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CF2HC1-O3体系在253.7nm紫外学照射下所引发的O(^1D)与CF2HC1的反应。O(^1D)与CF2HC1的反应最终产物为CF2O、HC1。对O(^3P)与CF2HC1的反应可能性、O(T^1D)与CF2HC1的反应机理、外加气体对反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进行了ClONO2分子与瞬变种Cl原子反应的UPS实验测试,指认其最终产物为ClO自由基,NO2和Cl2。分析其反应历程为:Cl+ClONO2---Cl2+NO3(1)Cl+NO3---ClO+NO2(2)ClONO2与Cl原子反应能够将含不活沲Cl的ClONO2转化为活泼的ClO2,Cl2从而重参与O3破坏的循环。  相似文献   

3.
改进了复杂反应系统代数结构中的表现矩阵,扩大了其适用范围。并计算出Belousov-Zhabotinskii振荡反应体系中的独立反应,得到了一组新的结果。3CH2(COOH)2+ 2H+ + 2BrO-2 2BrCH(COOH)2+ 4H2O+ 3CO2 8Br2CHCOOH+ 4H2O3Br2CHCOOH+ 6CH2(COOH)2+ 2H++ 2BrO-3 。  相似文献   

4.
CeO2掺杂的SnO2基材料的气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CeO2掺杂的SnO2基敏感材料的制备及其气体第三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含5%CeO2和SiO2的SnO2基敏感元件在低温下对CO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造反性。此外,对CeO2掺杂的SnO2敏感元件,在合适的CO浓度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自振荡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CO氧化模式反应考察CuO/γ-Al2O3,CuO/CeO2/γ-Al2O3,CuO/α-Al2O3和CuO/CeO2/α-Al2O3催化剂的氧化活性,运用TP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结果表明,CeO2能提高Al2O3负载CuO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抑制CuAl2O3尖晶石的形成,改善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用CO和NO双分子探针-IR技术研究了双金属Rh-Co/Al_2O_3催化剂的Rh-Co相互作用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Rh_2CO_2(CO)_(12)簇合物制得的Rh_2CO_2/Al_2O_3中的Rh-Co相互作用强,使其在673KH_2还原后产生一种新的线式CO吸附的Co中心。此Co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不同于Co_2/Al_2O_3(由Co_2(CO)_8制得)上的Co中心。由金属盐共浸制得的(Rh+Co)/Al_2O_3中的Rh-Co相互作用弱,Co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与单金属Co_2/Al_2O_3相同。Rn_4/Al_2O_3(由Rh_4(CO)_(12)制得)上3种CO吸附的Rh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孪生CO吸附的Rh中心上,CO强于NO;在线式CO吸附的Rh中心上,CO与NO相近;在桥式CO吸附的Rh中心上,CO弱于NO。CO在Co_2/Al_2O_3上不产生分子吸附态。  相似文献   

7.
对徐州3种石灰石和南京一种白云进行脱硫加压热重试验,分析了石灰石脱硫反应的机理,当CO2分压低于CaCO2平衡分解压力时,CaCO2将发生分解,此时的硫化瓜发生在CaO和SO2之间;当C粉压高于CaCo2平衡分解压力时,CaCO3将不发生分解,直接与SO2发生硫化反应,得到了压力、石灰石品种、温度和SO2浓度等对钙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同时计算了石灰石脱硫的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8.
用AM1方法(采用UHF计算程序)研究了CH3C9O)OONO2,CH3C(CH2)C(O)OONO2和C6H5C(O)OONO2热消除NO2形成自由基的反应,计算的活化能分别为118.58,108.93和106.53kJ.mol^-1。  相似文献   

9.
采用EHT近似下的紧束缚能带结构方法,从能带结构、态密度和电荷分布等方面研究了Tl_2Ba_2CuO_6,Tl_2Ba_2CaCu_2O_8和Tl_2Ba_2Ca_2Cu_3O_(10)超导体系的电子结构.从2-2-0-1,2-2-1-2到2-2-2-3相,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及穿过费米面的能带数目相应增加.解释了随着单胞中Cu-O面数目的增加,超导转变温度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用Clegg-Pitzer方程关联了HNO3-H2O和UO2(NO3)2-H2O单一电解质水溶液离子 平均活度系数。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有无混合参数对HNO3-UO2(NO3)2-H2O非对称混合电解质 水溶液体系的关联和预测功能的影响,并与原Pitzer方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legg-Pitzer 方程在电解质浓度适用范围及预测精度方面均优于原Pitzer方程。  相似文献   

11.
对碳酸盐影响保护渣熔化速度的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保护渣熔化的作用顺序为:Li2CO3〉K2CO3〉CaCO3〉Na2CO3。  相似文献   

12.
用一系列含同摩尔Na^+浓度的NaCl、Na2CO3、Na2SO4溶液以及用磷酸中和至PH值与含同摩尔Na^+浓度的NaCl溶液的PH值相等的Na2CO3溶液处理生长期为30天的玉米幼苗。处理一周后,测定离子含量、渗透势、光合性能和叶绿素含量等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同摩尔Na^+浓度条件下,玉米幼苗在NaCl、NaCO3和Na2SO4胁迫下产生胁变的顺序为:Na2CO3〉NaCl〉Na2SO4  相似文献   

13.
注烟道气提高煤层气采收率(CO2-ECBM)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2-ECBM技术是随着煤层气资源的大量开采和对温室效应的逐渐关注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应用CO2-ECBM技术可以提高煤层甲烷的采收率,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同时又可以埋藏大量烟道气CO2,减少温室效应,具有环境效益.此外,本文给出案例分析了CO2-ECBM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MoO3 或CoMoOy 与N2 /H2 的程序升温还原反应 ,合成出了BET比表面积为 16 5m2 /g和 15 8m2 /g的Mo2 N和CoMoNx。用CO的加氢反应作为探针反应 ,并结合原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 IR)技术评价了合成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结果表明 ,氮化钼催化剂具有较高的CO加氢活性和CH4 选择性 ,催化剂的预处理条件对其反应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钝化态的氮化钼经在 6 73K下的加氢还原并不能提高其加氢性能  相似文献   

15.
稠油注CO_2的方式及其驱油效果的室内实验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针对地层条件下粘度为 10 0mPa·s的稠油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稠油注CO2 的注入方式 ,包括CO2吞吐、CO2 吞吐转CO2 驱转水驱、CO2 吞吐转水驱、CO2 驱、水驱CO2 段塞、CO2 水交替注入等 ,并对各种注入方式的驱油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CO2 水交替注入和CO2 吞吐转水驱的方式驱油效率最高 ,稠油CO2 吞吐然后转为水驱的方式是可行的。该研究可为现场选择合理的注入方式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植树造林对减缓CO2排放的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对CO2的吸收作用,并估算了化石燃料CO2释放量,通过平衡比较,表明我国CO2化石燃料排放量大于森林吸收量,成为CO2逐年累积有共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建立减缓CO2排放的植树造林规划模型,利用LNDO50软件进行计算,能够简便,快捷地获得结果;并提出减缓CO2排放的最优造林方案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离子液体中CO_2固定过程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重要温室气体之一,以其为原料并将其固定在离子液体中加以回收利用已成为二氧化碳利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质、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应用也是未来国际上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用于气体吸收的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结构以及合成,阐述了离子液体在固定CO2气体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概况,并对离子液体固定二氧化碳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在模拟欢26块油藏地层条件下,利用细管实验研究了CO2驱油效果,并测定地层油与CO2的最小混相压力。结果表明,在同样CO2注入量下,注入压力越大,累积采收率越大;注气量达到0.62~0.8PV后,CO2突破,生产气油比急剧上升,注入压力越大,CO2突破时注气量越多,但CO2突破后生产气油比上升越快。欢26块地层油与CO2的最小混相压力为23.6MPa,在地层压力可以达到CO2混相驱,在进行CO2非混相驱时,注入压力尽可能高,这样可取得更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柴油在O2/CO2环境下的着火延迟时间,建立了以70%正庚烷+30%甲苯作为柴油表征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高浓度CO2对着火的阻燃作用,得到了着火延迟时间与温度、环境密度以及O2、CO2气体浓度等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正庚烷/甲苯机理的仿真计算和定容燃烧弹可视化试验,对不同CO2体积分数下的着火延迟时间和影响着火发生的重要基元反应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预测柴油在O2/CO2环境下的着火延迟时间,且在50%CO2环境下计算和实验的平均误差值为5.71%;CO2的热效应对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同时当CO2体积分数大于60%时,CO2的第三体碰撞效应对着火发生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