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是在核爆炸电磁脉冲有关研究基础上写成的,着重讨论了电磁脉冲引起的电子系统损伤和电子系统的抗电磁脉冲加固。本文提出的用电容放电来模拟电磁脉冲感应电流的方法,对研究电磁脉冲损伤机理和加固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本文提到的几种电磁脉冲加固的旁路电路,对提高电子系统的抗电磁脉冲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系统电磁脉冲的能量主要通过系统的电缆耦合到敏感电子器件里。由于这些电子器件通常都是放在既能屏蔽X射线又能屏蔽射频的外壳里,因此,减少系统电磁脉冲耦合效应可归结为一个简单的接口技术要求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脉冲压缩技术运用于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雷达系统中在增加其最远探测距离的同时也增加了探测盲区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长短脉冲相组合的伪随机(pseudo random noise, PRN)码调制的二相编码UWB信号作为雷达信号发射源,在满足短脉冲的最大探测距离大于长脉冲的最小探测盲区的条件下,解决UWB脉冲压缩雷达系统探测盲区的问题。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很大程度减小雷达探测盲区,说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合成宽带单脉冲雷达系统幅相误差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调频步进频体制的合成宽带高分辨单脉冲雷达系统中,三通道幅相的不平衡性严重影响其跟踪性能的现象,分析了幅度和相位误差产生原因,提出了一种针对数字脉冲压缩技术调频步进频体制的相位补偿校正方法,通过相位补偿有效地实现了三通道的平衡,并在雷达系统中实现了工程化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实际使用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现有认知雷达成像系统的资源调度策略只从距离向(或波形设计)或者方位向一个维度进行资源调度,没有充分分配和利用雷达系统资源,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步进频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的二维资源自适应调度算法,来进一步提高雷达系统的工作效率。该算法在对目标特征认知的基础上,根据压缩感知原理,计算对目标二维稀疏观测所需脉冲资源,依据二维资源调度模型,自适应分配二维脉冲资源,实现对多目标的交替稀疏观测成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与常规算法相比在资源饱和的情况下,可以执行更多的成像任务。  相似文献   

6.
一种宽带雷达系统通道误差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改动宽带雷达内定标系统硬件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校正宽带雷达系统传递函数误差及IQ失配的正交解调误差的新方法。通过对雷达系统通道误差特点的分析,采用正负调频率的线性调频信号作为定标信号获取雷达系统传递函数,以此构建雷达回波校正函数并对雷达接收回波进行误差校正。在定标系统和雷达回波存在噪声的情况下,分析了雷达系统输出信号经本文方法校正后对其进行脉冲压缩后的信噪比。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李旭  俞集辉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6):1217-1219,1223
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中引进时域表面阻抗边界条件(SIBC),对电磁脉冲斜入射有耗地面附近开口葙体时的孔缝耦合期律进行了数值仿真,由频域表面阻抗出发通过拉氏变换得到时域表面阻抗边界条件(SIBC),并将这种边界条件应用于FDTD方法中来模拟有耗地面的反射。仿真结果表明:(1)电磁脉冲相对于开口的入射角度不变时,当地面的导电率越大,则经地面反射而耦合进箱体内的电磁脉冲场就越强。但耦合进箱体内的总脉冲场的主峰幅度与自由空间中的相等。(2)地面的导电率不变时,当电磁脉冲垂直于开口平面入射时,耦合进箱体内的脉冲场最强。  相似文献   

8.
探测器是近程探测系统的目标敏感装置, 容易受到电磁脉冲干扰。针对某型毫米波探测器超宽带(ultra-wideband, UWB)电磁脉冲抗扰度不清的实际情况, 围绕UWB辐照环境展开该型探测器的电磁脉冲耦合特性研究。将时域有限积分算法(finit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FIT)应用于探测器腔体耦合特性研究, 并结合UWB试验系统对探测器开展了辐照试验, 验证了FIT算法的有效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 探测器在竖直状态下的腔体屏蔽效能最差, 仿真试验中其屏蔽效能为20.40 dB; 试验得出探测器的效应场强阈值约为150 kV/m, 在辐照下会出现死机、虚警和硬损伤3种现象, 其中死机现象可通过电源复位恢复, 虚警和硬损伤为不可逆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论述了瞬态电磁场的特性及其基本性质,介绍了研究瞬态电磁场所采用的方法,如奇点展开法、束函数法等,并分析了瞬态电磁脉冲应用于目标识别方面的前景。同时,阐述了有载窄脉冲与无载窄脉冲的区别和联系。最后突出说明了有载窄脉冲与无载窄脉冲是相辅相承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气化铁道的接触网与机车受电弓发生弓网离线事件期间产生火花电磁脉冲骚扰发射的现象,综合车速、定位点跨距、弓网接触压力、空气击穿电压等因素,提出产生读噪声的条件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机数值仿真与骚扰的APD统计测量,可以为预测火花脉冲对铁路车载通信系统的干扰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强电磁脉冲对车辆电子设备的破坏效应是十分严重的,而电磁屏蔽是有效减少电磁干扰的方法。利用传输线方法(TLM)研究车辆整体在强电磁脉冲(EMP)作用下增加屏蔽材料对电磁屏蔽产生的效果,分析了入射平面波入射方向和极化方向对此电磁环境下屏蔽效能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车体上增加金属材料屏蔽层对电磁脉冲屏蔽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且电磁脉冲激励源的传播方向和极化方向是影响屏蔽效能的重要因素。
Abstract:
The destructive effect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in vehicle is quite serious in high power electromagnetic pulse.The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The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whole vehicl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power electromagnetic pulse (EMP) was analyzed by transmission line method (TLM).The impact analysis of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incident plane wave direction and polarization direction was given.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metal shielding layers on vehicle body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duction of high power electromagnetic pulse,and th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is related to incident wave propagation direction and polarization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2.
针对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ion continuous wave, FMCW)引信在超宽带电磁脉冲环境下易受干扰的问题,将场路联合仿真的方法应用于引信射频前端超宽带电磁脉冲耦合效应研究。仿真实验采用先辐照后注入的方法,首先对引信射频前端模型进行平面波辐照;然后将耦合电压导入引信接收机进行效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宽带强电磁脉冲很难对接收机内部元器件造成毁伤,其耦合效应主要体现为干扰效应,当耦合进入接收机中频带的能量足够淹没正常输出信号能量时,引信测距功能会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机箱的电磁脉冲耦合模拟仿真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强电磁脉冲能量通过小孔、缝隙等耦合到计算机机箱内,会对计算机产生干扰和破坏作用。本文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了电磁脉冲对计算机机箱的耦合透入过程,通过分析机箱中电磁场和电磁能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出了机箱中电磁脉冲的耦合变化特征。电磁脉冲对计算机机箱的耦合模拟计算可用于指导计算机系统的电磁兼容、干扰和防护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基于极化分集阵列的主动式弹载相控阵雷达及其信号设计问题。阐述了该制导雷达极化分集阵列的设计思想和雷达系统结构;设计的雷达发射信号为:在脉冲内部采用线性调频或者相位编码脉冲压缩信号、在脉冲组之间采用时域波形和极化状态的同时捷变,采用脉冲压缩技术以实现高距离分辨率和探测距离,综合采用脉冲压缩技术和极化编码技术有效提高雷达的低截获概率性能,采用极化估值与检测技术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建立了双极化发射信号的数学模型,论述了双极化回波信号的处理方法,仿真分析了其抗干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新体制制导雷达具有良好的抗移频干扰和延时干扰的能力,电子战性能更为优良。  相似文献   

15.
超宽带脉冲信号及对窄带通信系统的干扰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赵静  郑继禹  林基明  王玫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2):2872-2874,2879
超宽带通信的优良特性使其成为继CDMA与蓝牙技术之后倍受人们重视的通信技术,但是其极宽的频谱分布对常规通信系统的干扰也成为人们担忧的问题。首先对UWB通信常用的几种高斯型极窄脉冲进行了时域与频域的分析,尽管几种波形都有极宽的频谱,但是功率谱分布规律却不相同,对频域中业已存在的常规通信系统构成干扰的程度也不相同。通过仿真分析表明,适当地选择极窄脉冲波形及相关信号参数可有效地降低这种干扰。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战场环境中电子起爆装置易受电磁干扰影响的特点,研究了电子起爆装置的电磁敏感特性,提出了基于谐振效应的全波物理建模和本征特性仿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使用该方法计算了某型地雷非触发引信的电磁敏感性,并从仿真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高,稳定性好,对电子起爆装置电磁兼容性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前,应用于电子设备贯通导线电磁耦合分析的数值算法仍比较缺乏。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方法和传输线方程,并结合诺顿定理,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时域混合算法,用于解决电磁波作用于电子设备贯通导线的电磁耦合问题。首先,将贯通导线按照电子设备屏蔽腔结构分解为内、外传输线。然后,采用FDTD方法结合传输线方程,构建内外传输线的电磁耦合模型,并求得内外传输线上的瞬态响应。最后,根据诺顿定理建立贯通导线的等效电路模型,解决内外传输线之间的阻抗不匹配问题,并实现干扰信号在贯通导线上的来回传输。采用该时域混合算法,对电磁波作用自由空间和屏蔽腔内电子设备贯通导线的电磁耦合进行数值模拟,并与传统FDTD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代战争中电子战的特点,本文论述了电磁屏蔽方舱的重要性,归纳了几种战场可能出现的电磁环境,介绍了一些国家的电磁屏蔽方舱发展概况,重点探讨电磁屏蔽方舱的结构。文中指出方舱不仅可以做为电磁屏蔽,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和人员安全,还可以做为一种进攻武器对敌方实施电磁干扰,用于破坏敌方的监控、通信等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毫米波引信射频前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易受干扰的问题,使用场路联合的方法对其前门耦合效应进行研究。通过电磁仿真软件模拟引信天线在超宽带高功率微波环境下天线的耦合效应,并对不同脉宽、不同距离下的耦合电压进行数值分析;通过电路设计软件对RF前端电路进行注入实验,结合仿真数据分析RF前端损伤机理。结果表明,当辐照场强为100 kV/m、信号脉宽为0.05 ns时,耦合中频输出信号峰值电压可达1.8 V,对引信末端可靠性造成严重威胁。所得结论不仅完善了引信高功率微波效应理论,还为RF前端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