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强,男,汉族,1966年10月生,陕西安塞县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于汉中师范学院生物系毕业,分配至延安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任教。1993年赴湖南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师从夏家辉院士、李麓芸教授,访问学习医学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并开展医学细胞遗传学领域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办,浙江省医学会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浙江大学医学院、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华大基因协办的首届“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在医学和实验室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10月6-8日在杭州举行。会议邀请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十多位国际知名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专家包括Amo Motulsky、Peter Byers、Douglas Wallace、Judith Hall和David Weatherall等系统介绍了当今人类和医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热点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已知的遗传病种类有6000余种,其对人类健康及其后代的影响越来越显得重要。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动下,医学遗传学获得了快速的进展。基因的分离、克隆,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郑寅  徐裂 《今日科技》2010,(3):59-59
<正>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温州医学院建设,实验室主任由温州医学院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李校堃教授礖巍V饕?研究方向是:以生物制药研究及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研实体;以生物制药核心技术开发为立足点,以研究并建立重组蛋白的高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技》2009,(12):I0001-I0002
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设,包括国家重点学科一肿瘤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物学、内科学、遗传学等省级重点二级学科,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及肿瘤学博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是:恶性肿瘤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恶性肿瘤的早期或无症状诊断、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医学遗传中心2005年6月21日宣告成立,这是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医学遗传中心,它的成立将有助于改善目前我国在医学遗传学科研及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相对落后的状况,从而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据介绍,北京大学医学遗传中心属下拥有分子细胞遗传、细胞遗传、分子诊断、实验基因治疗、神经遗传病等实验室和新生儿筛查研究室,今后将主要致力于提供全面的临床遗传学服务、进行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科学研究,提供对遗传病发生的原理及其临床诊疗的完整系统的教育。(摘自北大新闻网20050621)北京大学医学遗传中心成立  相似文献   

7.
郑寅  徐裂 《今日科技》2009,(7):59-59
浙江省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依托浙江大学化学系催化所建设,实验室主任由所长楼辉教授担任,主要研究内容是与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生命科学、纳米及分子功能材料、精细化学品等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化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由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协办,浙江大学医学PET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5届杭州国际分子影像研讨会(HIMIC)于2009年10月22~23日在杭州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9.
1999年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傅新元副教授协议成立南京师范大学分子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第一期投资的仪器设备均已于2000年6月到位并正式启动。设定实验室是希望建立一个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分子医学生物学开放研究基地,鼓励与生物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合作研究,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年轻科学家和专业人员的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0.
第3届杭州国际分子影像研讨会于2007年9月21~22日在杭州召开,由浙江大学医学PET中心、浙江大学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所、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承办,中科院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协办。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巴德年院士、唐孝威院士、陈宜张院士及陈子元院士担任会议顾问。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附属第二医院院长、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张苏展教授担任论坛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浙医二院心脏中心主任王建安教授担任论坛副主席,浙江大学医学PET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张宏教授担任论坛执行副主席。  相似文献   

11.
由浙江大学主办的第3届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在医学和实验室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9日-11月2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召开。  相似文献   

12.
郑寅  徐裂 《今日科技》2010,(6):60-60
<正>浙江省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依托浙江医院建设,实验室主任由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严静院长担任,主要研究方向是: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和防治技术研究;危重病监测与支持技术研  相似文献   

13.
郑寅  徐裂 《今日科技》2010,(4):F0003-F0003
<正>浙江省心血管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心血管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依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设,实验室主任由院长、  相似文献   

14.
农业院校细胞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农业学院的专业特点以及细胞遗传学实验的目标和功能。建立了结合本专业实际的细胞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完善了与之相应的研究生细胞遗传学实验室配置和实验材料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郑寅  徐裂 《今日科技》2009,(11):54-54
浙江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依托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建设,实验室主任由方维焕教授担任,主要研究方向是:病原生物学与免疫生物工程;动物流行病诊断与防治;动物源食品安全。现有科研人员1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与英国剑桥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衣阿华州立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微生物系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1年。实验室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孔祥复为学术委员会主席,以浙江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中心为中心实验室,浙江星月生物和杭州龙禧生物为转化基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应用基地,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为运动医学中心,在发挥各自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产业化、临床问题解决及运动功能恢复等专业特长的基础上,协同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通过新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开放  相似文献   

17.
基因治疗是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技术。基因治疗是当代医学和生物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试图从基因水平调控细胞中的缺陷基因表达或以正常基因矫正、替代缺陷基因,达到治疗基因缺陷所致的遗传病、免疫缺陷或抑癌基因的失活所致的肿瘤等疾病,即与基因相关的疾病。 根据临床统计,25%的生理缺陷、30%的儿童疾病和60%的成年人疾病都是由遗传病引起的。而人类遗传病大约有5000种,大部分是单基因缺陷造成的道机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性的平衡系统。每一个基因对机体的正常功能的影响都是复杂的,任何一个基因的变化都会导致多种症状的发生。由于这些疾病病因复杂而且发生在遗传物质水平,用传统的治疗方式很难达到根治目的,而且价格昂贵周期长。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新的、更好的、更彻底的遗传疾病治疗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遗传病的分子机理的深入了解以及许多遗传疾病分子模型的建立,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超乎预想的发展和后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计划的提出,使人们自己的遗传背景和基因与疾病的关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些都使人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 基因治疗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医疗技术,有广阔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前景,但是,它还需要解决许多基础研究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才能具有真正的实用价值。总而言之,基因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发展,它将日益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8.
脊肌萎缩症(SMA)是一组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居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第二位。近年来,在SMA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可能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和P44基因的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科学》2010,13(3):F0003-F0003
天津市细胞遗传与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 细胞遗传与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十一五”天津市细胞生物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目前具有“细胞抗性基因克隆及调控机理”、“细胞分裂与细胞器比较蛋白质组”、“细胞超微结构与功能”3个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目前该实验室已经具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建设近日通过验收。在两年建设期内,实验室在中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中心实验室,在安医大附院、省立医院和安科建立了“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研究室”、“分子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和“医药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等专业研究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