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中国哲学与哲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1~2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从事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的120余位专家学者,盛聚西安交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敷时绎思,聚哲集学,以"检思中国哲学研究得失,促进中国哲学之民族思维智慧走向世界"为宗旨,环绕"中国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与新建"主题开展论见争鸣。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6,(5):28-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指明了方向。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话语体系建设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有赖于自身话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紧紧围绕"特色"这一关键词展开,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关键在创新。创新体现在应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新"问题上,这些"新"问题要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要有"新"转换、"新"方法、"新"话语和"新"交流。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7月10~13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主办。会议旨在探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资源如何回应当今的现实危机、如何汇通中西思想资源等问题,以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在当代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范式的创新与转换问题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点问题。但是,学界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到底应当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以及推进这种范式创新与转换的前提、基础、实质和关键问题是什么还众说纷纭,这势必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与"马克思哲学范式"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后者是前者创新与转换的前提和根据,同时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与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因此,理清二者的内在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展开"马克思哲学范式"的全面探讨和深入研究,则必将成为学界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趋势和理论动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理解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会带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二者之间关系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国哲学"与"哲学在中国"的区分的问题的提出,从"哲学"概念的来源及其发展过程的分析入手,以西方哲学理论为基础,最终得出"中国哲学"系合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
<正>第16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于2009年7月7~15日在中国台湾辅仁大学举行,本届会议延续了2007年于武汉大学召开的第15届大会的主轴思想——"21世纪中国哲学与全球文明对话",以"2009迎向世界的哲学对话与文化交谈"为主题,云集世界各国的194位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就以下8个方面的论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传统中国哲学的当代诠释。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经过了两个大的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0年左右的第一个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始打破传统教科书体系,形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实践唯物主义与人学的研究思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第二时段,在"回到马克思"这一口号的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力图从对马克思文本的重新解读中,寻求新的理论框架。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其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关系,学界提出了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是资本逻辑批判,并力图以此为基础探索面对当下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9.
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张东荪以其宽广的视域、深厚的关怀在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思想成就。具体包括:中西哲学比较是深切了解中国文化的特质,从而保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必要前提;从知识社会学的立场出发提出"多元交互主义"知识论思想,为中西哲学比较之可能奠定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观照中西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中西哲学的根本特点或精神;所有这一切都与作为承担中西哲学比较之主体的哲学家的生命状态的展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从反思教科书的正确性入手,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再研究。通过语言学、目的论、个体性三角度的批判取证,对恩格斯的论述进行四个层次的分析,重建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真理性源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