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吉林省具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有开展森林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对我省森林旅游资源的认识及对森林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进行开发策略研究,对于发展吉林省的森林旅游业、振兴林区经济、推动吉林省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中阐述了乐都县旅游业发展的概况,并从基础设施、区位优势、旅游资源、文化底蕴、旅游品牌几方面分析,提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乐都县现有的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提升旅游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提出了"文化旅游活县"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浅析城郊型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洪莉  田晓芳 《甘肃科技》2004,20(10):23-25
通过分析我国森林旅游业近年来的发展、现状、趋势 ,提出发展城郊型森林旅游新型旅游形式的观点。阐述了城郊型森林旅游的特点、发展方向、目标 ,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文化、休闲与生态为主线全力开发贵州修文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文县可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促进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并创造条件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县的后续性支柱产业。通过论述修文旅游开发的理念,提出了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与建设重点,设计了旅游线路,并从旅游产业配套发展和市场营销策略方面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5.
文成县森林旅游业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立足生态优势的华侨投资等方面优势。同时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潜能巨大、我国首个森林旅游试验示范区落户温州又为文成县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文成县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挖掘、森林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周边地区旅游的竞争日趋激烈、基础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方面的弊端。只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依托垄断性生态旅游资源塑造旅游品牌产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才能提升文成县森林旅游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6.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追寻健康为目的,融合林业、健康服务业和旅游业的新型产业.随着旅游业向支柱性产业加速迈进,森林康养逐步成为推进恩施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产业,其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SWOT-AHP模型分析了恩施州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1) 恩施州森林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机遇>劣势>威胁.气候环境优越是恩施州森林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体系匮乏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劣势;康养市场需求的增加是恩施州森林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机遇;而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招商融资困难.2) 通过四象限坐标法分析,确定战略坐标P(x, y)=P(0.367, 0.301),战略强度系数ρ=0.9495,得出恩施州森林康养旅游应积极地采取竞争型发展战略,以期为恩施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推进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森林旅游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发展森林旅游业是一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高的绿色产业,是资源配置理论在林业发展战略上的成功尝试. 对开发森林旅游资源的认识.1872年,美国建立了黄石国家公园,它标志着世界自然保护与公众游乐事业的开始,即森林旅游业的开始.目前,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森林公园已有三千多处,总面积达4亿公顷.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旅游产品需求品质的提高,森林旅游已成为旅游消费的热点。六安市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森林旅游得天独厚。目前,森林旅游工作成效与问题并存。进一步发展六安市森林旅游的对策建议是: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森林旅游地形象,抓好旅游产品开发;推进增绿增效,促进森林旅游资源质量提升;开展森林小镇建设,带动森林旅游开展;实施生态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绿化美化;加强人才培养,规范森林旅游服务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四川华蓥市旅游资源类型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实际调查出发,按新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对华蓥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对华蓥市旅游资源类型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不仅判明了华蓥市的优势旅游资源--"红"(小山坝革命游击纪念地)与"绿"(华蓥山风景名胜区);同时也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等,为华蓥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冰雪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推崇的旅游方式,吉林省是我国最早开展冰雪旅游的省份之一。立足于吉林省冰雪旅游发展的自然条件,定性的分析了吉林省冰雪旅游业优劣条件。旅游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旅游业的发展作用显著,采用标准差和离散系数分析吉林省冰雪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状态。构建了吉林省冰雪旅游发展的"一带、两区、多点"的空间结构。一带指松花江沿岸地带;两区指长春吉林核心区和长白山核心区;多点指除"一带,两区"之外分散分布的各冰雪旅游点。它们共同构成吉林省冰雪旅游发展的网络化结构,最后提出了实现空间结构布局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旅游六要素"论曾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今天,面对我国旅游业全新发展态势,有必要重新审视"旅游六要素",检讨其存在的历史局限,探讨"休""养""学""商"等"旅游新要素",以指导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观光、度假、休闲养生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婺源全县是个大森林公园,是全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旅游业的综合收入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递增。201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 00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2亿元[1],占全县GDP的70.14%,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但是,每个旅游地域都存在所能容纳的旅游生态承载量,而生态承载量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对于旅游污染物的净化与吸收能力。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业中某些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藏自治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其旅游业已发展成为西藏的特色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西藏经济的发展。交通是整个西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交通业较落后,成为制约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文章着重阐述了西藏交通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西藏区际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指出交通业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体系不合理、地区内交通发展不平衡、交通服务质量不高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对西藏交通建设的投入、利用西藏旅游业的后发优势和点轴发展战略全面推动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风景资源为主体的城郊山岳森林公园.在实地调查与勘察基础上,对该公园功能区划和旅游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结果表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可分为6大功能区,主要定位为生态功能、科普功能、游憩功能和休闲功能;旅游产品分为7个主系统,19个子系统,68个主要产品项目.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合理设计与开发将有助于提高该公园生态旅游服务,大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风景资源为主体的城郊山岳森林公园.在实地调查与勘察基础上,对该公园功能区划和旅游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结果表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可分为6大功能区,主要定位为生态功能、科普功能、游憩功能和休闲功能;旅游产品分为7个主系统,19个子系统,68个主要产品项目.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合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经历了从新兴产业到新型产业的巨大变化,其中旅游业态的创新和发展,尤为令人瞩目。在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国际旅游市场大格局中,我国不仅逐步赶上发展步伐,且发展的势头更为迅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旅游业态也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发扬优长、弥补不足,将有助于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对旅游产业政策扶持和对地产业严厉调控、国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和民众休闲旅游意识加强的背景下,我国的旅游地产开发不断升温。针对目前旅游地产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未来的旅游地产投资主体将更多元化,投资项目将更专业化、差异化与去住宅化,并且将还原旅游地产的旅游属性。  相似文献   

18.
在对“钻石模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近年运用“钻石模型”研究旅游业竞争力的理论成果,基于当前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对“钻石模型”进行改进,将旅游业信息化水平作为评价旅游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运用改进型钻石模型对达州市旅游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提升达州市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的波特(Michae1E.Poter)教授针对国家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概念——产业集群理论。一个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的企业具有紧密交织的网络,互相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的各种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一个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就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集聚区内的企业具有紧密交织的网络,互相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的各种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内外一些学者通过对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对于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以赤峰市为考察对象,测算其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并分析旅游产业集群带来的经济效应,以期达到推进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对策建议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