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洛阳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假设载体,通过对洛阳高新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优劣势分析,阐述了洛阳高新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洛阳高新区总体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循环经济分产业链,并从区内循环经济型企业建设、建立健全区内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严格实行企业准入制度、加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监管以及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洛阳高新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提出了政策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2.
政府制度构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优质经济的有力工具,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制度的支撑。结合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政府制度构建与循环经济发展理论的内在联系,研究我国政府制度构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几点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政府制度构建的政策建议,为政府职能部门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论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律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循环经济应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写入宪法,当前应加快建立起一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包括建立衡量循环经济的标准、建立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财政、税收等激励制度、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保障制度体系、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体系。应借鉴发达国家实施循环经济的政策、立法成果。  相似文献   

4.
构建我国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循环经济的构建须从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推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 ,加快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表明,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充当着主导的角色,政府担负着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保证循环经济制度供给的责任。应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7.
构建我国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循环经济的构建须从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推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加快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强劲的增长板块。集聚优势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负效应,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开始得到政府及企业的重视。基于循环经济对产业集聚区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梳理我国产业集聚区内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循环经济视角下产业集聚区发展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国内外环境的需要,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立法和制度体系,形成社会合力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循环型社会的建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一种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珠江上游地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贯彻循环经济理念面临着观念、制度、技术等障碍,为此,必须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加快研究制定该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制度、政策和法规,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和完善区域生态型新型工业化模式,积极开展企业绿色文化建设、加强与珠江中下游地区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浅析辽宁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洁 《科技咨询导报》2007,(16):98-98,100
辽宁是我国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循环经济试点省份,为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规划。因此,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对于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循环经济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的实际,指明了循环经济管理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使政府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和广大民众对循环经济建设有一个更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由于它所追求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企业外部效应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的背离,引发了市场失灵,造成循环经济发展动力的缺失。通过政府规制,矫正市场机制的先天性缺陷,为循环经济发展拓展新的制度空间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孕育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已成为加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构建一种适合于中国本土的法律激励机制。通过分析美国、日本和欧盟进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我国宜从科技进步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竞争法律制度、财政税收法律制度和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等五个方面,健全和完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法律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精神的,就循环经济本身而言,相对于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对于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环境的保护,对于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制度的完善,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它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甚至可以说,我们对于我国循环经济制度的认识还很局限,但是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循环经济的发展目前正成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不二法门,但是我国循环经济制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制度的完善出发,进行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视点     
解振华选择千家企业开展资源产出率提升工程要发挥法制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加快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政策、机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日前在出席2014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继续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选择1000家企业开展示范并实施资源产出率提升工程。解振华指出,要发挥法制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加快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政策、机制。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抓紧修订《循环经济促进法》,加快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押金回收制、再生产品标识管理、生产企业强制使用一定比例再生资源等制度;二是开展循环经济评价,建立以资源产出率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是完善政策机制,研究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价格、产业、投资、金融等政策措施;四是强化技术支撑,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先进实用技术产业化,实现重点领域关键链接技术突破;五是加大示范推广,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建筑垃圾资源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生产过程协同处置废弃物、农业循环经济等示范工程,继续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选择1000家企业开展示范并实施资源产出率提升工程。  相似文献   

16.
苏婷婷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89-89,88
循环经济理论源于世界环境保护思潮,是人类基于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本文简要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西部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构建西部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建立循环经济的制度支持体系、社会公众支持体系、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物流支持体系与信息支持等方面,对构建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是高校和企业达到双臝的必然选择。提出要确定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校企共建的现代化应用型教学体系为根本、加强实践型双师型师资建设、培养订单式人才等构建措施。提出融合校企文化是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文化保障、构建校企共同遵守的规章是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以法律规制的形式促进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法律保障,建立培养与就业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培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基础;归纳了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用比较分析法评价了国外发展循环经济以及立法经验和启示,从法律价值观的多元视野重点研究了循环经济的法理基础以及循环经济所涉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运用立法学原理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价值、理念、应有模式及其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就其主要内容和体系构建等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市场机制和法制约束是驱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双轮。强调了在市场经济和法律规范的约束下,完善资源高效率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自然、经济、社会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