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W/O/W法制聚苯乙烯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O/W复相法制聚苯乙烯微胶囊是一种使聚合物从油相中沉淀分离包围住芯材的成囊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的粒经随着内水相粘度和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乳化剂浓度增加和搅拌转速提高而降低。同时,不同乳化剂影响也不同,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时,所得的微胶囊比使用Tween 80时粒径小,且分布窄。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位聚合法,结合超声乳化工艺,制备以薄荷脑为囊芯的微胶囊,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微胶囊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激光粒度测试等手段对薄荷脑微胶囊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薄荷脑微胶囊包覆良好,能够有效延缓薄荷脑的挥发和逸散;通过调节缩聚反应时间、薄荷脑添加量、反应温度可以得到粒径较为均一、分散性良好的微胶囊;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提高乳化剂质量浓度和超声功率来减小微胶囊粒径及其分布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壳聚糖(CS)为壁材,杀菌农药戊唑醇(TBA)为芯材,采用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出载戊唑醇/壳聚糖(TBA/CS)微胶囊制剂。【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探讨了乳液组成(水油比)和喷雾干燥条件对TBA/CS微胶囊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并通过模拟释放实验研究了TBA/CS微胶囊的缓释性能。【结果】当CS溶液质量分数为1.2%,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1.1%,喷雾气体压力为4 bar(400 kPa),进料速度10.5 m3/h时,制得的TBA/CS微胶囊有规整的球形结构,且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结论】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载戊唑醇/壳聚糖(TBA/CS)微胶囊的方法简单,CS溶液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喷雾气体压力、进料速度等实验条件对制备的TBA/CS微胶囊形貌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复凝聚法制备生物农药微胶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以壳聚糖和木质素磺酸钠为囊材,以阿维菌素为囊芯,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利用正交实验对复凝聚体系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影响微胶囊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各种因素,获得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cps1500、壳聚糖浓度0.5%、木质素磺酸钠浓度2%、乳化剂Tween80/Span80配比2、乳化剂用量6 mL、壳芯比6、复凝聚时间15 min、交联剂用量4 mL、交联时间1 h,所得微胶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可达到9.6%和82%。采用FT-IR对微胶囊进行表征的结果表明,囊芯与囊壁之间无化学键合。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复凝聚微胶囊对阿维菌素具有一定的控释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液液萃取过程中溶剂损失及两相返混问题 ,研究了相转化法溶剂固定化的制备技术。借鉴已有的微胶囊技术 ,选用聚砜 (PS)为膜材料、磷酸三丁酯 (TBP)为芯材的体系 ,用锐孔 -凝固浴法制备出球腔内包覆溶剂 TBP的聚砜微胶囊。讨论了聚合物溶液组成、过孔速度等因素对微胶囊的形态及结构的影响 ,并根据传质实验讨论其稳定性。结果表明 :聚砜质量分数在 10 %~ 15 %、 TBP质量分数为聚砜的 1.2~ 2倍的配比下 ,过孔速度控制在 3 m L.min-1左右 ,体积比为 1:1的乙醇 -水溶液为凝固浴制得的溶剂固定化微胶囊 ,其传质稳定性优于浸渍 TBP的 PS中空微球 ,4次重复性实验的传质效果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高压静电法制备蛋白类药物微胶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了将高压静电法用于制备蛋白药的可能性,选用牛血清白蛋白为芯材,海藻酸钙-壳聚糖为壁材进行了微胶囊化研究,并对芯材/壁材的比例、壳聚糖浓度及微胶囊释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备的牛血清白蛋白微胶囊不但形状圆整、粒径分布均匀,而且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是一种很好的制备蛋白类药物微胶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A群链球菌微胶囊,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以A群链球菌为芯材,将芯材与壁材按照1:12.5的比例进行喷雾干燥。经SEM和显微镜测定表明,制备的A群链球菌微胶囊外形比较圆整。  相似文献   

8.
以十八烷酸为相变主体材料,通过乳液化学合成法制备十八烷酸微球,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水解缩聚实现对十八烷酸的包覆,制备出二氧化硅包覆十八烷酸相变微囊。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正硅酸乙酯能够较好的在十八烷酸表面进行水解缩聚,达到二氧化硅的定形包覆目的,制备的复合相变微胶囊粒径在0.82μm之间;相变微胶囊与分析纯的十八烷酸相比,熔化温度升高了17℃。  相似文献   

9.
双氯芬酸钠缓释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基纤维素为壁材,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技术制备双氯芬酸钠缓释徽胶囊,通过考察包封率和载药量确定其制备工艺,并对微胶囊的形态和释放度等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有机相中乙基纤维素的质量浓度为3×10-2g/mL,水相中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10-3 g/mL,双氯芬酸钠与乙基纤维素的投料比mEC:mDS为1:1,搅拌速度900 r/min时制备出的微胶囊形态圆整,粒径范围6~24μm,药物包封率达25.12%,在人工肠液中可平稳缓释达8 h.  相似文献   

10.
以三氯化磷和多聚甲醛为原料, 无水三氯化铝作催化剂合成了氯甲基膦酸单钠盐, 用元素分析、电位滴定、IR光谱、NMR谱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 实验表明: 三氯化磷与多聚甲醛摩尔比为1∶3,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2 5%, 反应时间4 h, 反应温度为180 ℃时, 产率达80 2%.  相似文献   

11.
以水溶性阻燃剂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作为芯材,以聚乙烯醇(PVA)与戊二醛(GA)反应所得缩醛为壁材,应用W/O/W相中相乳化法制备阻燃剂微胶囊,探讨PVA与GA成囊壁的反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乳化方法制备微胶囊属于界面聚合反应,GA扩散到中间相环已烷与外水相PVA的界面上,与PVA发生界面缩醛化反应,包覆内相形成微胶囊.  相似文献   

12.
无机微孔膜法对W/O乳状液破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供了W/O乳状液破乳新方法,采用无机微孔膜对W/O乳状液进行破乳处理。研究了影响破乳率的一些重要参数如无机膜孔径、表面活性剂种类、乳状液油/水相体积比、乳状液通量等。  相似文献   

13.
复合乳剂(W/O/W型)载体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列试验对复合乳剂(W/O/W)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多种因素条件改变对该复合乳剂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应用磷脂和胆固醇作为乳化剂时的最佳比例结果.解决了一种复合乳临床常见的分层问题。对利用复合乳(W/O/W)开发出长效多效新制剂药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乳化液剪切破乳的思想,设计了双圆筒剪切装置形成薄层纯剪切流场,并进行流场分析。通过对油包水型乳化液的小水滴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控制适当的剪切率,有利于液滴聚合,可以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15.
鉴于油水分离及其数值模拟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综述了用于数值模拟W/O乳化液油水分离的水力瞬变分析模型、雷诺应力模型及代数滑移混合模型等,在归纳了各模型的优缺点的同时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1 Results Silica spherical particles with hollow structure are directly prepared by interfacial reaction methods using W/O/W emulsion (schematic diagram in Fig.1)[1].Fig.1 Silica microcapsule formationThe mixing of W/O emulsion consisting of sodium silicate solution (inner water phase) and n-hexane solution (oil phase) to outer water phase dissolving NH4HCO3 or other salts affords silica microcapsules.The critical feature of this method is the direct formation of hollow structure.Therefore,the core com...  相似文献   

17.
我国稠油资源丰富,但水驱采收率低,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普通稠油油藏的采收率是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用纳米Si O2和表面活性剂TA-13制备出一种乳状液,可用来提高水驱稠油油藏的采收率。物理模拟结果表明,制备的乳状液对低渗透岩心具有更好的封堵能力,对高渗透率岩心、低渗透率岩心残余阻力因子分别为39.45、129.40。乳状液对于低渗透率岩心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采收率最大增值可达45.11%。乳状液注入速度低有利于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注入速度较低时(小于0.1 m L/min),采收率最大增值可达48.01%;注入速度较大时,不易注入岩心,且采收率最大增值只有16.39%。  相似文献   

18.
以漆酚基乳化剂(UE)和聚乙烯醇(PVA)为混合乳化剂,制备稳定的水包油(O/W)型生漆乳液(RLE),研究UE的结构对RLE的稳定性、粒子形态及其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UE8D/PVA及UE10B/PVA混合乳化剂制备的RLE贮存稳定性好,RLE在常温下可贮存90 d以上不分层;除了UE8A外,用不同UE制备的RLE粒子均为球形,其直径小于400 nm;RLE都有剪切变稀的特性,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行为;随着UE分子中聚氧乙烯链的增长,RLE的粘度增大,RLE粒子间所形成的某种静态空间网状结构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9.
针对聚驱采出的高含水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强、油水分离困难,采用瓶试法筛选出一类对含聚乳状液油水分离性能极好的破乳剂低聚季铵盐I,当I加量浓度为25mg/L时,55℃破乳进行到60min时,脱水率达96.5%,与常规的聚醚或多胺类破乳剂相比,乳状液脱出水色透明澄清,油水界面齐.通过光学显微镜、动态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从微观和宏观分析研究了低聚季铵盐I对乳状液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相比常规的聚醚或多胺破乳剂,低聚季铵盐I对聚驱采出水包油乳状液油滴聚结速度更快;自由水层在油滴聚结分离区占主导作用的是不稳定机制,低聚季铵盐I使乳状液中油滴发生向上的迁移运动而非絮凝沉降,有利于脱出游离水的分离和水质的提高;接触角测量表明低聚铵盐I使乳状液处理的岩石表面转向水湿状态,对乳化膜的强润湿改变性能导致液膜破裂,油水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