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固定化生物反应器乳酸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类型的固定化细胞的基本参数,发酵方式,发酵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发酵,主要指标优于国内报道水平,为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蔡莉  王世录 《应用科技》1999,(10):11-12
果脯蜜饯是我国传统的名特产品,历来都是以果蔬添加白砂糖等辅料经精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独特食品。其特点为含糖高、甜度高和有原果风味。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同际食品发展趋势,开发生产轻糖、低甜度的食品势在必行。目前,脯饯在这方面研究还较少,为此,本义将对轻糖、低甜度脯进行研究探讨。我国果蔬资源丰富,产量大,季节性强,研究低糖脯的目的就少于通过特有的加工工艺,使之最大限度地保存果蔬的营养成分,满足不同人群对营养和保健的需求,减少浪费,变废为宝,提高计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材料…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以橙皮为主料,配以槟榔和茶叶提取液加工低糖橙皮脯的工艺条件。采用对比试验确定取汁、澄清、原料配比等工艺参数:茶叶和槟榔在沸水中浸提4min;提取的茶汁浓缩至1/10后,用食用酒精澄清;按m(橙皮丝):m(茶叶):m(槟榔)=50:2:1进行原料配比。制得低糖橙皮丝脯含水率为25%,清凉爽口,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以玉米面为原料生产乳酸从小试到300吨规模中试的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生产菌种ML-13对糖转化率90%以上,残糖0.1%,成熟周期72小时,收率达34.7%,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丁涓  蒲洋  都婷婷  冯志斌  魏敏  王媛媛 《科技信息》2009,(33):T0070-T0071
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碳源为葡萄糖添加量为6%时L-乳酸的产量8.1g/l,氮源为牛肉膏添加量为2%时L-乳酸的产量9.02g/l,PH为6.5时5.62g/l,均为同一条件下的最高产酸量,最终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为6%葡萄糖、2%牛肉膏添、PH为6.5。  相似文献   

6.
采用细菌进行L-乳酸的发酵生产。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下合适的碳源浓度、氮源浓度、接种量。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g·L-1∶玉米糖化液100,麸皮20、麦根20、玉米浆30,接种量为10%,37℃下,发酵72h产酸为82.1g/L。施光性鉴定为L-乳酸。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氨酯继载体,对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进行自吸附固定化,在鼓泡塔反应器中对以葡萄糖和混合糖(葡萄糖和木糖)的乳酸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固定化米根霉以葡萄糖、木糖与葡萄糖的混合糖为碳源的L-乳酸发酵动力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8.
以固定化L-乳酸氧化酶(1.1.1.27)与H2O2电极构成乳酸酶电极生物传感器,研究了乳酸酶电极分析法的各种分析条件及参数,并与药典标准总酸测定法对比测定了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溶液中L-乳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供试溶液中L-乳酸含量约占总酸量的10%~20%。采用酶电极法测定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溶液中的L-乳酸含量具有专一性高、成本低、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层析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酸是葡萄浆果的主要酸类之一,它在苹果酸 乳酸发酵(MLF)过程中逐渐消失,大部分红葡萄酒和少数白葡萄酒工艺中的苹果酸 乳酸发酵是一种严格的生物脱酸方法。若MLF能顺利完成则可显著改善葡萄酒的质量,使之更为柔和,同时可获得葡萄酒的生物稳定性。层析分析可以监测到MLF是否触发,还可直接观测到苹果酸 乳酵的变化,确知苹果酸是否消失。葡萄酒在经过苹果酸 乳酸发酵后有如下变化:1)酒的总酸下降;2)葡萄酒中细菌的稳定性增强;3)主要副产物双乙酰等给予葡萄酒以良好的风味。在层析分析过程中,纸张的厚薄经常影响点样次数和观察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根霉L-乳酸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东京根霉(Rhizopus tokinensis) R8-1产生L-乳酸的发酵条件。比较了不同碳源和不同含量碳源对产酸的影响,以10%的葡萄糖、30℃下210r/min振荡培养72h,得到的发酵液中乳酸的质量分数为7.5%,对糖的转化率为80.64%:以12%的玉米粉为碳源发酵60h,发酵液中乳酸的质量分数为7.18%,对糖的转化率为78.4%。静置培养时乳酸产量要比通气培养时低得多。发酵产物经旋光分光仪、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测定可确认为L-乳酸,为同型乳酸发酵。  相似文献   

11.
豆乳的乳酸菌发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酵酸牛乳手工业生产菌株中筛选出菌种活力高,产酸能力强的两株乳酸菌:HLb(保加利亚乳杆菌)和HSt(嗜热乳酸链球菌)二者协同作用,使酸豆乳的生产周期较以往资料所报道的缩短37.5%,酸度提高20%。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发酵法生产乳酸的现状,介绍了乳酸生产菌株筛选、诱变和基因工程育种及乳酸的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废弃物作为原料用于乳酸发酵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海藻酸钙、泡沫塑料和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进行了德氏乳酸杆菌的固定化发酵乳酸的研究,其中以海藻酸钙为载体的固定化细胞发酵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得到了高于游离细胞的发酵产量,并对发酵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珍珠和薏米为主要原料制作乳酸发酵饮料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调配组合为:蔗糖10%,香精0.1%,薏米发酵液与珍珠水解液的体积比为2∶1。对饮料的可溶性固形物、酸度、还原糖、金属元素、氨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还原糖质量浓度为11.9 mg.mL-1;可溶性固形物为4.6%;pH值为4.97(16.5℃时);Zn、Mg、Fe、Mn、Na、Ca、K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672,5.14340,.23260,.2933,241.76,136.093,4.87μg.mL-1;Cd、Pb、Cr、Cu和Co等均未测出;且含有Asp、Thr、Ser、Glu、Gly、Ala、Val、MetI、le、Leu、Tyr、Phe、Lys、His、Arg和Pro等16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
我国餐厨垃圾产量大、含水率高且极易腐烂变质,收集、处理困难,利用率低。如何环保、高效、经济地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成为关注的焦点。乳酸(LA)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领域。在微生物发酵产乳酸机理及餐厨垃圾发酵制备乳酸工艺发展的基础上,综述了菌种、碳源和氮源、pH值等重要因素对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的影响,并分析了发酵液中乳酸分离提纯技术的发展现状,展望了今后餐厨垃圾发酵产乳酸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6.
以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荸荠,经乳酸菌发酵研制荸荠酸乳。通过感官综合评定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荸荠添加量为20%;均质压力为20 MPa;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42℃,加糖量3%,接种量4%(均为质量分数),发酵时间5 h;稳定剂组合为:黄原胶0.08%,琼脂0.09%,羧甲基纤维素钠0.04%(均为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7.
对藏灵菇菌增殖条件及其产乳酸特性进行了研究。藏灵菇增殖适宜条件为:乳浓度60%,培养温度28℃,接种量5%,pH值6.6,250 mL三角瓶装液量50 mL,转数100 r·m in^-1。连续培养5代后,其增殖率达到108%。藏灵菇产酸能力较强,培养20 h,pH值迅速下降到4.62,酸度增至109°T。外加碳源不利于藏灵菇生长,而添加蛋白胨和酵母浸提物则对藏灵菇增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乳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分离到的一株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ckii) 1-1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亚硝酸钠等诱变剂处理,筛选出一株产乳酸较高的突变株ZL-513,乳酸钙产量由5.8%提高至9.4%。以正交试验为基础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 3 d,残糖降至 0.1%以下,乳酸钙产量达 15%。比优化前产酸提高 60%,缩短发酵周期 1d。以质量分数 8%~15%的玉米粉为原料进行发酵,乳酸钙产量分别为10%~18.5%。  相似文献   

19.
番茄汁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番茄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而制成番茄汁乳酸菌发酵饮料,通过对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风味、稳定性进行实验,从而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5%,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30h,黄原胶0.03%,耐酸性CMC-Na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