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了解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效果,探索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对24名大学生进行为期5周的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用SCL-90、SAD和PRCA三份量表进行前测和后测。结果:团体心理后,成员三份量表的得分都有显著的下降(P〈0.05)。SCL-90量表中,人际敏感、强迫症状、抑郁和敌对因子的得分显著下降(P〈0.05);SAD量表中,社交苦恼因子得分的下降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PRCA量表中,只有小组讨论恐惧因子的得分显著下降。结论: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
人际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18名有抑郁状况的大学生作为实验组样本,通过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进行干预,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在辅导前后分别评定.结果显示,经过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后,实验组总分有所下降,与团体辅导之前存在显著差异,团体成员的自我认知偏差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纠正.团体辅导能够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团体心理训练在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蔚  李哥 《科技资讯》2010,(18):219-220
本文作者采取EUREKA技能测试进行前后测、主观评估量表等方法对80名大学生进行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团体心理训练研究,发现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训练对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有显著的效果。通过人际交往、沟通、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等因子的技巧的训练,帮助他们在特定团体中学习新的行为,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并通过练习使新行为得到巩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训练是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该文抽取30名大学生,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其进行认知能力、人际交往,情感教育、挫折教育、团体协作、自我认识等方面的训练。训练结束后,采用主观评定和问卷测查两种方式,来检验团体训练的效果。该文运用实验组和控制组对比研究的方式,进行实验组前测、后测及追踪检验的时间序列设计,整个心理干预的研究时间持续约一年。实验的检验结果显示,团体心理干预前后,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明显差异,实验的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人际交往的质量对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天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及问题。因此建议以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班团活动指导;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65名存在心理问题的新生进行为期2个月团体形式的体育锻炼干预活动。结果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体育锻炼的深入而有所提高。团体形式的体育锻炼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能放松情绪,降低焦虑,增加主体的自信与幸福感,磨练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某些人格特质在锻炼中得到改善,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具备较好协调能力的表现。同伴交往是学生人际关系的主体,但是他们在实际交往中又会因性格方面的因素、缺乏交往技能、学习成绩高低等的影响而导致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作为教师应担负起引导学生有效交往的责任,做学生的引路人,提高学生对交往的认识,让学生充分实践,加强人际交往技巧的培养,改善学生与同伴交往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安徽省三个地市802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正常,但却存在较高程度的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依据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集中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勇敢性,自我评价、学习、人际沟通和压力缓解的能力,团体辅导的方法对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医学实习生与在校医学生人际信任和交往焦虑的状况,为加强和改进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分别对150名医学实习生与15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实习生与在校医学生相比,人际信任和交往焦虑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实习生交往焦虑水平相对较高。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李佳 《科技资讯》2011,(4):206-206
目的:了解学员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消防部队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消防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消防类军校的学员的心理健康以及人际关系的综合情况,关系到其在校学习、训练等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同时影响到今后在消防基层任职中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方法: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以及自编的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对军校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此次实测的军校的学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为理想,但部分学员仍然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在人际交往的综合状况比较上,男学员的人际关系困扰况要多于女学员。人际关系状况能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加强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员人际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黄忠 《科技信息》2011,(18):I0240-I0240,I0239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利用团体施测的方法分别在学习太极拳必修课的前后进行测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并在实践后对实验组成员进行走访,观察中专生学习太极拳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旨在为中专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贝克焦虑量表及影响因素量表对某艺术院校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14%的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引起新生焦虑的主要因素有学习适应、人际交往、经济压力等.因此有必要对艺术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以分析、研究,使学生正确认识这些矛盾冲突及所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适,使之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具备较好协调能力的表现.同伴交往是学生人际关系的主体,但是他们在实际交往中又会因性格方面的因素、缺乏交往技能、学习成绩高低等的影响而导致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作为教师应担负起引导学生有效交往的责任,做学生的引路人,提高学生对交往的认识,让学生充分实践,加强人际交往技巧的培养,改善学生与同伴交往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南教育学院1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九个因子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七个因子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拓展训练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邢台学院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及其原因,对邢台学院4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抑郁检出率为20.90%;贫困生和艺术生的抑郁情绪显著高于一般学生,不良人际关系和消极思维方式是产生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和认知疗法个体咨询可有效减少抑郁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青年早期的大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不仅渴望得到父母长辈的认可,更希望在同辈群体中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人际交往能力基本决定了人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方式,能让人在团体情景中观察、学习、体会与成长。该研究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被试,开展了6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利用SCL-90量表进行前后测对比。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探讨游戏治疗在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并通过游戏治疗来增进大学生社会交往及人际沟通能力。方法:通过张贴海报来招募志愿者,运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以及自编《主观自评量表》来筛选出被试,对被试实施团体游戏治疗。活动结束,用量表进行后测,并用统计软件进行检验,同时用自编《主观自评量表》请被试对效果进行反馈。结果:治疗后被试个人以及团体成员的人际关系现状明显改善,焦虑状况随之缓解。结论:游戏治疗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基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对新生手机依赖现状展开调查,剖析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揭示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从新生社交层面提出减少手机依赖问题的途径,为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教师和大学生是大学师生交往中的两个主体,两者的交往情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把握大学师生交往的现状进而提出有效的师生交往策略,我们推出“大学生人际交往问卷”,对安徽师范大学的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信任教师,相信同教师的交往能促进自身的学习,希望同教师结成友好的师生关系。但是交往双方由于主动性不足,师生交往仍处于一个较为浅层的水平。我们针对此现状,提出了改进现阶段师生交往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科学地使用心理测评量表和解释测评结果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前提.对某高校2012级新生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 SCL-90和UPI量表的测评结果具有高相关性;(2)UPI对心理问题的筛选率高于SCL-90;(3)SCL-90和UPI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为一致的鉴别力;(4) UPI对抑郁、人际、强迫、焦虑和精神病性五类心理问题有较好的鉴别能力;(5) UPI的四个关键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