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绿体DNA分析技术及其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叶绿体DNA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DNA杂交、DNA限制酶谱分析、RFLP分析、PCR_RFLP分析、微卫星序列分析、SSCP分析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叶绿体DNA分析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利用高离子强度,低pH值缓冲液匀浆细胞的方法,提取小麦叶绿体DNA,并以此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小麦叶绿体psbA基因进行了特异性扩增。  相似文献   

4.
实验选取了具优良性状的高粱(Sorghumbicolor)4品种、两细胞雄性不育系,采用改进的高盐低PH值法对其叶绿体DNA进行提取,纯化、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高盐低PH值法无论在DNA的得主及质量上都有一定的提高,足以满足RFLP或其他酶切方法的需要;高粱栽培品种间的叶绿体DNA变异很少,反映了各族间极其相近的亲缘关系,在可育胞质品种与胞雄性不育系的叶绿体DNA之间明显存在两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做一简介,包括叶绿体基因组的发现、结构与特点、编码基因、进化特点和遗传方式。综述了DNA杂交、DNA限制酶谱分析、RFLP分析、PCR-RFLP分析、微卫星序列分析、SSCP分析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叶绿体DNA分析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阐述了叶绿体DNA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利弊。  相似文献   

6.
用EcoRI与AvaI对栽培稻的7个籼稻品种和4个粳稻品种进行叶绿体DNA(cpDNA)的RFLP分析,结果显示籼稻品种的cpDNA具有较高的多态性,粳稻品种的则较为均一.另外,栽培稻的cpDNA并无严格的亚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对宽叶韭种内分化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葱属粗根组的宽叶韭(Allium hookeri Thwaites)的11个居群进行了种内分化研究。结果显示,宽叶韭为一单系群,支持宽叶韭种的成立。宽叶韭明显分为两大分支,这与宽叶韭的冬季倒苗和冬季不倒苗的两种生活习性完全一致,与宽叶韭的倍性和生境(海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叶绿体基因组是植物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马铃薯及其野生近缘种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差异对理解马铃薯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Solanum fernandezianum、Solanum etuberosum、So-lanum palustre和Solanum phureja进行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和结构分析.发现它们叶绿...  相似文献   

9.
赤枝栲(Castanopsis kawakamii)叶绿体DNA的提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快速、简便的提取赤枝榜(Castanopsis kawakamii)叶绿体DNA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叶绿体分离、DNA酶处理、裂解、去蛋白和纯化.本方法具有高产率、高纯度、高质量和快速简便等优点,省去了传统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等昂贵、耗时的步骤.对获得的叶绿体DNA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消化、RAPD分析并摸索出其最适应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兰属4种植物DNA指纹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JH-18·8寡核苷酸探针检测了兰属4植物基因组DNA中的酶切片段,获得了由10-11条分子杂交谱带组成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4.0-24.0Kb范围内,大红朱砂(A)的谱带数为10条,红蝉(BB)为10条,A×B→F12N=40(C)为11条,A×B→F12N=80(D)为11条,JH-12·8探针能与兰属植物基因组DNA小的简单重复序列形成杂交分子,表明兰属4植物基因组中存在同源的DNA片段,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兰扈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近缘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叶绿体DNA 的快速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阴干的坛紫菜叶状体为材料,通过酶解等方法获取完整的叶绿体.再裂解叶绿体并酚仿抽提获得叶绿体DNA.限制性内切酶Hind Ⅲ和EcoR Ⅰ双酶切及RAPD检测结果显示:叶绿体DNA与基因组DNA的酶切图谱及RAPD图谱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多次重复实验证明,按此法提取的叶绿体DNA.其得率稳定,并可用作PCR扩增的模板及酶切图谱的构建等.该方法操作简便.过程快捷.可作为大型海藻叶绿体DNA提取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试论花粉形态在种内变异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论述了被子植物9科13属27种植物花粉形态在种内的变异.指出花粉形态种内变异在被子植物某些类群内客观存在,尽管变异的程度和方式因种而异,并认为染色体在种内的变异是花粉形态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在同一个植物复合体中染色体数目和倍性的差异都导致其花粉形态不同程度的相应变化.花粉形态的种内变异不仅对认识变异本身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植物分类学和系统进化的研究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真叶植物包括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迄今已积累有较为丰富的真叶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数据。选取了29种真叶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采用PAML 软件基于位点间可变ω模型,分别分析了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的适应性进化。结果显示:① 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各有6.5%、7.5%和19.2%的叶绿体基因受正选择作用;被子植物经历正选择的叶绿体基因明显比蕨类和裸子植物为多;② 被正选择作用的叶绿体基因主要是遗传系统和光合系统基因,它们的编码产物涉及叶绿体蛋白质合成、基因转录、能量转化与调节及光合作用等过程。推测叶绿体功能基因可能在真叶植物对陆生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回顾、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多元化经营决策行为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研究样本期间,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决策行为对其绩效的影响是负相关关系(除1999年外),而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在各年度的显著性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IMPROVEMENT OF THE PURIFICATION OF CHLOROPLAST DNA FROM HIGHER PLA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1,36(19):1633-1633
  相似文献   

16.
矮杨梅槲皮素的种内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法测定了贵州矮杨梅 5个类型植物叶中槲皮素含量 ,结果表明 :游离槲皮素、总槲皮素含量以及营养期、果期槲皮素含量均与矮杨梅的类型有关 ,腊质杨 >白果型 >花脸果型 >大红果型 >鸡素果型。因此 ,将矮杨梅划分为 4大类 ,其中 ,大红果型和鸡素果型属于一个大类  相似文献   

17.
菠菜Fe—SOD的叶绿体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菠菜(SpinaceaOleracea)为试验材料,用漂浮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相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了叶绿体.纯化的叶绿体经超声波破碎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梯度电泳和抑制剂处理,结果表明叶绿体中含3条Mn-SOD谱带、3条Fe-SOD谱带(1条为主)和2条Cu·Zn-SOD谱带.其中Fe-SOD活性约占总活性的3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