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极易传染的毁灭性疾病.由于该病发病急、致死率高,对养禽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所以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A类烈性传染病.本文概述了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结构与功能及基因分型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特点及预防王志鹏,贺拴友,刘喜梅(兰州军区卫生防疫队730020)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由于改革开放,商品大流通,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西北地区出血热发病明显上...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某部队传染病发病特点及基本流行特征,正确指导部队开展卫生防病工作,提高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笔者调查分析了1992-1998年某部法定传染病的有关资料。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2-1998年7年间某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以及同期上报的传染病月报表。1.2 方法 运用计算机按照传染病的顺位、年度及季节发病趋势,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1 1992-1998年的7年间,某部疾病监测中心总共收到部队医疗卫生机构上报的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计19种(包括其它传染病)8567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传染病依…  相似文献   

4.
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长期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就全球范围而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模式的变化。变化的总趋势是:由早期以传染病为主要死因的模式逐渐向以慢性和退行性疾病为主要死因的模式转移。换言之,在社会、经济、文明落后的时代向发达、富裕和文明的时代过渡的进程中,人类疾病谱发生了由传染病为主而向慢性及退行性疾病为主的改变。然而,实际上,目前人类尚未能摆脱传染病的困扰和威胁。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第十个工作总规划(1996~2001)中指出: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多的慢性和退行性疾病成了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顺勇  何金莉 《河南科学》2022,(8):1205-1212
针对现有的传染病预测模型未充分考虑到时间序列的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模糊熵(FE)改进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传染病组合预测模型.首先,运用CEEMDAN算法将序列分解成若干个不同频率的模态分量与残差分量,以降低原始时间序列的复杂度;然后,运用FE算法计算各分量的时间复杂度,并将其重构为不同尺度的序列以提高运算效率;最后,建立LSTM模型对重构序列分别进行预测,得到最终预测结果.根据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肺结核、乙肝、布鲁氏菌病和艾滋病发病数据进行模型预测,并与SARIMA模型、CEEMDAN-FE-SARIMA模型和LSTM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较常规模型可以更好地把握传染病发病的变化规律,降低时间序列的复杂度,提高传染病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四川大学十年甲型肝炎发病情况回顾分析刘成华肖能惠(校医院)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传染病中常见的多发的病种.而甲型肝炎(甲肝)在人群中传播快,甚至可以引起暴发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各地均有发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亦是肝...  相似文献   

7.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s)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是耳科的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四季可发病,但已冬季多见,由于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部分病例疗效仍不满意,我科自1997年起,对我校86例学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995-1989年一些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简单地说明了臭氧层变化,太阳活动与流动性脑脊髓(ECM)及鼠疫(HP)传染病发病流行周期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较长时段看,臭氧层变化,太阳活动与ECM,HP年发病率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从较短时段看,发病率的季节变化与某些气象因子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肝癌,肝硬化病人的戊肝感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癌、肝硬化病人的戊肝感染状况廖绵初,干侣仙,尹本康(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广东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戊型肝炎是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其特点是暴发性流行和散发性流行。感染者多为青、壮年,发病急,死亡率高,尤其对孕妇危害更大 ̄[1].我国除新疆等少数地...  相似文献   

10.
贵州师大学生因心理障碍性疾病导致休退学情况分析张晓敏(贵州师大医务所贵阳55000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高校学生体学、退学和死亡原因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了解和掌握我校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和疾病发生规律及特点,为高校教育管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  相似文献   

11.
猪传染性腹泻病,是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胃肠道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全年均可发病,但以深秋冬季和早春发病较多,夏季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β淀粉样蛋白斑块及神经元纤维缠结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疾病。AD的发病机制可能由多种发病因素、多种通路和分子机制的相互参与引起。由于AD的发病主要同老年人有关,故研究治疗AD的方法对于提高人类健康和生活水平至关重要。虽然目前并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完全治愈AD,但有多种治疗策略。本文对A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 MS)是一种发生于骨髓外的原始粒细胞或未成熟粒细胞形成的实体性肿瘤,患者发病主要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密切相关(白血病性),极少情况MS可发生在无AML病史(孤立性MS)。MS发病部位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常见部位包括皮肤、淋巴结、睾丸、中枢神经系统及软组织和骨骼,但累及女性生殖道罕见。现报道1例发生于宫颈及前庭大腺的孤立性髓系肉瘤的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警惕,同时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通辽市传染病发生流行的因素及变化的趋势,对通辽市的1991~200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了列表分析,结果表明,1991~1996年间病毒性肝炎、痢疾发病数量多,而1991~1994年间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类传染病居第二位。上述资料表明,对传染病要加大力度,有效控制传播和流行,更要尽早发现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也是给养猪业带来损失最直接和和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一、国内猪瘟流行概况猪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据报道我国因该病死亡的猪占三分之一以上。猪瘟也是引发猪高热病的罪魁祸首之一,猪感染蓝耳病之后往往继发猪瘟感染。当前猪瘟流行和发病流行特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攀枝花市东区2001-200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东区2001~2005年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区历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5年,该区传染病总报告发病率为1081.98/10万;历年发病率波动在840.66~1402.16/10万之间。2001~2003年发病率波动弧度小,发病态势较平稳。2004~2005年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后,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2001~2005年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构成比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62.96%,其次为血液、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构成比分别为18.96%和18.05%。感染性腹泻、痢疾、病毒性肝炎、淋病和肺结核发病率自2001年以来居各种传染病前5位。结论应进一步加强肠道、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也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综合性疾病,不论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DDM),还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DDM),在发病过程中都表现发病程长,合并症多,病理变化多,难以治愈等特点。本文通过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的病例分析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  相似文献   

18.
对1377个有效病例30余种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率与年龄、性别和季节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公畜病例占352%,母畜占648%;内科病多发生于1岁以内(4137%),外科病以3—4岁较多见(2983%),产科病常见于3岁的家畜(2817%);发病季节在每年的3—4月份为最高,分别占年度病例总数的1242%和1365%所有病例中内科病占7204%,外科病127%,产科病1176%,传染病276%,寄生虫病126%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疾病(FMD)又称口疮热、流行性口疮,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在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及烂斑。口蹄疫疾病(FMD)以传播迅速、感染率高而著称,可危害牛、猪、羊等偶蹄动物,成年动物感染后病死率一般不超1寸5%(幼年动物病死率高达50%),可使肉、  相似文献   

20.
日前,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抗震救灾公共卫生实用技术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主要是针对地震以后可能发生的急性和突发疾病,提出防疫的技术和相应对策。针对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虫媒传染病、皮肤病、食源性疾病等方面共30种传染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