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Clinux嵌入式系统中GPS信息的获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成了嵌入式Linux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数据接收.在基于uClinux的嵌入式应用系统中,采用了MCF5272嵌入系统、M12和G18模块.以MCF5272微处理器为核心,通过GPS(Global Positing System)模块M12获取卫星定位数据信息,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控制软件.通过G18接入无线移动数据网络,进而将数据通过Internet远程通信,由连接到Internet的远程服务器接收嵌入式系统获得的GPS数据.给出了嵌入式系统的组成,介绍了GPS卫星定位原理.用C语言在uClinux下实现了卫星定位数据接收软件,最后给出了接收实验数据.接收系统的分辨率:经度和纬度为1 marcs,高程为0.01 m,速度为0. 01 m/s.  相似文献   

2.
程炎 《科技咨询导报》2011,(30):219-219
目前,以高速电力通信网为基础,形成了覆盖各电网企业的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和信息网络。电力通信网已发展成为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等多种传输手段并用的干线通信网络,基本覆盖了发电、输电、配电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由基于最优尺度量化的分类主成分分析数据处理模块和优化Transformer时序预测模块组成的卫星电源消耗预测方法.针对卫星工程数据的高冗余问题,建立了基于赫斯特指数分析(Hurst)、灰色关联分析以及分类主成分分析(CATPCA)的卫星高维数据处理模型,对百维度时序数据进行有效提取,重构输入数据.采用对抗学习网络架构,建立多学习Transformer的卫星电量预测模型,模型综合考虑影响卫星能源消耗的多种因素以及时序数据依赖,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高精度卫星电源消耗时序预测.实验部分采用卫星真实运行数据,综合考虑影响卫星能源消耗的多种因素,12 h预测拟合优度达到94%,比BP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精度更高.可以有效克服常规工程数据的冗余、缺失以及脏数据问题,解决了常规时序预测需要依赖长期数据的不足缺陷,有效完成卫星能源短时消耗高精度预测.这对卫星在轨任务规划、卫星在轨健康管理等后续任务提供可靠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前标准的SOA大部分是通过SOAP实现的.由于SOAP没有进行数据加密和压缩,因此对网络要求高,效率低.采用压缩加密方式实现远程服务调用,经过在同一企业内实际测试,可大大降低数据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网络入侵过程的痕迹数据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数据网络数据规模巨大,对入侵过程痕迹数据进行监测的效率通常较低,一些带有入侵痕迹的数据特征在大数据环境下,特征逐渐淡化,当前方法无法在淡化的情况下准确采集痕迹数据的特点,无法形成待监测数据与痕迹数据之间的关系,导致监测效率和精度低下。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概率的大数据网络入侵过程的痕迹数据监测方法,将采集的痕迹数据转换成频域信号,对其进行频谱或功率谱分析,依据时间变化的幅值将其转换成随频率变化的功率。采用核主元分析对痕迹数据信号特征进行提取,利用非线性转换将样本痕迹数据信号从输入空间映射至高维特征空间,在高维特征空间中通过PCA进行痕迹数据信号的频域特征提取。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对特征模糊聚类概率进行描述,对待监测数据和痕迹数据之间的特征模糊聚类概率进行计算,通过衡量理论进行对比分析,使大数据网络入侵过程中的痕迹数据被完整的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所需时间少,而且监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6.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卫星遥感系统已经日臻成熟,全球军用、民用与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日益增加。当前国际上约有51个国家拥有或者运营着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系统,遥感数据广泛用于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全球环境变化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由此也形成了对成熟数据政策法律框架的强烈需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和德国等国家,出于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考虑,以及规范本国遥感产业发展的需要,纷纷制定了自己的遥感相关政策,对卫星遥感数据的分发等进行正式立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应对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克服当前移动互联网存在的弊端,提出基于命名数据网络的5G系统架构.与IP网络架构不同,该架构在网络层部署命名数据网络协议从而改变传统端到端的通信模式.通过对该架构网络层的用户体验速率、端到端传输延时和移动性等方面进行仿真实验,证明基于命名数据网络的5G系统架构网络层具备优秀的通信性能,可满足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语音数据网络集成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音数据网络集成是迈向综合业务网络环境的第一步.通过分析比较现有语音数据网络集成技术(包括话音ATM交换、话音帧中继和语音IP交换),提出了此类应用的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实现语音数据网络集成的延时保证、带宽利用、系统效率和信令接口等关键问题,并讨论了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卫星数据收发站的发射开关控制器,通过控制卫星数据收发站调制解调器的电源开关,来实现数据发送的开始和结束。卫星调制解调器的电源开关闭合,表示此数据收发站开始发送数据,占用卫星信道;卫星调制解调器的电源开关断开,表示此数据收发站结束了数据发送,释放了卫星信道,此时,其它的数据收发站可以利用这个卫星信道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发射开关控制器来确定卫星信道的状态,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按事件发生时间顺序。一、我国首颗中继卫星成功发射 4月25日,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继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它的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卫星领域的又一空白。  相似文献   

11.
江军华  章炯民 《科技信息》2009,(26):I0223-I0224
气象卫星数据可视化系统的目标是,以直观的图像方式呈现数据。由于气象卫星数据是海量的,基于常规技术的系统,在并发用户较多的情况下,响应速度比较慢。本文描述的卫星数据可视化系统采用Lustre并行文件系统存储海量卫星数据,使系统的响应速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本文以NDVI为例,给出了测试结果,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卫星遥感影像为城市道路交通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从Google Earth卫星影像中提取昆明市二环以内道路交通信息,分析提取的信息和相关数据,评价昆明市二环以内(含二环)的道路交通状况,包括各种交通特性、道路特性和通达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卫星数据站的故障模式,说明了其基本的维修方法,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维修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对VSAT卫星数据站设备维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GPS卫星星历仿真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对某些特定的GPS卫星星历的仿真,获得了该卫星星历仿真数据和卫星位置数据,并将两者与相对应的实际广播星历数据和卫星位置数据进行比较,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结果表明,该仿真方法的精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对卫星数据处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局域网视音频监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局域网视音频数据多点传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视音频数据网络传输以及发送和接收的队列管理机制,设计了一套满足系统要求的数据包格式,并描述了接收队列模型。给出了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各组成部分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对系统实时解码的原理、解码器的结构及其实现方法进行了讨论。采用分段存储和查询算法,实现了视音频数据的实时存储和精确到秒级的查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3月17日,记者从在北京召开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数据免费发放政策发布会”上获悉,自2006年4月1日起,中国内地的资源卫星用户将可免费使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的数据。会议主持人、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任郭建宁介绍.第一批享受免费使用政策的用户共70家,涵盖中国内地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免费分发的数据只限于国内使用;用户经过注册确认后,可直接浏览资源卫星的快视图像,  相似文献   

17.
CBERS-02图像在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四川省2000-2004年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项目为基础,对中巴资源二号卫星(CBERS-02)遥感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流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探讨利用CBERS-02卫星遥感图像,结合GIS技术实施快速、准确、经济的大范围土地利用/覆盖状况调查.通过对遥感图像处理和信息提取,查明了研究区2000-2004年期间土地利用/覆盖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CBERS-02卫星数据可以在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与其它遥感资料和实测数据相结合,可以缩短监测周期,降低应用成本.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GOCE和GRACE等重力卫星数据在频谱上的互补性,指出了多源卫星重力数据融合的必要性,总结了多源卫星重力数据融合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成果,特别是GOCO和EIGEN系列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多源卫星重力数据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如地形影响处理、位系数与数据的对应关系、数据权重分配等.最后,对多源卫星重力数据融合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海水透明度监测方法是利用船舶等进行实测。由于船测本身固有的缺点,满足不了当前对海洋要素大范围、快速、实时监测的需求,必须结合卫星、航空遥感等手段,进行立体监测。文章以海水透明度为突破口,开展中国海透明度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反演海水透明度精度可以达到相对平均误差22.6%,在中高透明度海区,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利用建立的海水透明度遥感反演算法和SeaWiFS卫星遥感数据,制作了两年的中国海透明度遥感产品数据集,并利用该产品,对中国海透明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遥感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获取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发射了一系列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高分二号、天绘一号、资源三号等,如何快速处理卫星遥感数据、加强卫星遥感数据应用研究,对于提高卫星遥感技术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