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新世纪,中国正处于“崛起”扣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于是,产生了“新世纪中华乐派“的提法。维护扣发展自己民族音乐风格的特色是“新世纪中华乐派”的目的。对“新世纪中华乐派”是否包含着中国声乐教育或中国民族声乐教育等基本问题提出了疑问与思考.意在更明确“新世纪中华乐派”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2.
新格律诗派的产生是继宗白华、陆志韦等对初期白话诗极端散文化的散漫倾向的校正之后的一次集中的艺术冲击。他们提出了著名的诗歌应有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的“三美”主张。这些“格律”是不同于旧诗“格律”的.是一种在继承中国古诗、西洋诗格基础之上,运用现代白话语言的创造而形成的“新格律”,因而他们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新格律诗派逐渐为现代派所替代.但是却在许多诗人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家继承了孔子的圣人观,认为圣人全知全能,凡人难以企及;以陆王为代表的心学家继承了孟子的圣人观,认为圣凡之异在于能否“发明本心”.对圣人不同维度的认识,导致了两派在成圣方法与成圣体验上的差异:程朱一系强调“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识完备是道德修炼的重要途径,追求“克己”意志;而陆王一系则强调“发明本心”“立乎其大”“易简功夫”“致良知”等,强调“求乐”体验.整体看来,他们“成圣论”的核心都是道德教育,对当今教育依然有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4.
人道主义者所推崇的“平等、自由、人的价值、人权”等观念都不过是产生并服务于商品经济的观念形态,即人道主义实质上便是商品经济的观念形态体系。然而,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实际结果却与人道主义的初衷大相径庭。现代人道主义的主题逐渐改变为批判商品经济社会中各种“异化”现象了。当务之急是把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强烈的时代精神灌输到社会发展观念中去,推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在新的条件下,教育将如何适应,首先是如何增强自身的实力、活力和动力,这是大家很关注的问题。扭转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我们必须超越自身落后的障碍。教育与经济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党的十三大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局限,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调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地位。这是对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理论思维的飞跃,明确了教育的生产性,肯定了教育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经  相似文献   

6.
脑力劳动条件下价值规律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规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在脑力劳动条件下,价值实体是脑力耗费;创新、能动性是影响价值量的主要因素;价格波动的中心是个别价值;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是创新及其时效。价值规律的作用也从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效率转向促进创新;从调节物质资源的合理分配转为促进知识智力资源向有利于创新企业的分配;还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智本家”阶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陕派”电视剧是一种具有厚重的黄土地气息、古朴的城市风韵、粗犷的关中风情为主要美学特征的电视剧艺术流派;它既是陕西影视文化发展的亮点,又是面向国内外推广陕西和宣传陕西的一个有效载体;只有创作出一大批“陕西制造”的具有“陕派”风味的电视剧,“影视陕军”才会真正得以崛起,“陕派”风味电视剧才会在国内外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关于北美大陆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存在特殊性的命题,传统观点认为北美大陆是与众不同的大陆,它的政治经济发展表现是与欧洲不同的。例如,美国政治学与社会学泰斗,一致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普塞特就持此观点,他认为美国式的发展道路是美国例外论的重要依据。①关于北美发展的特殊性问题,美国进步派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曾就此作了经典解释。特纳以环境决定论解释历史发展,分析边疆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的“边疆假说”对20世纪前期的北美史学家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在其成名作《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中提出:“直到现在,一部美…  相似文献   

9.
教育竞争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领域里“大锅饭”的弊端,因而提出了很多对策,其中之一就是认为要开展“教育竞争”。在研究中,有不少同志谈到要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领域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中来,那么,什么是竞争机制?要引入什么样的竞争机制?教育本身是否存在着竞争机制?本文就关于教育竞争机制的问题作点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中国的同时,世纪末思潮也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中国,并对当时及其后的中国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风靡一时的新感觉派,其小说创作便留有世纪末思潮影响的痕迹。新感觉派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都市的“梦游者”形象,“战栗和肉的沉醉”,以及“中国式的世纪末苦闷”,都能从西方19世纪末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相似文献   

11.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武昌起义前,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武昌起义爆发后,章太炎和孙中山之间的分歧比较明显,在一些问题上章太炎对孙中山进行了指责。所以有的论者认为在武昌起义后,章太炎是“拥袁反孙”、“离开了革命”、“走向了革命的反面”。因此分析武昌起义后的孙、章关系,对研究这段时期章太炎的政治态度和考察这段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活动,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一凌叔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涌现出来的第一个广东籍女作家,曾被人称为“新闺秀派”的代表作家,与“闺秀派”作家冰心、绿漪,“新女性派”作家沅君、丁玲齐名。钱杏邨在《现代中国女作家》一书中,认为谢冰心、庐隐、陈衡哲、袁昌英、冯沅君、凌叔华、绿漪、白薇、丁玲是中国影响较大的九个女作家,对她们分别作了专题评述。凌叔华原籍广东省番禺县,一九○四年出生在一个封建士大夫的书香之家。由于凌叔华的父亲在冰京做官,所以她是在北京出生和长大的。她幼年曾随母亲回番禺省亲,  相似文献   

13.
<正> 众所周知,风险资本投资领域存在四大主体,即政府、资本拥有者、风险投资机构、风险企业。其中政府在风险投资活动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政府采用各种措施鼓励扶持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为风险投资业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投资的风险。可以说,对于一个风险投资业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政府的扶持是风险企业得以成长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14.
孔子思想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的产物。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德治。“为政以德治,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以下未注明出处,均引自《论语》)这是一个总纲,是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设计的一个治国安邦的“理想方案”。孔子是儒家的始祖,他的德治思想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刑治的结合,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孔子思想与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现代商品经济似乎格格不入,有的人甚至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发展商品经济的桎梏,但是,二十世纪初以来,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孔子思想的兴趣却越来越浓,希望能找到救治资本主义商业文明弊病的药方。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据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学史、数学教育与数学发展三者之间关系和发展规律。方法文献考证与理论分析。结果“算经十书”既标志着中国数学的诞生和发展,又是历经2 000年的数学教育教材;要实现数学教育的目的,则必须将原生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数学;数学的发展提供了数学教育的原始动力。结论数学是一种文化,教育是一种传承,数学教育随数学的产生而产生,数学教育因教育数学的发展而更快的发展;数学发展史、教育数学对数学教育表现为密切的关联和互相促动。  相似文献   

16.
在新康德主义的各个子学派中,弗莱堡学派最有影响,是对康德主义的真正的发展。康德的“哥白尼变更”体现了对主体创造作用的强调,弗莱堡学派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真正关注了人的价值。弗莱堡学派的思想对心理学特别是人文科学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强调价值的作用,端正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坚持以问题为中心,遵循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独有的方法论准则;区分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人文科学心理学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持:提出个别化的研究方法,指导了人文科学心理学具体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美学研究中主观派认为美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外化”和“物化”;客观派认为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界无须“人化”,自然美在人类社会以前早已客观存在;主客观统一派主张美是“自然的人化”,但认为美是主观意识与客观自然的统一;客观性与杜会性统一派虽然强调美是“自然的人化”,但认为美是社会实践在对象上打上人的印记,体现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是否存在?按劳分配中“劳”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按劳分配?本文拟对以上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不排斥按劳分配有人认为,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为前提的。现实生活中既然还存在商品经济,那么,按劳分配就不存在。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既违背了马克思的原意,也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并不对立,而是同时并存。它们的并存是由同一社会主义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系一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经济系,曾培养出一批蜚声世界的大经济学家,如凯恩斯等。但近年来,剑桥经济系却每况愈下,不仅最佳经济系的桂冠被其在大洋彼岸的老对手哈佛夺走,而且该系的毕业生也纷纷“跳槽”去哈佛深造读研究生。剑桥失败的原因凯恩斯主义产生以后,经济学界逐渐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以剑桥的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该派认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资本的积累”和“收入的分配”,侧重于用非数学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强调国家干预。另一派则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该派研究的重点是经济增长和滞胀两大问题,主张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重视市场的作用。两派曾在60年代初发生过一场被称之为“两剑桥之争”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先驱者,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他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教育方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出路五个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他认为:教育是“必需品”非“奢侈品”,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在教育方法方面,他指出,教育之道应是“发展人间身心之所长而去其短”。在教育内容方面,他认为教育必须要德智体三者并重。在教育内容方面,他提出要力除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两大弊端。在教育出路方面,他主张必须要取法西洋,废除旧教育,提倡新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