS2的MPLS与移动IP结合仿真模块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PLS与移动IP结合技术的研究需要仿真工具进行技术方案的仿真评估,而目前仿真工具中的MPLS与移动IP模块相互独立,不能完成两者结合方案的仿真.以MPLS与层次移动IP结合的仿真模块开发为例,阐述了<9*仿真平台上6789模块支持层次地址的实现方法5讨论了对<9*原有6789模块和微 移动:7模块所作的主要修改;  相似文献   

4.
移动MPLS是将移动IP与MPLS协议相结合以支持MPLS移动性的管理方案,但它只适合于宏移动而不 能有效地运用于微移动,因为微蜂窝的应用导致了移动节点(MH)的切换率剧烈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MPLS基 于普通的移动IP就不再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分级移动MPLS(H-MPLS)克服了移动MPLS的局限性,在相当的程 度上减少了MH 在切换过程中的延时.介绍了另一种支持微移动MPLS的方案:微蜂窝移动MPLS(MM-MPLS), 它是一种融合了MPLS转发、定位信令以及软状态定位的管理方案。相比于H-MPL  相似文献   

5.
移动IP是一种在全球Internet上为移动节点提供移动功能的方案。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可以将MPLS的技术优势整合到移动IP中。介绍了MPLS与移动IP结合的网络结构,研究了MPLS与移动IP技术结合下的移动节点注册及路由、切换时标签交换路径的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6.
移动IP是一种在全球Internet上为移动节点提供移动功能的方案.基于MPLS的移动IP技术可以将MPLS的技术优势整合到移动IP中,介绍了MPLS与移动IP结合的网络结构3研究了MPLS与移动IP技术结合下的移动节点注册及路由>切换时标签交换路径的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7.
移动IP和MPLS结合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移动IP与MPLS结合技术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提出了一种MPLS支持移动IPQoS的网络体系结构;探索了利用二层触发实现快速、准确的移动节点的切换,研究了二层和三层的切换协作机制;并对基于MPLS的移动IP路由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移动IP和MPLS结合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动IP与MPLS结合技术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提出了一种MPLS支持移动IP QoS的网络体系结构;探索了利用二层触发实现快速、准确的移动节点的切换,研究了二层和三层的切换协作机制;并对基于MPLS的移动IP路由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移动IP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移动IP技术目前已经成为移动通信和Internet结合的最佳技术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进行移动IP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标准移动IP协议中无法解决或者不完善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研究思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移动IP中的多播技术分析及改进的新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移动IP作为网络层路由支持向移动主机提供多播技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对基于IP网络模型的移动IP和IP多播技术做概括论述,分析了IP多播的算法和多播路由协议。然后侧重研究在目前的移动IP中如何有效提供多播技术的支持,分析了在现有的IP网络中集成多播和移动性时出现的问题,阐明了几种可能的机制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移动IP的移动主机多播技术支持,并和其他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一种移动IPv6与多协议标签交换融合的新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现有的移动IP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融合方案存在建立标签交换路径(LSP)所需时延大、信令冗余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方案.该方案定义了一种新的IPv6逐跳可选报头——MPLS报头,来携带LSP的建立或维护信息,通过将MPLS报头包含在MIPv6的绑定更新消息中,使收到消息的网络节点可根据MPLS报头来建立或维护LSP,实现了绑定更新过程与LSP的建立或维护过程同时进行.此外,所提方案还能与微移动协议自然地融合,使LSP在主机发生域内切换后能快速地重建.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案的切换时延小于现有方案,其LSP建立时延随着通信双方距离的增大而增加的幅度也小于现有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基于MPLS网络的QoS保障机制及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日益成为衡量下一代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文深入研究了基于MPLS网络的特点和核心技术,以及提高网络QoS的两种主要模型——基于资源预留的综合服务模型(IntServ/RSVP)和区分服务模型(DiffServ).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MPLS网络对QoS的保障机制,以及通过DiffServ与MPLS结合提高QoS和通过MPLS—TE改进QoS的两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基于IPV4网络对于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无法满足,探讨解决方案和IPQoS的发展方向。方法利用IFTE提出的集成服务IntServ模型,区分服务DiffServ模型,多标签交换协议,流量工程,IEEE 802.1p,子网带宽管理,实时协议。结果提高IPV4网络对于服务质量QoS要求的保证,使网络能够灵活根据业务的具体特点,提供满足QoS要求的服务。结论未来网络的发展将是围绕着MPLS技术展开的。在网络上层,DiffServ和MPLS相结合,DiffServ将业务分类、整形、聚合,MPLS再将处理过的数据转换成不同的标签进行转发。在网络底层,MPLS直接与WDM光网络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更快、更智能的数据传送。  相似文献   

14.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是ATM交换与Internet路由/转发技术相结合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模式。MPLS技术半网络层分组的网络层转发和链路层交换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中继系统的分组转发能力,而且可以对提高网络路由系统的可扩展性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MPLS的网络模型,标记分配、路由技术以及ATM骨干网上采用MPLS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区分服务 (DiffServ)和多协议标签技术 (MPLS)的概念 ,并运用网络仿真工具 (NS2 )证明了其有效性。实验表明 :在结合了MPLS的区分服务网络上 ,能解决因为链接失败引起的问题 ,且能快速地寻找到新路由  相似文献   

16.
 2021年是可重构智能超表面技术井喷的一年。作为未来无线网络研究中可能出现的新兴范式,可重构智能超表面有望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实现对电磁波的灵活操控,从而构建智能无线环境。盘点了2021年可重构智能超表面技术研究的关键热点,围绕其与通信前沿技术的融合,简述了其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非正交多址技术、移动边缘计算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的融合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通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定位、无线通讯技术、Internet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为解决油田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能实时传输、应急反应不及时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对移动数据传输、移动GIS等技术的深入研究并结合油田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PDA、集成了移动GIS与GPS技术的油田移动GIS服务系统的设计架构,给出了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使油田生产管理更加规范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8.
在对当前物业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无线金融POS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无线POS技术的物业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小区物业收费管理户内抄表、计数、刷卡、收费、打票一体化,从而最终达到管理过程统一、高效、透明、安全,实现物业收费管理信息的集中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