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鼠下丘脑和背侧丘脑在空间学习记忆时突触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空间学习记忆时下丘脑和背侧丘脑突触素的变化。方法:用水迷宫训练大鼠21d建立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模型,随后停止训练,分别停止3、7及14d,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突触素在大鼠下丘脑、背侧丘脑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突触素的表达较强,免疫反应产物叶点状颗粒,在下丘脑的上部和下部分布较少,中部较多。在背侧丘脑颗粒大小比较一致,发布较均匀。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和背侧丘脑的突触素颗粒大小都较均匀,光密度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停止训练时间的延长,突触素的表达也未见减弱。结论:提示空间学习记忆可能未导致下丘脑、背侧丘脑区突触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活动引致大鼠海马形态学可塑与海马齿状回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关系。方法:用水迷宫训练SD大鼠建立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SDF-1免疫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1)对照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可见少量SDF-1免疫阳性细胞,阳性细胞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较大,胞浆呈棕黄色。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齿状回颗粒细胞层;游水组大鼠海马齿状回SDF-1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与对照组的相比未见差异;模型组大鼠海马齿状回SDF-1免疫阳性细胞数量随着训练时间逐渐增多,细胞形态同对照组,胞浆呈深棕黄色,并有一至多个突起。(2)对照组与游水组7、14、21 d的大鼠海马齿状回SDF-1免疫阳性细胞在形态和数量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模型组7、14 d大鼠海马齿状回SDF-1免疫阳性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21 d大鼠齿状回SDF-1免疫阳性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与对照组的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大鼠海马齿状回内SDF-1阳性细胞可能参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活动引致的形态学可塑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拟人类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方法:(1)采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VD样学习记忆障碍的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VD模型组、假造模实验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2)采用水迷宫行为学试验,观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结果:VD模型大鼠发生了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与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本研究制成的VD样学习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仿真脑性痴呆的特点.(2)水迷宫试验能较真实地反映动物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动物模型,观察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DG)的乙酰胆碱(ACh)能纤维密度和含量的变化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从形态学上探讨中枢ACh和星形胶质细胞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建立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动物模型,采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组织化学染色及GFAP标记星形胶质细胞.并用显微镜方格目测系统和图像分析仪对大鼠海马CA1,CA3区及DG的GFAP免疫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GFAP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各观察部位的AChE阳性纤维的密度和含量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空白组和游水组相比大鼠各观察部位的AChE阳性纤维的密度和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内各组间两两比较大鼠各观察部位的AChE阳性纤维的密度和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各观察部位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GFAP的表达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空白组和游水组相比大鼠各观察部位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GFAP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内各组间两两比较大鼠各观察部位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GFAP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过程中,大鼠各观察部位的AChE阳性纤维的密度和含量增高,说明中枢ACh参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过程;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过程中,大鼠各观察部位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GFAP表达的增加,说明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过程.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对铝致痴呆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铝致痴呆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探讨褪黑素改善铝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用腹腔注射三氯化铝的方法建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并用褪黑素进行实验性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测试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大鼠经多次训练后,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呈缩短趋势,此现象表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随训练次数增加而有所增强.但是大鼠在染铝后40、45、50、55、60 d逃避潜伏期明显大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用褪黑素治疗组在染铝后40、45、50、55、60d逃避潜伏期明显小于模型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0、50、60 d的时间段中,褪黑素治疗组穿环系数明显大于痴呆模型组(P<0.01).结论:褪黑素对铝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远志、茯苓煎剂(Polygala tenuifolia and Poria cocos decoction,DPP)对戊巴比妥钠所致空间方向辨别障碍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orris水迷宫观察DPP对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空间方向辨别障碍模型小鼠的影响,并测定其血清乙酰胆碱酯酶的含量.结果 DPP能缩短模型小鼠在定位航行实验中找到平台的潜伏期;缩短在空间探索实验中第一次到达平台的时间,并增加穿越平台的次数;DPP还能有效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的含量.结论 DPP能改善戊巴比妥钠所致的小鼠空间方向辨别障碍,改善空间方向辨别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DPP可降低小鼠脑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提高脑内乙酰胆碱水平而发挥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4周跑台运动对慢性应激致抑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t)含量和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模型组及应激运动组,制作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用八臂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等行为学指标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试大鼠血浆cort含量,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海马CA1区BDNF神经元的数量及面积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慢性应激致抑郁大鼠血浆cort含量增加,八臂迷宫实验中应激大鼠完成八臂迷宫时间显著延长,工作记忆错误次数、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及总记忆错误次数均显著增加,海马CA1区BDNF表达减弱.而长期跑台运动可以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血浆cort含量降低,海马CA1区BDNF表达增强.结论:跑台运动可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机理可能与长期运动降低抑郁大鼠的血浆cort水平、拮抗HPA轴功能亢进及增强海马CA1区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在Morris水迷宫中对雄性、雌性大鼠进行为期9周的游泳训练,实验结果显示:游泳训练能显著提高雄性、雌性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但雄性大鼠学习和记忆的能力优于雌性大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A1-40注入大鼠双侧Meynert核建立AD模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一个月后用水迷宫试验测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然后处死大鼠检测海马及皮质的神经元凋亡百分比.结果:模型组出现学习记忆障碍,呈渐进性加重,4周时更为显著,而且在海马区和皮质区神经元有较高的凋亡比例,电针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Meynert核注射A可使大鼠发生较持久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胆碱能神经元凋亡,电针治疗可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抑制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避暗和Morris水迷宫实验研究建立小鼠学习记忆损伤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别在小鼠避暗电击训练之前20 min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 mg/kg体质量,电击训练结束之后立即皮下注射亚硝酸钠90 mg/kg和下次电击测试之前15 min给小鼠灌服35%乙醇0.1 mL/10 g,建立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和记忆再现障碍模型,测定各组小鼠在电击训练后6 h、24 h、30 h、48 h后的避暗潜伏期、错误次数和探头次数等多项指标,评价三种记忆障碍模型方法各指标的敏感性和最适测试时间。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 mg/kg和灌服35%乙醇0.1 mL/10 g造成学习记忆损伤,通过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用于测试实验动物对空间位置感和方向感(空间定位)的学习记忆能力,建立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模型的评价方法。结果 避暗实验显示:和空白组比较,东莨菪碱造成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在电击训练之后6 h、24 h避暗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也明显增多(P0.05)。结论 避暗实验中使用东莨菪碱、亚硝酸钠构建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和记忆巩固模型时应在造模后24 h和30 h检测相应指标;乙醇造成的记忆再现障碍模型,应在电击训练24 h后,在下次测试之前15 min给小鼠灌服乙醇后检测,指标以避暗潜伏期、错误次数和探头次数为宜。Morris水迷宫实验提示东莨菪碱能够损害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可以作为构建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药物,乙醇并不能建立小鼠的空间记忆障碍模型。  相似文献   

11.
超声清洗空化噪声对大白鼠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了超声清洗空化噪声对大白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将2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置于工作频率为20kHz、功率为600W的超声清洗机辐射出的空化噪声环境中,每天8h,共14d.通过水迷宫实验,观察其学习和记忆指标.结果显示,超声清洗空化噪声可使大白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随作用时间延长,大白鼠疲倦、迟钝等反应加重,体重增长变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一种老年性痴呆的方法学动物模型-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损毁模型的复制及应用要点,以及该模型比较生物学研究的有关进展。方法采用鹅膏覃氨酸基底前脑区Maynert基底核定位注射造模,通过水迷宫实验测试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该手术方法能造成动物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但各组内动物个体差异极大,变异系数为27.1%~46.2%。以正常动物平均成绩的95%置信区间为标准,对造模的成功率进行筛选,表明该模型的成功率为50%~75%,说明了进行模型筛选的重要意义。结论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损毁模型对老年性痴呆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在应用中需要注意有关方法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对老年、基底前脑损伤、东莨菪碱注射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四种药理研究中常用的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的行为学表现进行了分析。方法采用水迷宫及旷场分析法对上述四种动物模型组及正常青年对照和假手术组进行了研究,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处理。结果发现老年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减弱,对新环境的紧张程度增强,但空间认知能力及兴奋性无明显改变;基底前脑损伤动物的学习记忆及空间认知能力明显下降,但兴奋性及情绪反应正常;东莨菪碱动物模型不但学习记忆及空间认知能力明显下降,而且兴奋性异常增强;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动物的学习记忆及空间认知能力明显下降,但兴奋性及情绪反应正常。结论从行为学角度将上述四种动物模型进行了比较,为药理学研究应用这些模型提供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改善东莨菪碱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三门迷路法研究川芎嗪对东莨菪碱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东莨菪碱能使训练后大鼠的获得性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川芎嗪能改善由东莨菪碱所致大鼠的记忆障碍,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激活胆碱能神经系统的活性,提高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观察逐瘀通脉胶囊对大鼠慢性低灌注诱发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 参考文献方法,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损伤模型。造模后选取状态较好,手术创口愈合较好的动物分6组:模型组、维脑路通片组(100 mg/kg)、步长脑心通胶囊组(800 mg/kg)、逐瘀通脉胶囊组(200、100、50 mg/kg),并设立假手术组。给药14 d后,利用Morris水迷宫进行空间探索实验,对各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实验结束后取脑测定脑湿质量、干质量、脑系数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逐瘀通脉胶囊(200 mg/kg)组动物在有效区停留时间和游经距离显著增加(P<0.05),经过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脑湿质量、脑含水量、脑系数均显著下降(P<0.05),显示其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大鼠空间探索能力的下降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减轻大鼠脑水肿。结论 逐瘀通脉胶囊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所致学习记忆能力减弱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