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鸟类是人类天然的朋友.鸟类的辛勤劳动保护了植被,保护了环境,它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绝大多数鸟类都是捕食害虫害兽的能手.一只燕子一年吃掉3万多只害虫,相当于5个农民喷药治虫的效果.一只雨燕在一个夏季吃掉的昆虫如排成直线,可达1公里长.山雀一昼夜所吃的昆虫,等于自身的体重.一只大杜鹃一天可吃3百多条松毛虫,一只灰喜鹊一年可食松毛虫1万5千多条.一窝有3-4只雏鸟的燕鸻,一个月里能吃掉1万6千2百多只蝗虫.一只田鼠一个夏天糟塌1公斤粮  相似文献   

2.
油松毛虫是危害油松林的主要食叶害虫。简要阐述了油松毛虫的生活习性,以2002年太原市林场进行的油松毛虫的飞机防治为例,介绍了飞机防治的具体方法与步骤,重点说明了灭幼脲在采用飞机防治油松毛虫中的应用情况及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动脑筋     
一、选择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人是:A.阿拉伯人 B.印度人C.希腊人2、大雁排成“人”字形飞翔的原因是: A.防袭击 B.守纪律 C.省力气3、松树的天敌是松毛虫,松毛虫的天敌是: A.啄木鸟 B.灰喜鹊 C.红嘴鸥  相似文献   

4.
李永刚  张玉善 《科技资讯》2006,(29):181-181
近年来,由于气候反常,树林密集,树种单一,天敌减少等原因,松毛虫大量繁殖。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我国广大松林最严重的历史性大害虫,松毛虫一年可繁殖三代,可谓“无烟火灾”。若不及早防治,后果不堪设想,也制约黄田镇经济发展,减少农民收入。据此,本文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对松毛虫的一些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5.
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由于使用方便、效果较好、对人畜和家蚕生产较安全,近几年来发展很快,目前,全国防治面积已达500余万亩,确是综合防治农林业害虫中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本地区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策略是主攻越冬代,几年来的防治时间多在3月上旬至4月初,即在松毛虫越冬后放菌。由于当时的气温较低,白僵菌侵入虫体以及在虫体内繁殖缓  相似文献   

6.
稻田蜘蛛是水稻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能捕食多种害虫,其中不少种类主要捕食稻飞虱及叶蝉。为了弄清它们在水稻害虫综合防治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于1975年在四会县大沙公社对蜘蛛种类及其种群消长与稻飞虱、叶蝉种群消长关系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并附带观察了一些生物学特性,现将这几方面的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病毒是一种有前途的杀虫剂。它杀虫快,效力高,能自然传播。传染力可保持数年之久,并能经过卵传至后代.致使害虫发病死亡,不断扩大杀虫效果。国外已有应用病毒防治叶蜂、夜蛾、油松毛虫、天幕松毛虫、松叶黄毒蛾、松天社蛾和美国白粉蝶等害虫,取得良好效果。试验于1975年6月初在荆州地区钟祥县盘石岭林场进行。试验用病毒由广东省林科所提供。试验目的主要是初步掌握病毒治虫的规律,并扩大种源。  相似文献   

8.
<正>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国马尾松林危害最严重、分布最广泛的食叶害虫。为了预测这种害虫的发生数量和进行综合防治,我们采用生命表的方法,在浙江省余杭县长乐林场对湿地松林马尾松毛虫的各种死亡因子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分析了影响数量变动的各个因子的作用。本文报道的是1979年~1982年对越冬代松毛虫的研究结果,其它各代的考查材料将陆续整理成文。 马尾松毛虫在浙江余杭县一年发生2~3代,第一代发生期5月中旬~7月下旬,第二代7月下旬~10月上旬,第三代10月上旬到下一年的5月中旬。发生2代的年份,即第二代发育到下一年的5月中旬结束。马尾松毛虫以四龄幼虫越冬为主。这种害虫除危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外,也取食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和火炬松(Pinus taeda L.)。  相似文献   

9.
油松毛虫是油松的毁灭性食叶害虫。基于多年的调查研究,揭示了油松毛虫在泽州县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提出了人工、化学、生物、营林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棉虫控制     
(一)棉虫生物防治除特殊情况外,事实证明在农业生态系中长期药杀各种害虫,而不利用捕食物,寄生物或病原物等原始型生物防治是难以凑效的。虽然生物防治在综合防治中,仍未强调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但最近十年一直重视天敌对扑灭害虫或潜在害虫时的重要性。利用天敌进行综合防治常采取(a)输入外地天敌(通常引自害虫的原产地),(b)利用害虫寄主,环境,和天敌三者关系,助长当地天敌的作用更为有效。上面(a)条(古典的生物防治)看做是对各种害虫防治技术中最有效的一种;但近年来对调查能控制棉虫的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森林害虫有4000~5000种,易于暴发成灾的熏要害虫达几十种,每年发生面积近600万公顷,如松毛虫年发生达150万公顷,杨树蛀干害虫发生近50万公顷,杨树食叶害虫达70万公顷,大小蠹虫近30万公顷等等,每年国家需要投入巨额经费开展防治,以保护绿化的成果和挽回经济损失。本文仅就昆虫病原线虫在林业害虫防治中取得的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牙(虫甲)總科的昆虫,一般生活於淡水中,有一部份種類生活於有機质豐富而濕潤的穢土裏或糞土里,還有可以在花里找到的種類。牙(虫甲)的幼虫,一般行捕食生活,生活在淡水裏的,捕食水中的小魚,蝌蚪及其他小動物。有一些捕食性牙(虫甲),会利用为防治農業害虫的材料,如Dactylosternum hydrophiloides M'Leay,D.dytiscoidesFabr.和D.cycloides Knisch会利用來防治甘蔗蛀(虫甲),Rhabdocnemis obscurn Boids.。Dactylosternum abdominaic Fabr.会利用來防治香蕉蛀(虫甲),Cosmopolites sordidaGerm.。植物食性的牙(虫甲),對於農作物也能夠造成嚴重的损害,如1955年湖北省  相似文献   

13.
1986至1989年从山东一些林果害虫中分离出10种病毒,它们是赤松毛虫NPV、侧柏松毛虫NPV、灰斑古毒蛾NPV、古毒蛾NPV、杨尺蠖NPV、双齿绿刺蛾NPV、豆天蛾CPV、扬扇舟蛾CPV、侧柏松毛虫CPV、桃天蛾CPV.  相似文献   

14.
<正>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ns punctatus Walker)属鳞翅目、枯叶蛾科(Lepidoptera Lasiocam-pidae),它繁殖力强,迁移扩散快,经常猖獗成灾,是我国危害森林的最严重的历史性大害虫。为了防治马尾松毛虫,必须建立准确、可靠、方便的预测预报方法,掌握其种群数量动态;而昆虫的性比则是种群结构的重要特征,它对种群的数量动态有重要影响。故研究马尾松毛虫雌雄区分问题对建立上述预测、预报方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目前尚未见到关于马尾松毛虫幼虫生殖系统的研究报道。 自1982年起,我们开始对马尾松毛虫的生殖系统进行研究。本文报道此项研究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数学方面论证了微型生物在污染的环境中起净化作用的前提是:必须对污染物的排放量加以限制;捕食天敌能防治病害的前提是害虫猎物数量增长受害虫自身密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都在进行探索利用昆虫性外激素来防治害虫,以提高综合防治效果,这是植保工作的一条新途径。在毛主席无产阶级科研路线的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国近几年对若干种农林主要害虫如马尾松毛虫、棉花红铃虫、梨小食心虫、甘蔗螟虫、玉米螟、稻瘿蚊和三化螟等的性外激素的利用都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试验研究,主要是用活雌虫和粗提物作诱饵诱杀雄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目的是通过大量诱杀雄虫,使自然界这些害虫雌雄性比失去平衡,造成部分雌虫不育,减少下一代虫口密度,以达到防治害虫的效果。有关昆虫性外激素的概念及应用上的意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棉田内的蜘蛛是棉花害虫的重要天敌.几乎所有的种类均能够捕食多种棉花害虫,尤其是对棉蚜,棉铃虫和棉小造桥虫的初孵幼虫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在23种蜘蛛当中以三突花蛛、草间小黑蛛、黄褐新圆蛛和白斑腊跳蛛捕食范围广,捕食量也大.应该加强研究、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具有周期脉冲的捕食与被捕食模型的动态行为.通过喷洒杀虫剂和投放天敌的周期不同,得到了捕食系统害虫灭绝周期解的全局稳定性的临界值,分析喷洒杀虫剂和投放天敌的周期如何影响生物控制,为害虫治理提供了策略基础.  相似文献   

19.
阎政锋  覃春梅 《科技资讯》2010,(28):237-237
使用化学农药控制马尾松毛虫的暴发和灾害,能够阻止害虫对林木的危害,本文研究适合目前防治的药物、机械工具、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努力控制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毛虫,是危害松林的大敌。我场从六五年至今连续七年都遭到程度不等的松毛虫危害,给松林生长造成很大威胁。为了更好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去年在省林科所的帮助下,与开展人工、药械防治的同时,进行了“以菌治虫”的生物防治试验。今年,自三月下旬至四月下旬,我们又在低温条件下大胆进行了七百亩较大面积的施放,感染死亡率在86.4%以上,最高达98.7%,试验树感染死亡率达98.9-100%。白僵菌,是一种虫生真菌,它能寄生在松毛虫等多种昆虫虫体上,通过表体接触感染,孢子萌芽,芽管侵入虫体,在体内繁殖蔓延而使害虫死亡。从试用中,我们体会到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有很多优点:①成本低.效果高,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又能治本;②土法生产菌种简便;③杀虫作用可持续2-3年或更长,在适宜条件下,还能自行扩散;④对人畜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