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西葫芦幼瓜发育过程中有机物质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处理西葫芦幼瓜 4个同部位几种有机物质的测定结果证明 ,不同处理的幼瓜内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含量变化比较敏感 ,而未授粉处理中这两种物质的平均含量明显都低于人工授粉与激素处理 ;所有处理中开花前蛋白质水平高于花后 ,只是未授粉处理表现更为明显 ;瓜柄还原糖含量在未授粉处理后 (花后 ) 6~ 1 0天出现一个峰值。幼瓜内各部位蛋白质含量存在胎座 >中壁 =端壁 >瓜柄的共同特点 ,而Vc含量存在胎座 >中壁 =端壁 =瓜柄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西葫芦幼瓜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青一代为材料,测定了3种处理下的西葫芦幼瓜在发育初期4个部位的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幼瓜各部位的矿质元素平均含量随处理方法而不同;与人工授粉处理相比,其它两种处理导致瓜柄各元素含量变化的波动性减弱;在瓜柄处各元素运输量的变化在处理之间的趋同性与发育时间有关。矿质元素的变化异常是导致化瓜的部分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黄花烟草(Nicotiana rustica L.)为材料,研究其柱头和花柱在授粉前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酚类、氨基酸、脂肪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同一部位授粉前和授粉后的成份变化为:柱头和花柱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均表现为授粉前低于授粉后,可溶性蛋白和脂肪含量在柱头和花柱中表现为授粉前高于授粉后,柱头和花柱在授粉前后总酚含量无明显变化,柱头氨基酸含量授粉前高于授粉后,花柱氨基酸含量授粉后高于授粉前;2)同一时期花柱与柱头成份比较表现为:无论是授粉前还是授粉后,花柱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柱头,而柱头中的可溶性蛋白、酚类、氨基酸、脂肪的含量及POD 活性都高于花柱中.  相似文献   

4.
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吴茱萸、细柱五加和华人参木不同部位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及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结果表明:3种五加中的大部分微量元素分布趋势一致,但华人参木各部位的锰元素含量很高,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其它部位4-5倍。  相似文献   

5.
油菜抗羟脯氨酸突变体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脯氨酸的类似物羟脯氨酸筛选出经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的油菜幼胚培养苗的抗羟脯氨酸突变体.抗性系叶片中的绝大多数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都比对照品种“Oro”高,其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是“Oro”的22倍,表明用羟脯氨酸筛选出的突变体植株细胞内的游离氨基酸,特别是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明显增加.抗性系后代的多种农艺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抗性系的产量比对照高311%,发病率低385%,病情指数下降009%,说明在油料作物中用羟脯氨酸筛选抗羟脯氨酸的突变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植物病毒防治剂(TheVirocideforPlant)—TS制剂喷洒感病桑树植株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叶片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进行同功酶比较,发现处理株多酚氧化酶的酶带数和对照株相同,均为4条,但酶带位置、强弱有差异;处理株过氧化物酶有4条基本酶带,而对照株有3条酶带,处理株出现一条新酶带.处理株多酚氧化酶活性感病后期比感病初期提高1.6倍,对照株酶活性提高1倍,而过氧化物酶活性感病后期比感病初期下降60%,而对照株酶活性下降80%.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蛋白质含量,处理组为0.3g/L,对照组为0.38g/L,表明经TS制剂处理比对照桑萎缩病的病株蛋白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平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灭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孢侧耳、糙皮侧耳和佛罗里达侧耳的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为:用1%溶壁酶+0.5%蜗牛酶的混合酶液酶解培养3~4天的菌丝体,1.5小时后,原生质体产量均可达10 ̄(10)个/L;三种侧耳的最佳再生培养基分别为SM、MP和RP,再生率分别为0.61%、0.67%和0.76%。随着紫外线对原生质体处理时间的加长,再生率逐渐下降,当处理4min时,再生率接近零。  相似文献   

8.
饱血后1,3,5天的长角血蜱,其卵巢的合神经节的蜕皮激素含量在组织培养前后均没有明显变化;体壁在组织培养后,以酮(E)含量在组织培养前分别增加了14.3和5.2倍;脂肪体单独进行组织培养时,E含量均略有下降,20-羟基蜕皮酮(20-E)均略有上升;脂肪体连同体壁一起培养时20-E比组织培养前分别增加了1.7,2.3和4.7倍,显示了体壁是E的合成分泌部位,脂肪体是E转化为20-E的部位。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幼穗和幼胚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通过在培养基中逐渐增加选择剂(NaCl:Na2SO4=4:1)方法,获得耐0.8%至2.0%选择剂的耐盐愈伤组织,其内源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相同盐渍条件下的对照组.培养基中选择剂浓度达到1.6%耐盐细胞仍能保持细胞及细胞器正常形态,液泡化程度低,细胞核大,有的细胞中出现二或二个以上核仁.在培养基中选择剂超过1.2%,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坏死或类坏死状态.耐盐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中选择剂不超过2.0%,生长良好,可以再生植株,其后代在0.3%NaCl土壤中仍表现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烯啶虫胺亚致死剂量LC10与LC30胁迫12 h与24 h下,褐飞虱5龄若虫与成虫体内可溶性蛋白、糖类、甘油酯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LC30与LC10胁迫下的5龄若虫与胁迫12 h后的成虫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2 h胁迫下,LC30与LC10的烯啶虫胺均能提高5龄若虫与成虫体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而24 h处理下的成虫体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烯啶虫胺胁迫12 h后,褐飞虱成虫与若虫体内甘油酯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24 h处理下的5龄若虫体内甘油酯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烯啶虫胺亚致死质量浓度胁迫下的褐飞虱5龄若虫与成虫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有着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黑莓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与硬度相关的细胞形态结构特征。【方法】以生育期相似但硬度差异显著的黑莓品种‘Arapaho’和‘Boysen’为研究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比较果实各发育阶段的细胞构造。【结果】两个品种果实开始着色时,外果皮和中果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结构清晰完整; 果实着色至果面大部分变红过程中,‘Arapaho’中果皮细胞明显伸长变大,多呈卵圆形,细胞壁开始变薄但依然完整; 果实完全变红过程中,两个品种果肉细胞均不断变大,至花后33 d局部果肉细胞的细胞壁裂解明显,细胞分界模糊; 至果实完全变黑成熟时,‘Boysen’ 外果皮细胞及相邻一层中果皮细胞相对完整,而内部果肉细胞的细胞壁近乎完全裂解,‘Arapaho’ 果肉细胞细胞壁裂解程度明显低于‘Boysen’。【结论】两个不同硬度黑莓品种果实发育成熟前果肉细胞动态变化类似,成熟时中果皮细胞细胞壁裂解差异明显,与其果实硬度一致,表明黑莓成熟果实硬度主要由中果皮细胞的细胞壁裂解程度决定。  相似文献   

12.
当前果树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果树生产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从9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果树生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加入WTO后山西省果业发展的明显优势及面临的严重挑战,提出了全面提高山西果业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进行了纵横比较,并对现代的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进行了阐述,对突破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果树花芽分化、开花、坐果、幼果发育过程中内源多胺的生理作用和外源多胺促进果树开花坐果的效果以及多胺在果树开花坐果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并对今后多胺在促进果树花芽分化和提高果树坐果率上的应用潜力以及在热带亚热带果树上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全面分析了山西省目前果业的生产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速果业发展,提升果品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番莲在吉首地区的引种试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东引进的紫果西番莲( Passiflora edulis Sims )和黄果西番莲( P. edulis f . f lavicarpa Degener)在湖南省吉首地区试种,对其植物学特征、物候期、人工授粉、产量、抗逆性及果实营养成分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西番莲当年种植当年挂果,产量高, 适应性强,果实加工品质好, 但不能露地越冬.通过防寒措施,西番莲可在吉首乃至湖南省进行适当推广.  相似文献   

18.
果形识别中果梗判别与果轴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梗判别在果形判别中是很关键的一步,利用图像形态学运算和果实边界形状特征相结合的方法来判别果梗的位置,并确定对果形识别起关键作用的果轴,试验表明,果梗识别正确率达到80.5%.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0种野生观果植物果实性状及种子萌发试验观察,发现具有核果、浆果或梨果的植物在秋、冬季具有较高的果实观赏价值;尤以具鲜红色、红色、亮紫色、亮蓝色核果的植物观赏价值最高。野生观果植物种子自然萌发率较低,未萌发13种,占总种数的43.33%,萌发率30%以下11种,占总种数的36.67%;仅有6种植物萌发率在30%以上,占总种数的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