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平  梁全东 《大自然》2014,(3):28-29
<正>水生龟鳖类以极强的潜水能力而闻名,生活在温带地区多数种类更要在水下度过漫长的冬季。经过长期的演化,作为用肺呼吸的动物,水生龟鳖类的呼吸代谢和生理适应机制及身体结构对长时间潜水产生了巧妙的适应。爬行类是动物进化史上首先登陆成功的脊椎动物,然而,它们中仍有8%的种类生活在水中,潜水仍是它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龟鳖类通常可以在陆上及水中生活,海龟则长时间在海中生活。水生龟鳖类以极强的潜水能力而闻名,生活在温带地区多  相似文献   

2.
两栖动物进化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的一个重要类群,尽管它们种类很少,分布也不十分广泛,但在脊椎动物进化中的意义却是十分重大,因为两栖类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到陆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在两栖动物出现之前,所有的脊椎动物都生活在水域中,而陆地上的生活条件远比水中的要复杂多样,登陆使动物有了向更高级和更为多样化发展的可能性。两栖动物的名称很能反映这类动物的特点,它们的英文名是Amphibian,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有两种生活的动物”。因为大多数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像鱼一样有尾巴,并用鳃呼吸,而它们的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尾巴消失。这个发育的过程叫“变态”,是  相似文献   

3.
龟和鳖是爬行纲动物中极为古老的特化类群,最原始的三叠龟(又称原颌龟 Proganochelys)化石出土于德国和泰国的晚三叠纪地层,距今已有2亿多年,要比恐龙和鳄类的问世早得多。它们默默地背负着用作护身的沉重铠甲,迈着艰难而坚定的步伐,经历了在演变进化道路上的急流险滩,以及动物界的种间斗争,一直顽强地走到今日。龟鳖类的家族目前并不兴盛,总共只有200多种,但分布却比较广,除了极地之外,全球各大洲、海洋和岛屿几乎都有它们的踪迹。古人把龟视作避危解难、消灾降福、息事宁人的吉祥物和福寿的象征,顶礼膜拜而世代相传。据《辞海》介绍,中外各国古代都曾一度用龟甲作为流通货币,名为“龟贝”或“龟币”。尽管使用龟币已是遥远的往事,可是在有些国家现行的流通钱币上,还铸刻着种类不同、形态各异的龟、鳖形象。这些钱币上  相似文献   

4.
两栖类实验动物的实验室饲养繁殖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栖类实验动物的实验室饲养繁殖和应用黄韧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广州陈乾生广州华南濒危动物究研所两栖类是水生脊椎动物进化到陆生脊椎动物的生物类群,既保留水中生活的阶段,在水中产卵和发育,又经过变态获得在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从很早以前就被用于胚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辽西是世界上罕见的化石宝库,近年来由于发现了大量古鸟类、带“毛”的恐龙、两栖类、早期哺乳动物及已知最早的被子植物而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不过早期有几种脊椎动物化石是日本人发现和命名的,包括细小矢部龙、楔齿满洲鳄和满洲龟。满洲龟属直到1986年才有第二个种——发现于黑龙江鸡西市的东海满洲龟。1995年又有报道在辽西发现了辽西满洲龟。大家知道龟以其体质的特殊性和躯干包藏于骨质甲壳内而迥异于其它动物。龟鳖类甲壳分为背腹两部分,背面的叫背甲,腹面的叫腹甲。甲壳除次生退化外,一般分内外两层:外层是角质的,由许多盾片组成;内层是骨质的,由许多骨板组成。龟鳖类不仅脊柱与壳愈合,背甲也由骨板与肋骨愈合而成。与其它所有的脊椎动物不同,龟鳖类的肋骨位于肩带和腰带之  相似文献   

6.
辽西热河生物群的龟类化石大多属于泛隐颈龟类的原始类群,近20年来,相关化石发现较多,为研究这些远古生命的演化分异和生态习性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主要介绍满洲满洲龟、辽西鄂尔多斯龟和建昌辽龟这三大家族. 龟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动物,它们一般身裹坚硬的甲壳,头和四肢可以缩入壳内.其实,龟类是一个古老而特殊的爬行动物类群,化石最早发现于距今约2.2亿年的上三叠统地层中.现生龟类包括侧颈龟类和隐颈龟类两大类群.其中,隐颈龟类种类最丰富,且广泛分布在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包括所有的海龟和陆龟,以及大部分的淡水龟等生态类群.鳖也是隐颈龟类的一员:角质壳和“裙边”(即缘板)的缺失,使得它们独特于其他龟类;故而,我们也将龟类称为龟鳖类.  相似文献   

7.
文昌鱼是海产珍稀动物,体长一般40-50毫米,在厦门采集的标本,最长只有67毫米.身体半透明,营穴居生活,属底栖类生物.文昌鱼是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分类位置应排在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头索纲.在文昌鱼身上可见到脊椎动物祖先的主要特征:脊索、神经管和鳃裂.因此,达尔文称文昌鱼的发现可以看到5亿年前脊椎动物始祖的模样.文昌鱼是中学生物教学和实验的重要材料.最近,科学家从文昌鱼身上追踪到动物生殖激素演化线索  相似文献   

8.
金蛇捕猎     
蛇属爬行动物,它的家族在地球上曾有过最辉煌的历史——它们是最先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真正征服陆地的脊椎动物,也是所有后来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即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祖先。在欧洲,蛇象征着健康与吉祥;在我国,有关蛇的神话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这其中有一则传说,认为中国人最早的祖先就是蛇的化身。蛇的视力近于零,可是它却能在黑夜里准确地发现并捕获几十米外的田鼠、青蛙和蜥蜴等猎物,这是因为蛇芯(舌头)具有神奇的红外线感知能力,借此蛇便能清楚地“看”到发出热量的猎物。现在我们来制作一条大金蛇,看看它捕捉猎物时的身手如何。  相似文献   

9.
龟一类有灵性的动物,人们都很喜欢它们,却又忽略它们。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延伸,中国人对龟鳖的态度可以说是实用主义的典型,为了自己的需求,为了同一个目的,对同一个东西可以采取截然相反的方式。人们为了长寿,顶礼膜拜时奉为神灵,祈求龟鳖能使自己延年益寿,能活得像“千年王八万年龟”,建庙立碑、放生超度;同样是为了延年,只要见到乌龟王八,又人见人捉,清炖红焖,斩尽杀绝,毫无一点膜拜时的敬畏。内心世界在追求着“天人合一”的完美自然观,具体行为却实践着“唯我所用”的非理性欲望。我常常为中国文化中的这类矛盾性而困…  相似文献   

10.
李成 《大自然》2010,(6):76-76
两栖动物的物种数仅占世界脊椎动物总种数的1蛐7,但却是进化史上从水生到陆生、承上启下的关键类群。最能体现两栖动物特殊之处的就是它们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11.
孙佳凤 《大自然》2015,(1):66-67
林得霍姆龟科是曲颈龟中亚洲陆龟总科的并系群,由于化石罕见,资料匮乏,人们对这一科知之甚少。难得的是,2010年4月,我国山东诸城发现了林得霍姆龟科新成员—东武山东龟,它的发现将为龟鳖类生存演化、古生态、古环境等研究提供新的线索。龟鳖类是古老的爬行动物,化石记录表明它们已在地球上生存了2亿多年,大致与恐龙同期出现在中生代的舞台上。被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的山东诸城是白垩世恐龙骨骼化石、脚  相似文献   

12.
说到“龟”的最大特征。显然就是"龟甲"了,龟是现在地球上唯一的拥有封闭甲克的脊椎动物。龟甲是什么你?启示,龟类的甲背主要由脊椎和肋骨组成。  相似文献   

13.
海产无脊椎动物呼吸强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测试的18种海产经济无脊椎动物的呼吸强度进行的系统比较研究表明:日本和螺类,随时间的延长其呼吸强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对氧的含量的敏感性强;而蛤类则随时间的延长其呼吸强度呈逐渐上升趋势,说明对氧的含量的敏感性差.呼吸强度与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关.习见织纹螺、短滨螺接近陆生生活,呼吸强度最强;日本呼吸强度次之;再次为一般螺类;最弱的为蛤类.  相似文献   

14.
七鳃鳗(Lam prey)又名八目鳗,俗称七星子,是迄今所知的最原始的无颌类脊椎动物,它们与寒武纪晚期底栖的甲胄鱼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其最早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奥陶纪。长期以来,七鳃鳗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代表,难得的活化石。七鳃鳗是有颌类脊椎动物的近亲,与它们拥有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Amyda(Trionyx)sinensis属爬行动物纲龟鳖亚纲、鳖目、鳖科、鳖属,是一种淡水鳖类。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未见外,我国各省都有,而以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河南产量大,国外见于越南。每年四月底至五月初开始活动,六月初到八月底为繁殖期。自十一月开始到次年三月,潜入水底,不食不动,进入冬眠。身体可分头、颈、躯干、四肢及尾部。躯干部背腹扁平,有背腹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上现今生活着的昆虫有近百万种,然而生活在水中的昆虫只有几千种。昆虫的祖先本来是生活在海里的,后来陆续离开大海到陆地上居住。它们的子孙丢掉了在水中呼吸空气的特有器官——  相似文献   

17.
中华鳖的解剖研究Ⅳ.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华鳖的消化、呼吸、泌尿生值系统和一般龟类大致相同,但具有适应半水栖生活的特征。如角质喙具锐利的边缘、咬肌坚强、消化管较短等均与扑食水生动物的食性相适应。它的肺长而大。口咽腔粘膜有丰富的微血管。还有一对付膀胱。付膀胱壁薄,亦分布着微血管。当它潜入水中时,可利用口咽腔及付膀胱进行辅助性呼吸。肾脏较大,扁阔,边缘有叶状缺刻,位在体腔后端的背壁,有明显的肾门静脉。每年6—7月份,成熟个体的生殖管开始发育长大,其体积可达平时的数倍。两性个体在水中交配。交配后,雌鳖登陆选择沿岸向阳的沙地掘穴产卵,产卵后又回到水中。受精卵约经二个月后才孵出幼鳖,爬到水中生活。  相似文献   

18.
A: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眼皮的主要功能不是为了隔绝光线,帮助我们打瞌睡。纵观生物进化的历史,你会发现,只有陆生脊椎动物或者那些祖先曾经在陆地上生活过的水生脊椎动物才有眼皮。而眼皮正是为了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进化而来的。眼睛是个精密而娇气的器官,人和其他动物的眼睛需要水分润湿,否则会使角膜变得模糊,甚至失明。我们平常需要不自觉地眨眼就是为了将泪腺分泌的水分均匀地涂在眼睛上。而在睡觉时,闭上眼皮可以使眼球保持足够的湿润,同时还可以对异物伤害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珍贵的海龟     
海龟是一种大型的海洋爬行动物,与恐龙几乎是同时期出现在地球上的。由于地球几经沧桑的变化,恐龙和许多爬行动物都先后灭绝了,海龟却凭借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一身的铠甲保存了下来。海龟和陆地上的乌龟是一家,最早也生活在陆地上,后来才迁移入海的。入海以后的海龟其身体结构起了变化,它们与陆生龟及淡水龟有所不同。海龟的脚已经变成了  相似文献   

20.
现在地球上的龟类并不兴旺发达,最多也不过200来种,海龟就更少了,全世界仅存8种左右。在我国辽阔的海域中,已捕捉到的海产龟类有4种。我国的山东、福建、台湾、浙江、广东等沿海地方都有分布,其中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