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超声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总黄酮的实验条件,采用单因素考察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料液质量比、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实验条件参数为:超声功率60W、提取时间30min、料液质量比1∶30、提取温度60℃、提取剂乙醇体积浓度60%.在此最佳实验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14%.  相似文献   

2.
以迷迭香酸的提取率为验证指标,采用溶剂提取法对丹参中迷迭香酸进行提取工艺研究.在单因素、单水平条件下采用正交设计L9(34),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影响因素,用硫酸亚铁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提取物中迷迭香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9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5,提取时间3h,浸提2次.在最佳条件下迷迭香酸的提取率为91.34%.  相似文献   

3.
以龙牧801苜蓿干粉为材料,采用索式提取法,对影响苜蓿总黄酮提取率的4个单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比较,以确定各因素下苜蓿黄酮最大提取率.结果表明,在不同固液比、乙醇体积浓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提取条件下,物料比为1∶30(g/mL),乙醇体积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温度为90℃,苜蓿总黄酮提取率可达9.48 mg/g.  相似文献   

4.
运用微波法对胡椒中胡椒碱进行提取,并采用HPLC对胡椒碱的含量进行测定,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及微波功率对胡椒碱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55℃、料液比为80:50、乙醇体积分数为80%及微波功率为500W的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胡椒碱的效果最佳,胡椒碱收率可达4.12%.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猪肚菇多糖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本文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猪肚菇粗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确定鲜品干燥预处理温度为50℃,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在料液比(g:mL)为1:30,功率为520W的微波下辐射20min,并于80℃水浴下浸提时间2h后获得最大的多糖得率为13.63%.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强化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2种新方法对甘草中的甘草酸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甘草酸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超声强化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各自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强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30℃,超声电功率密度为80W/cm2,超声作用时间为90min,酸化pH值为1.0,优化后平均得率为12.20%;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加入混合提取剂(1/2体积10%乙醇和+1/2体积0.5%氨水),微波功率550W加热3次,加热时间为20s,优化后平均得率为10.77%.经过优选得到的2种甘草酸制备工艺,提取率较高并且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取纯化蛹虫草废弃培养基中的虫草素.方法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热水浸提条件,即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8 h,料液比1 g∶20 mL,对虫草素进行粗提;用优化的大孔树脂层析法,即XAD16树脂,在pH9.0的条件下,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作为洗脱剂,对其进行分离,利用聚酰胺树脂精制虫草素.结论提取的虫草素纯度达到了98%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假酸浆为原料,采用浸渍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假酸浆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并筛选了不同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最佳条件为:温度60℃,提取时间2.0 h,乙醇体积分数50%,固液比1∶15(g∶mL,下同);总黄酮得率3.585%.影响得率的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酶解法提取海南龙血树叶总皂苷的工艺.采用酶解-乙醇浸提,以龙血树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海南龙血树叶总皂苷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酶质量浓度0.20 mg/mL,酶解温度50℃,pH=5.0,酶解时间为1.5 h,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海南龙血树叶总皂苷提取率为4.13%.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实验研究了荸荠皮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荸荠皮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70%的乙醇作浸提剂,以料液比1∶35,于65℃恒温浸提6h.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甘草酸和甘草黄酮联合提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联合提取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黄酮的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回流溶剂、时间和液固比为影响因子,选用中心复合模型(CCD)进行4因素、5水平的实验设计.以甘草酸和黄酮得率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RSA).结果表明,联合提取甘草中甘草酸和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8%;氢氧化钠浓度1.1%;回流时间2.5 h;液固比10.1:1(mL:g).此条件下甘草酸得率为5.68%,黄酮得率为6.73%.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其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等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确定该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皮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 g/m L、超声功率126 W、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60℃,多糖提取率达到34. 2%±0. 31%.文中的相关试验方法将为以后的玉米皮多糖提取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乙醇浓度(A)、料液比(B)、温度(C)、微波功率(D)4个因素对王不留行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实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A1B3C2D3,即溶剂为60%(ψ)乙醇,料液比为1:60,提取温度55℃,微波功率800 W.首次运用微波技术从王不留行中提取总黄酮,具有提取率高,提取速率快,提取温度低,能量消耗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黄枝瑚菌子实体为原料,探索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温度对热水浸提黄枝瑚菌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浸提工艺利用热重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ITR)分别表征多糖热稳定性和结构,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4)g/mL、浸提温度83 ℃下浸提5 h,此条件下多糖得率达(19.21±0.15)mg/g该多糖是主要由吡喃糖构成的杂多糖,含少量蛋白质和糖醛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该多糖具有较强的1 二苯基 2 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 联氮 二(3 乙基 苯并噻唑 6 磺酸)自由基(ABT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研究结果为黄枝瑚菌多糖的提取与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pH测定法和pH差示法,测定了大蓟刺儿菜花红色素含量的影响因素、线性范围及适用性,对比结果单pH测定法适宜测定大蓟刺儿菜花红色素含量.以色素含量为指标,采用单pH测定法,对大蓟刺儿菜花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能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蓟刺儿菜花红色素在pH值为1.0,体积分数50%的乙醇为浸提剂,料液比为1 g∶20 mL,温度为55℃,浸提时间2.0 h为最佳提取条件.色素的色价为272,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好,对酸、热稳定,强光对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色素在氧化剂H2O2中稳定性较好,还原剂N a2SO3对色素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单因素实验入手,用化学方法探讨了东北枸杞多糖的浸提条件,包括浸提固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浸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热水浸提法,料水比1∶15,100℃水浴中浸提4 h,用95%的乙醇醇沉2 h,产率较高。用Sevag法除蛋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蕨麻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以蕨麻总生物碱提取量为指标,将影响生物碱提取的因素(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溶剂浓度、料液比等)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时间74.93 min、温度75℃、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测得蕨麻总生物碱含量为2.324 mg·g~(-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67%,RSD=1.35%。DPPPH和ABTS自由基反应结果表明,0.02~0.10 g/L蕨麻总生物碱对DPPPH有清除作用,对ABTS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生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6-姜酚,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研究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生姜中6-姜酚的最优条件为:95%乙醇,料液比1g/10mL,提取3min。在此条件下,6-姜酚得率为0.3282%。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金花茶花中水溶性多糖微波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金花茶花多糖(CCFP)微波提取的二次响应曲面方程.试验的三因素(温度、时间和液料比)对CCFP提取有不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微波提取温度对CCFP影响最大,其次为提取时间,液料比对CCFP提取率影响最小.试验因素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7℃,时间10 min,液料比为26 m L∶1 g.在此条件下,CCFP提取率可达3.40%,与模型预测值3.56%很接近.  相似文献   

20.
以桦褐孔菌子实体为原料,用水提和碱提的方法提取桦褐孔菌粗多糖,利用响应面优化实验对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桦褐孔菌水溶多糖及碱溶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水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4.77 h、液料比43∶1,在此条件下,水溶粗多糖得率为16.86%(RSD=0.004 8);碱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4.26 h、NaOH浓度为0.6 mol·L~(-1)、液料比28∶1,在此条件下,碱溶粗多糖得率为28.64%(RSD=0.051 9)。水溶粗多糖及碱溶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分别为10.78%和7.80%。桦褐孔菌碱提多糖的总还原力明显高于水提多糖,并且碱提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亦远高于水提多糖,在桦褐孔菌多糖浓度为2.5 mg·mL~(-1)时,碱提多糖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能达到80.28%,水提多糖为51.19%。碱提多糖在发挥抗氧化活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潜能,可为桦褐孔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