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刚 《工程与建设》2013,(3):416-417,420
文章详细介绍了北江大桥旧桥最大联长为140m的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工字梁整体顶升利用方案。该桥采用了基于PCL控制的液压同步桥梁顶升控制系统,以一联为操作单位,通过垫石顶升加高和立柱接长顶升加高两种顶升方式实现了对该桥纵坡的调整,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连续箱桥的支座安装缺陷造成的支座偏位、异常滑移等病害,提出了同步顶升的支座更换方案,并且介绍了在支座更换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从实践上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对于连续箱梁桥的支座更换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好平 《山西科技》2014,(1):152-154
黄河特大桥主拱跨度360 m,在目前国内同类结构中跨度属第一。该桥大吨位和大跨度缆索吊机的设计与施工、大直径钢管拱加工及安装、钢管拱成桥线型控制、大管径混凝土顶升施工均有较高科技含量。对钢管拱内顶升灌注C50补偿性无收缩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将混凝土的应变分解为瞬时应变、徐变和收缩应变三部分之和,基于CEB-FIP模型提出了模拟收缩徐变的简明本构模型.根据本构模型给出了收缩徐变产生的单元等效结点力增量计算式,并结合迭代法逐步计算原理给出了计算收缩徐变的有限元公式.最后,应用收缩徐变模型和对应的有限元计算理论编制程序计算了曲线钢-混凝土结合梁桥的收缩徐变效应,结果表明收缩徐变对曲线钢-混凝土结合梁桥的内力和变形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PC连续刚构桥合拢施工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刚构桥一般都做成超静定的结构形式,因此砼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等因素都会在结构内产生附加内力,因此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介绍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减少营运期砼收缩徐变的新的合拢施工措施———主跨静置4个月后合拢,并用理论计算分析了该种合拢方式与常规合拢方式之间徐变影响的不同,为连续刚构桥的徐变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袁光辉 《广东科技》2008,(20):98-99
本文分析了某工程钢管混凝土项升的施工方法,从钢管混凝土顶升施工的特点出发,重点考虑如何有效地控制钢管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达到预防钢管混凝土缺陷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跨越四元桥连续钢-混结合梁施工技术的特点、难点及施工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尤春颖 《太原科技》2015,(3):102-104,108
针对桥梁的特点,利用叠合梁外型特点以及自身的承重效果对桥面板进行支撑施工,整个支撑系统架设简便,受力明确,易控制桥面板的挠度及标高,可以不断道施工。该桥的施工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顶升技术最初使用于铁路桥梁的架设、位移和落梁,后来逐步开始使用于屋面的顶升,随着顶升技术的不断完善,现阶段可实现桥梁单跨梁板的整体抬高,此项技术的推广可降低工程投资、加快施工进度。本文描述了唐山市丰南区丰碱线尖字沽至沿海公路段大修工程3座跨径10m的小桥梁板顶升施工情况,对该路段桥梁单跨梁板的整体顶升关键工序的技术要求、控制和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潘恒 《科技信息》2011,(5):I0311-I0311,I0340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业将得到蓬勃发展,城市大型互通立交桥随着工程环境的变化施工时的制约条件越来越严格。安全、快速施工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大。因此,对城市互通立交桥的施工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常规设计方法下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桥面连续的开裂特征和破坏模式,从而优化结构设计,对此类结构开展足尺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常规设计方法下桥面连续构造抗裂性能差,在较低荷载下便会出现开裂;裂缝分布集中在桥面连续区域1.2 m范围内,裂缝数量少;试件破坏模式是剪力钉被剪断随后连接板钢筋屈服。基于试验结果,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不考虑滑移的梁相比,考虑滑移的组合梁的开裂荷载将提高,极限荷载取决于剪力连接件抗剪强度;栓钉间距、连接板厚度的增加能提高桥面连续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栓钉直径对桥面连续的开裂荷载影响不大,但对其承载力影响较大;连接板底部与钢梁做无粘接处理可以大幅提高桥面连续开裂荷载。  相似文献   

12.
通过漳龙高速公路龙文互通立交桥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的施工实践,对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对支架和模板的设计以及混凝土的浇注工艺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介绍了预应力张拉工艺和劳力与机械的配备,最后强调了安全质量措施。  相似文献   

13.
贾布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4):3936-3942
混凝土桥面板和钢梁之间的剪力连接件能协调混凝土翼板和钢梁的变形,保证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产生组合效应共同工作,但绝对刚性的连接件并不存在,无论是完全剪力连接还是部分剪力连接都存在纵向界面滑移。纵向界面滑移使截面的实际弹性弯矩小于采用换算截面法的弯矩计算值,同时使构件的挠度和应变增大,所以不考虑纵向滑移就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基于Newmark几何模型,将混凝土板和钢梁以及剪力连接件按一整体单元考虑,采用T.L列式增量法,推导了考虑纵向滑移效应的非线性钢-混组合梁单元模型,并描述和定义了所采用的组合梁各个构件的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推导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漳龙高速公路龙文互通立交桥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空心板梁的施工实践,对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总结,重点介绍了支架和模板的设计及砼浇注,以及预应力张拉工艺,最后强调了安全质量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一根带加劲肋的钢-混凝土组合蜂窝梁进行了模型试验,考察了该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特点.试验表明,由于剪力次弯矩的影响,组合蜂窝梁孔口截面将先于翼缘板进入屈服,其对变形的影响也不可忽略.基于空腹桁架计算理论,考虑加劲肋的影响,推导了组合蜂窝梁应力的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圆孔边缘应力的分布规律,弯剪作用下最大应力出现在圆孔截面150~165°处.同样采用空腹桁架方法推导了组合蜂窝梁挠度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有限元结果和规范建议方法进行了对比,各结果吻合良好,本文计算公式可为组合蜂窝梁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验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钢-混组合梁桥中桥面板与钢主梁通过剪力键连接,混凝土板徐变效应会对剪力键内力产生影响。为探究这种影响,以某座钢-混组合曲线梁桥为背景,使用ANSYS建立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模型,按金属蠕变原理模拟混凝土板徐变效应,在考虑施工阶段的基础上研究混凝土板徐变效应下剪力钉的力学行为。研究表明:钢纵梁处剪力钉横桥向徐变内力约为顺桥向2.0倍,但徐变内力变化趋势均相同即每跨跨中向两侧支点逐渐递增,徐变内力极值均出现在支点湿接缝附近剪力钉上。钢横梁剪力钉横桥向、顺桥向内徐变内力均由横截面中线向两侧逐渐增加,但受“弯扭耦合”影响,横梁内、外侧剪力钉徐变内力相反。徐变影响下全桥剪力钉顺桥向徐变滑移分布较横桥向更加均匀,绝大多数剪力钉顺桥向徐变滑移量仅为横桥向的30%~50%。混凝土板徐变效应对剪力钉内力影响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弱,内力影响最大是成桥初期3个月;增加混凝土板预制龄期可显著降低成桥时剪力钉的徐变内力,推荐采用龄期为180 d的桥面板,并计入10年徐变效应可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钢与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塑性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两跨及三跨的钢与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提出简化塑性理论,推导出集中荷载下梁负弯矩区极限抵抗矩及极限荷载的计算公式,给出连续组合梁调幅系数的确定方法,对比组合梁实测与与计算的负弯矩区极限抵抗矩、极限荷载及调幅系数,误差分别为7%,10%和20%·  相似文献   

18.
组合梁几何非线性与长期效应的同步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根据建立的随转坐标系下考虑滑移组合梁单元平衡方程,结合初应变法得到组合梁收缩徐变等效节点力有限元列式.然后基于随转列式全量法,利用总体坐标系与随转坐标系下变量间转换矩阵,获得界面滑移平面组合梁单元收缩徐变与几何非线性同步考虑的实用算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可实现几何非线性与收缩徐变材料非线性算法上的分离,收缩徐变仅在随转坐标系下考虑,几何非线性通过转换矩阵考虑.最后,结合算例说明考虑滑移的组合梁几何非线性与收缩徐变之间存在着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宙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8):7275-7279
在考虑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进行了建模以及静力加载至破坏的受力全过程的非线性分析。与试验进行对比,表明ABAQUS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此外通过与钢筋混凝土板的比较,表明组合桥面板具有较大的抗弯承载力和刚度。  相似文献   

20.
考虑收缩徐变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国内外有关钢 混凝土组合梁考虑收缩徐变的长期变形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基于大型商用软件SOFISTIK的计算结果与分析,指出中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送审稿)和《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 86)中关于钢 混凝土组合梁长期变形计算的单一弹性模量折减系数法偏于不安全,并提出了弹性模量折减系数按混凝土龄期分时段取值的长期变形计算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