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於有机界发展的学说——有机体的可变性,有机体与有机体间之存在着亲缘关系,一个种之起源於另一个种——是整个现代生物学的基础,达尔文以後,这个学说浸透到所有一切生物利学领域中去,并且成为它们进一步繁荣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吳世真 《科学通报》1956,1(1):90-90
抗生素在人民医療保健事業中占着極重要的地位。它对細菌、立克次氏体、部分濾过性病毒和原虫感染的疾病有着卓越的療效,同時可以用來預防創伤、战伤和外科手術中可能產生的病菌感染。在畜牧業和農業中,抗生素也被相当廣泛地利用着。由於新抗  相似文献   

3.
顾薇玲 《科学通报》1984,29(13):817-817
近十多年来,在细菌氮代谢方面的研究已较深入,工作主要集中在肠道细菌,而对放线菌的氮代谢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均不及这些细菌。众所周知,放线菌是主要抗生素的产生菌,许多抗生素生物合成受培养基氮化合物的调节,所以放线菌的氮的同化以及氮化合物对抗生素合成的调节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电池     
最近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资源化学研究所的铃木周一教授,试制成功一种能同时处理废水、发电及产生甲烷燃料的微生物电池。微生物电池的独特之处,其一是具有吞食废水中有机物质并可产生氢气发生菌。其二是利用形成的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做成燃料电  相似文献   

5.
根据美国技术评估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的定义,本文所涉及的生物技术是指通过最近发展起来的诸如基因克隆和细胞融合等技术,利用活的有机体或有机体的一部分,来制造或改造一些产品,来改良动、植物或开发特殊用途的微生物。因此,这是有别于传统生物技术的新生物技术。一、美国新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目前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87年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对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类型丰富、数量巨大, 是联系其他生物和环境的重要纽带. 但由于在地质体中保存下来的细菌和古菌缺乏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 不能像动植物那样可以从形态上开展属种水平的研究, 这个难点问题一直影响着地质微生物的研究. 地质微生物功能群因在生理学、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功能明确, 并能在地质体中留下各种记录而将成为瓶颈突破的关键点, 它是当前古生物学向地球生物学发展的一个重点研究内容. 本文评述了与碳、硫、氮和铁等重要元素代谢和循环有关的地质微生物功能群的特点、起源及其在地质体中的识别标志,分析了这些微生物功能群在参与形成地质历史时期的异常气候、硫化海洋、低浓度硫酸盐海洋、地质营养条件以及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寅章 《科学通报》1973,18(3):104-104
引言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可以制造很多东西,例如酒精、乳酸、抗菌素、酶、蛋白质等等。代谢可分为同化代谢、异化代谢,以及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等等。上面所列举的,都是某代谢的末端产物,即不是“排泄物”就是体成分。菌种的筛选和改良,以及发酵条件的改变,往往引起发酵产物的质量和数量的重大变化,而成为获得新产品和提高产量的有力手段。但很多代谢的中间产物,单纯依靠这些手段是达不到大量积累的目的。主要是因为一个代谢中,前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能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所谓生物质就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这些生命循环往复,顽强地生存着,它们巧妙地将太阳能以化学能或其他能量形式贮存在自己的体中形成生物质能.人类发现,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可将生物质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9.
汪国梁  李田  周启星 《科学通报》2023,(Z2):3768-3779
石油烃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土壤环境难题,亟需绿色低碳的新兴技术对其进行治理.本文从微生物代谢的视角,对生物电化学技术(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y, MET)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石油烃降解菌的代谢过程,找到了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关键限速步骤;随后,探讨了MET调控微生物代谢机理及其强化石油烃降解机制,确定了电活性菌与石油烃降解菌互营代谢过程是强化石油烃去除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MET的关键性能参数对微生物互营过程的影响;最后,为落实“双碳”目标,剖析了植物耦合MET的潜在强化污染物去除机制并评估了多技术联合修复的必要性.虽然大量研究为MET强化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但由于污染场地环境多样性和不可确定性, MET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未来市场推广仍然需要进一步考量.  相似文献   

10.
一种植物产生化学互感物质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对其附近的有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抑制作用。这就是植物间的化学互感作用。它是植物扬己克彼、抑制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显然,有关的研究对农业、林业、园艺等生产领域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上1%的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抗生素,如今该是开发和利用那剩下99%的微生物的时候了……在阅读"科学家的细菌育儿所"一文之前,让我们先普及一下来了解以下的几点知识: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但也有少数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蘑菇、灵芝等真菌也是属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耐药性在环境中的存在、进化和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全球性的威胁.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我们对人类影响的生态系统中抗生素耐药性的了解正在迅速加深.然而,在人类干扰有限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作为抗生素耐药性进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仍被忽视.本文首先综述了抗生素耐药性的起源、进化和传播,指出前抗生素时代细菌耐药性进化的主要动力是微生物之间对资源的竞争,而抗生素时代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施加的高浓度的抗生素则成为细菌耐药性进化的主要动力.然后在个体水平分别梳理了自养型原生生物和吞噬型原生生物在调控细菌耐药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指出由于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在群落水平的研究相对缓慢,了解原生生物在微生物食物网中的地位和影响原生生物群落分布的因素则有利于我们解析其中的机制.最后对利用原生生物遏制抗生素耐药性带来的危害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缓解抗生素耐药性并控制其在环境中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洋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微生物资源,是21世纪亟待开发和利用的巨大宝藏。海洋中存在着许多自然条件特殊的环境,如低温、高温、高压、高盐、强酸、低营养和低浓度溶解氧等环境,一般的海洋生物无法在其中生存;只有某些具备特殊生理和遗传特性的微生物,如嗜冷微生物、嗜压微生物、嗜盐微生物、嗜酸微生物、寡营养微生物和嗜热古细菌,才可以在这类环境中生长和代谢,产生独特的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4.
基因武器     
作为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新型武器,基因武器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制剂。它是根据生物的遗传特性,人为地用一种"致病力强的基因"或"耐药基因"去置换另一种致病微生物(炳菌或病毒)细胞中的基  相似文献   

15.
核苷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李光永  王道文 《科学通报》2002,47(7):481-484
生物膜构成了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细胞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或其代谢产物必须通过这道屏障才能进入或输出细胞.无论是原核还是真核细胞,细胞膜上都存在多种起运输作用的膜蛋白分子,它们以各种不同的机制参与营养物质或代谢产物的转运.根据跨膜转运蛋白(transmembranesolute transporter)起运输作用时的底物特异性、转运机制及转运蛋白间的同源性,Paulsen等人[1]将真核细  相似文献   

16.
冷欣夫 《科学通报》1986,31(19):1505-1505
分离的鼠肝细胞由于它保持着酶系和辅助因素的组分,以及膜和与外源化合物代谢有关的各种微粒,因此离体肝细胞曾被利用作为一个试验模型,来研究外源化合物在细胞中的活化与解毒代谢作用,以此来预测农药和其它环境化合物对生物有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在动物体内的降解和转化的情况。这比用肝匀浆和肝的酶制剂等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电磁环境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按系统工程学的观点,环境和有机体是一个巨大的环境生态系统,它们是由一定规律结合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对于有机体这个分系统来说,它有输入和输出,外界环境向系统输入物料、能量或信息。而有机体也向环境输出物料、能量或信息。这些物料、能量或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形成物流、能流、信息流,并不断受到加工变换和处理。不但系统中的物  相似文献   

18.
米斛 《世界科学》2023,(8):15-18
<正>“共生功能体”这种超有机体由存在于其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一个人身上有多少细胞?”这听起来像是个喝了酒以后问的蠢问题,但其实这也是个深奥的哲学问题。一般来说,一个体重70千克的成年人大约拥有37万亿个细胞。这些细胞全部来自那个让此人诞生在世界上的受精卵。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算上我们身上的全部古菌、细菌、真菌、原生生物,我们身上其实有比37万亿多一倍的细胞。这些生物遍布于我们的口腔、肠道、皮肤、呼吸道,  相似文献   

19.
洞穴是研究地下生物圈的天然实验室,而滴水是连接洞穴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桥梁,对滴水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代谢功能进行研究,可以为洞穴中微生物组成、来源以及微生物驱动的元素循环提供重要信息.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平台的16S rRNA二代测序技术及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对湖北和尚洞弱光带滴水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细菌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以及环境因子进行了为期2年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洞穴滴水中优势细菌属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相对丰度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相对丰度的季节性变化正好相反;这种季节性差异与宜昌地区的月平均降水量紧密相关.同时,基于16SrRNA的PICRUSt代谢功能预测及Biolog-ECO微平板法均显示洞穴滴水中细菌群落代谢功能具有季节性变化,并且这种代谢能力的季节性变化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相对丰度的季节性变化显著正相关.总之,湖北宜昌和尚洞弱光区滴水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同时优势类群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是滴水代谢能力的主要贡献者.此研究将环境因子、滴水细菌群落组成及群落代谢能力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为进一步解译洞穴这一特殊的地下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代谢特征的变化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2021,66(3):310-318
酿酒酵母是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合理利用酿酒酵母底盘细胞内源的代谢途径可生产高附加值的生物医药、食品保健和精细化学品类产物.如何精细调控和优化酿酒酵母胞内代谢流是实现目标化学物高产量、高产率和高转化的关键问题.乙酰辅酶A是中心代谢和天然产物合成的基本前体,精细调控乙酰辅酶A的合成是实现目标化合物高产的重要策略;改造酿酒酵母的甲羟戊酸途径,引入外源途径酶,表达萜类合成酶生产不同种类的萜类化合物;优化脂肪酸合成途径合成特定链长的脂肪酸及脂肪酸衍生物.本文总结了强化酿酒酵母中乙酰辅酶A积累的代谢工程策略,重构甲羟戊酸途径、脂肪酸途径从头合成天然萜类化合物和脂肪酸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为利用酿酒酵母底盘细胞生产天然产物的相关研究提供代谢工程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