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为生力军的大学生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于衡水市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积极的态度,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影响,其中学校对于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杨浦区开鲁新村第二小学是上海市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实验学校、区科技特色学校、区绿色学校。近几年,学校围绕"科技环保"主题教育,先后开展了"走进野性非洲,探寻生存策略""世博行——争当绿色出行小使者""种菜识生态,体验生物多样性"等一系列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连续三年  相似文献   

3.
大理洱源县乔后镇是典型的民族贫困山区,却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和场域——家庭、社会、学校发生重大变迁,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教育弱化、大众传媒偏离、学校教育难有作为、政府的文化扶贫事业尚在摸索中、民族文化人才缺乏等困境。当前,需要从提高对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政府文化职能、强化学校文化传承功能、以旅游业带动文化传承四个方面来加强对此类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培养的现实条件,提出当代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培养的目标和原则,探索了当代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培养的具体途径.这些途径是:社会应加强政府管理力度,优化社会消费环境;家庭应适度供给费用,作出良好消费榜样,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学校应注重消费教育,优化校园消费文化,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大学生自身应注重提高消费文化素质,自觉选择文明消费方式.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对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的培养形成消费道德教育合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璐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20(2):74-75,77
自从大众传媒介入到社会系统以后 ,它就不但丰富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者”的构成。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思考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时 ,就明确指出了传媒“使文化代代相传”的功能。本质上 ,这就是传媒教育功能的一种表现。在现代信息社会中 ,人们每天接触大众传媒的时间不断增加。大众传媒对于人们生活广泛而深度地进入 ,也就意味着它将会更广泛而深度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及思想。如今 ,我们无法忽略大众传媒这一新型“教育者” ,这是应该拥有的最起码的认知。在传统社会里 ,知识、观念、文化的传承基本上是在家庭、学校以及后来个人所处的社…  相似文献   

6.
高校文化建设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操的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多元文化视野下指导当代大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和深化对当代大学生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探寻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传承的脉络,就如何在高校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中国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模式,针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对象和内容的特殊性,分析了大学生三重道德困惑:物质商品的丰富与精神家园的贫困,人际关系的疏离与网络交往的亲密,自我认同的困惑与道德教育的薄弱.剖析了经济因素、教育因素和文化因素对大学生道德产生的重要影响.提出了中国大学生道德培育的新模式——延展式道德学习.  相似文献   

8.
知耻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切入点,也是"八荣八耻"的核心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它既是做人的标准,也是道德教育、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的重要环节。当前大学生耻感意识缺失,既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缺陷、社会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有关,也与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缺乏知耻感有很强的关联度。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倡导正确的荣辱观,弘扬传统美德,抓好知耻环境建设,加强"耻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科技道德深刻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生存与发展,建立良好的科技道德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源泉。大学生是未来科技领域的主力军,加强科技道德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借鉴欧洲国家科技道德教育的模式,我国大学生培养中应加深对科技道德教育的认识,深刻理解科技道德的内涵,重视科学实践与示范引导的作用,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机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成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诸多因素造成当代大学生在消费中出现种种不良心理。为帮助大学生顺利成人和成才,必须多方位地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社会方面要营造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氛围;学校方面应广泛开展价值观教育、消费道德教育、消费知识教育等,加强消费心理的研究,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和勤工助学渠道;大学生应学会自我教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文化与科技日渐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带来相应道德教育问题的提出,促使高校德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研究美国高校德育的发展趋势,借鉴美国高校德育理论中的合理经验与对策,利于探索并推进我国高校现代性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林贵长  艾丹 《孝感学院学报》2007,27(1):96-102,106
高校是先进性道德的重要发源地,肩负着文明传承、人伦教化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高校师生的良好信用不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道德基础,同时也是扭转社会风气,引领大众向善的关键因素。学术和人才评价机制与人才聘用和晋升机制的不完善,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以及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力量,是导致目前高校师生信用失范的主要原因。高校师生良好信用关系的产生与维系有赖于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有赖于建设人才信用档案体系以及加强师生信用教育。  相似文献   

13.
禹洋 《洛阳大学学报》2005,20(3):113-114
体育院校音乐素质教育应注重学生品德与审美素质、创新素质、文学素质、自然科学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课堂内外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谈开放性实验室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高等理工院校的本科生素质培养,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不仅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提供自主的教学实践环境,同时也适应当前高校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引领科技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主阵地,也是推动社会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助推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环境下,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来加强师德建设,从而推动高校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初期,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技发展需要,中国科技期刊重新恢复出版,科研院所、高校、科技社团三支办刊力量齐头并进,复刊与创刊并行,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有了初步发展,并呈现出数量、品种稳步增长,学术性与科普性层次分明,专业性与文摘性期刊出现等特色。这较好地适应了新时期科技文化交流和普及教育的需要,为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的再次飞跃发展打下了基础,为中国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冯洁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58-161
当今时代,国家安全构成的核心与关键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安全转换为非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安全。科技安全影响力的日益显现,强化了国家之间科技安全的博弈和较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潜在而又巨大的安全风险。面对风险,作为国家科技人才储备的高校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大学生科技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强化大学生科技安全意识教育,构建大学生科技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部分高校继续教育理念淡薄,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聘任制度不合理,因此,高校专兼职教师依然存在知识体系滞后、道德素养欠缺、综合教育能力不高和师资结构比例失调等问题。为了实现培养现代型、技能型、应用型、实用型高级人才的目标,推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将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重诊疗、轻预防发展,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低等.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应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队伍及体制建设,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高校德育工作的入口和出口的视角,探讨高校德育工作中值得注视的问题和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指明高校德育与中学德育的裂缝存在的现实性及衔接的必要性,阐明高校德育工作需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的工作要点,论证高校培养纯粹技术人才的危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要通过多向度的运作模式大力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德育在培养人才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