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溶栓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对50例正常对照组、45例PE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不同时间段分别测定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动脉血检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指标.结果:PE患者溶栓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CRP、A-aDO2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T、APTT、FI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过程中DD、CRP、A-aDO2逐渐下降,2~3d基本恢复正常,CRP持续时间相对长些,FIB溶栓后减低而PT、APTT溶栓后增高,随着治疗进行,2~3d后接近正常水平.结论:PE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测定DD、CRP、FIB、PT、APTT、A-aDO2等实验室指标对疗效的观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片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片,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记录CAT得分、肺功能及血浆CRP、IL-8、IL-6、SOD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CAT得分、CRP、IL-8、IL-6、SOD及血脂均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也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治疗组、对照组及两组间相比,FEVl、FEV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辛伐他汀治疗能改善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CRP及炎症介质水平,但不能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肾功能相关性,评价其在不同肾功能状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首次确诊收治的193例APE患者临床资料,通过肾脏病饮食改良公式(MDRD)计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利用eGFR分期将研究对象按照慢性肾脏病(CKD)分为CKD1-4组,比较不同肾小球滤过率组间临床资料(包括基础资料及实验室资料)指标的差异性;分析不同组内FIB与肾功能(血浆尿素、血胱抑素C、血肌酐、尿蛋白)的相关性;最后进行4组患者FIB与eGFR的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组间基线资料比较中年龄、血气PO2、尿酸、血淀粉酶、BNP及肌钙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观察指标水平比较只有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肾功能观察指标在患者组间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相关分析得到不同组中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与血胱抑素C(r=0.2980,P<0.05)、尿蛋白(r=0.3480,P<0.05)、血肌酐(r=0.6550,P<...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为研究ACVD的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及疗效观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对50例正常人和70例ACVD患者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D-二聚体,用特定蛋白仪测定hs-CRP的含量.结果:急性期ACVD患者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恢复期明显下降,急性期与恢复期、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ACVD患者hs-CRP含量明显升高,恢复期明显下降,急性期与恢复期、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CH)和脑梗死(CI)急性期比较,两组D-二聚体和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hs-CRP联合测定,可作为ACVD患者病程判定和疗效观察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与尿酸、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和总胆红素(TBIL)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9名,CHD患者180名,采用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清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将CHD组分为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CHD组UA、CRP、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TBIL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逐渐升高,而HDL-C、TBIL逐渐降低(P<0.05).结论:高水平UA和CRP可能是导致CHD的重要因素,低血清TBIL水平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血清UA、CRP、TBIL等生化指标的综合测定可间接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李伟东  刘涛 《甘肃科技》2022,(17):105-107+110
观察活血通痹汤联合MTX治疗RA患者的疗效。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活血通痹汤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MTX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2组患者晨僵、疼痛、DAS28、HAQ、CRP、ESR、类风湿因子(RF)。治疗组晨僵、疼痛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DAS28评分增高,DAS28评分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RF、CRP、ESR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通痹汤联合MTX治疗RA能够显著改善RA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缓解疼痛,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发展的影响.方法:儿童系统管理中38例接受早期干预的早产儿为干预组(Ⅰ组);43例未接受早期干预的早产儿为对照组(Ⅱ组).结果:Ⅰ、Ⅱ组体重、身高SDS值比较,出生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6、12、24个月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时MDI、PDI值Ⅰ、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12、24月个各年龄段,Ⅰ组MDI、PDI值明显优于Ⅱ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有利于早产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气祛瘀颗粒冲剂"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液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行气祛瘀颗粒冲剂口服,连用10 d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术后肿胀、疼痛、腓肠肌压痛及下肢周径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消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血液PAF、PLT、D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PAF,PLT,D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气祛瘀颗粒冲剂与低分子肝素联用,可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疼痛及并发症,其作用与降低术后患者血液PAF,PLT,DD含量有关,且安全性高,考虑可能与中药双向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变化特点,对76 例哮喘患者按维医体液论进行辨证分型(其中异常黑胆质型哮喘组30 例,非异常黑胆质型哮喘组46 例),并与健康对照组89 名进行对照,检测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 和CD62P、内皮素(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凝血4 项指标,即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和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CD62P、ET-1、PAI-1 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CD62P、ET-1、PAI-1 水平高于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和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t-PA 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下降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和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FIB 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FIB 含量高于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 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偏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 时间在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最短,其次为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研究表明,异常黑胆质性哮喘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和纤溶功能都发生紊乱,提示异常黑蛋质性哮喘处于血栓前状态,且这种状态较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行气祛瘀颗粒冲剂"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液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行气祛瘀颗粒冲剂口服,连用10 d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术后肿胀、疼痛、腓肠肌压痛及下肢周径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消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血液PAF、PLT、D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PAF,PLT,D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气祛瘀颗粒冲剂与低分子肝素联用,可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疼痛及并发症,其作用与降低术后患者血液PAF,PLT,DD含量有关,且安全性高,考虑可能与中药双向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动态监测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对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6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常规非手术治疗(抗感染、化痰、止血等)仍反复大咯血后行BAE,根据患者行BAE后的疗效分为4组,优效组(29例)、良效组(29例)、中效组(24例)及差效组(14例),比较4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结果 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随手术治疗效果呈下降趋势,优效组最高,差效组最低,且差效组与优效组和良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均较术前升高,同时差效组明显小于优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效组、良效组和中效组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与治愈级别呈正相关,优效组浓度最高,差效组浓度最低,且中效组和差效组与优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进行动态监测,不仅可以评估行BAE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患者的预后情况,还可为术后复发咯血的预测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复杂性疾病患者在血栓前状态的共性并探讨其意义,采用流式细胞仪、ELASA法、放射免疫法、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等技术方法,检测复杂性疾病患者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的表达,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血清内皮素(ET-1)及凝血4项即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复杂性疾病组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及血浆PAI-1水平明显升高(P<0.05);复杂性疾病组血浆t-P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肿瘤组血清ET-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上述指标与疾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疾病组APTT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疾病组血浆FIB浓度明显升高(P<0.05)。其中肿瘤组血浆FIB浓度的变化比其他3个疾病组更为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肿瘤组、糖尿病组及高血压组PT时间明显缩短(P<0.05);APTT,PT,TT进行疾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由此得出结论:复杂性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增强、纤溶功能减退,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可能是贯穿于复杂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共同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研究高负荷间歇运动对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的修复性能,将某医院患有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的78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高负荷间歇运动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任何运动,高负荷间歇运动组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高负荷间歇运动。长期进行高负荷间歇运动后,运动组的IGF-1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运动组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患者指关节活动评定结果明显优于未进行高负荷间歇运动的患者,且握力明显增加。说明高负荷间歇运动能够提高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患者肌力与手部的整体功能,能够提高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患者的修复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减量运动训练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选择某大型综合医院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减量运动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减量运动组共进行6周的减量运动训练。结果减量运动组实验前后形态学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减量运动组BMI、腰臀比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臀围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减量运动组血脂指标、血糖和胰岛素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实验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减量运动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和胰岛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减量运动组实验后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实验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减量运动组实验后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减量运动组肺容量指标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减量运动组VC、IRV、T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运动组FVC%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V实验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后减量运动组FVC、MVV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减量运动训练有助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研究骨折术后护理干预对肢体肿胀康复情况的影响。对2015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某骨科医院收治的90例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护理,但干预组给予其他更多护理干预。骨折术后第1天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和肢体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和第7天干预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和肢体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术后干预组患者消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组患者骨折术后非常满意和满意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术后干预组患者在健康感觉、躯体感觉、精神状态、睡眠状态、生活满足感和食欲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术后7 d干预组患者在心理、生理方面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锻炼的积极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骨折术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舒适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研究递增负荷运动对运动员血睾酮及皮质醇含量的影响;随机选择某体育学院自愿参加本实验的大学生20名,将其划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令实验组受试者进行16 d、4个阶段的递增负荷跑步运动,每天运动1次,4次一个阶段,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运动。第三阶段实验组体重、体脂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去脂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BMI、体脂百分比和体脂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实验组第三阶段体重低于实验前,差异非常显著(P0.01),体脂百分比、BMI、体脂百分比和体脂含量低于实验前,去脂体重高于实验前,差异显著(P0.05);第四阶段实验组各身体成分指标和对照组及实验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和实验前相比,实验组受试者四个阶段血睾酮浓度逐渐降低,第三阶段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四阶段较实验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第三阶段血睾酮含量较对照组更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四阶段也低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第一阶段唾液和血清皮质醇含量高于对照组和实验前,差异呈非常显著性(P0.01),第二阶段唾液皮质醇含量高于对照组和实验前,差异呈显著性(P0.05)。实验过程中随着负荷的逐渐增加,实验组血睾酮含量/皮质醇逐渐增加。递增负荷运动能够降低运动员血睾酮含量,使皮质醇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说明递增负荷运动能够使机体分解代谢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重度雾霾天气环境下运动对人体心肺机能的影响。在雾霾严重区域采样监测点周围任意选择20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常住居民作为重度污染运动组,选择20名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常住居民作为重度污染对照组,在空气质量好的城区采样监测点周围任意选择20名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常住居民低污染对照组,除重度污染运动需运动外,其他两组不运动。重度污染运动组体成分指标均显著优于高度污染对照组(P0.5)。重度污染运动组安静心率、脉搏压、心功指数和低污染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重度污染对照组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收缩压显著高于重度污染对照组(P0.05)。重度污染运动组EDV、MVCF显著高于低污染对照组(P0.05),EDV显著高于重度污染对照组,MVCF非常显著高于重度污染对照组;MSER显著低于低污染对照组(P0.05);重度污染运动组每搏输出量和心率非常显著性高于重度污染对照组(P0.01),与低污染运动组无显著性差异;重度污染运动组射血分数非常显著性高于重度污染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低污染对照组(P0.05)。重度污染运动组运动后FVC、FEV1、FEF25%~75%、FEF、MVV与重度污染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重度雾霾天气环境下运动对人体心肺机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间歇式短距离训练对贫血患者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为了便于分析,选用50只患有贫血症的Wister雄性大白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间歇式短距离运动训练组,间歇式短距离运动训练组进行相应训练,对照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任何训练,饲养环境和间歇式短距离运动训练组相同。和对照组相比,间歇式短距离运动训练组运动2~3周的体重明显更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间歇式短距离运动训练组在实验4~7周时的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当实验时间为1周时,对照组和间歇式短距离运动训练组大鼠血清EPO浓度、骨髓细胞EPO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实验时间为2~7周时,间歇式短距离运动训练组大鼠血清EP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间歇式短距离运动训练组大鼠骨髓细胞EPO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训练1周后,间歇式短距离运动训练组大鼠骨髓细胞中有少量表达EPO细胞,训练2~3周后,训练组大鼠骨髓细胞中的表达EPO细胞有所增加,随着训练时间的逐渐增加,大鼠骨髓细胞中表达的EPO细胞越来越多,对照组大鼠在训练结束后骨髓细胞中仍有较少的表达EPO细胞。间歇式短距离运动训练有助于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重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长期低强度有氧运动对中老年韧带松弛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大型综合医院骨科20名符合标准的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有氧运动组和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受试者进行12周低强度有氧运动,对照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任何运动,饮食与有氧运动组相同。结果:对照组受试者体成分各项指标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氧运动组受试者体重、BMI与对照组和实验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脂百分比和VO2max与对照组和实验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10周低强度有氧运动训练后,有氧运动组韧带紧张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氧运动组ADT和Lachman2度与3度例数明显低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氧运动组ADT和Lachman1度例数明显低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有氧运动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ROM评分明显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长期低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中老年韧带松弛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