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书是《现代天文学进展》系列丛书第21卷。德国天文学会与欧洲天文学会于2008年9月8—12日,在奥地利维也纳联合举办的“欧洲天文学新挑战”国际科学大会,本书汇集了14篇关于宇宙结构形成与演化研究进展的邀请报告。报告中讨论的热点问题包括:宇宙论、高能天体物理学、粒子天体物理、重力波、银河系与恒星天文学等方面,体现了近代天文学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2.
 天文学是研究各种天体或天体系统的位置、运动、起源及演化的学科。回顾了2016年天文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重大进展和重大事件。盘点了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最亮超新星爆发、从超软X射线源发现相对论性高速喷流、发现最近行星及寻找“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等研究进展;介绍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落成、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发射等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3.
天文学哲学是近代出现的新的边缘学科。戴文赛教授生前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本文就其三大主要贡献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三大贡献是:(1)指出了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是辩证综合;(2)丰富和发展了天体演化研究中“吸引—排斥”这一古老矛盾的分析研究;(3)创立和论证了可能具有深远影响的“宇观”概念。  相似文献   

4.
成双现象在天体上是相当普遍的,许多不同尺度上的天体系统都有成双的结构。此为,成双的恒星(双星)、成双的星系(双星系)、成双的旋臂等…。由于成双系统有比较多的可观测量,并且其中存在着比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在研究天体的结构和演化中,它们具有持殊的地位,是天体物理研究的重要对象。射电天文学发展以来,又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成双天体——射电双源。它们的独特结构,不仅对射电天体物理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探讨星系  相似文献   

5.
介绍分子天文学及其在天文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综述近年来在分子云大尺度分布、分子云与恒星形成、拱星包层和恒星演化晚期、天体脉泽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和进展;讨论了分子天体化学发展的情况及其重要意义;并提出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研究课题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第谷的鼻子     
邢志忠 《科学世界》2014,(11):110-110
<正>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是中世纪后期天文学的代表人物。当时尼克劳斯·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因提出"日心说"而被教会视为异教徒,但这反而激发了大众对天文学的兴趣。为了解决哥白尼假说所引发的争议,第谷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和归纳天体的运动状态。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文学家,第谷创造性地运用了望远镜被发明之前的那个  相似文献   

7.
自1957年第一个人造卫星上天以后,到1962年底为止,已发射了475个人造天体,其中进入轨道的有278个,不成功的197个。人造卫星占90%以上。这是天文学研究的新对象,而且是天文学今后飞跃发展的泉源。从天体力学工作来说,由于下面的两个原因,研究人造天体的运动,成为今后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引入天文学和宇宙论中不同层次的分形后,把它推广到任意直线型的泛分形理论和一般化的分形天文学.由此特别讨论了大尺度的分形宇宙学.最后探讨了宇宙的多重分形模型和这些分形的可能起源.  相似文献   

9.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存在易早熟收敛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天体系统模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CSPSO).在CSPSO算法中,参照天文学中的天体系统模型,将种群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天体系统,每个系统按照自己的运行规则在不同的空间中运行,在算法的后期引入混沌优化,最终确定出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将CSPSO算法应用于异步电机参数辨识问题中,仿真结果表明CSPSO算法比GA算法和PSO算法具有更精确的参数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云南师范大学天文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天体物理硕士点的学科建设、研究特色和区位优势.展望云南师范大学天文学教育和天体物理学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包括以下内容:(1)国际和国内空间天文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概要;(2)我国空间天文发展的战略目标;(3)我国空间天文的研究计划和项目简介;(4)对我国未来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建议.本文基本上不涉及空间太阳物理和太阳系探索的有关研究计划和项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洛仑兹变换和旋转洛仑兹变换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圆心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且绕圆心作匀角速转动的运动圆盘上的相对论效应,其结果对于天文观测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天文学的发展出发,阐述了天文研究和教育的特点.海量开放型的天文数据和互联网络的技术发展,使虚拟天文台的建设必然而现实.重点讨论了虚拟天文台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虚拟天文台这一平台进行天文教育和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日月食的观测对太阳物理学、天文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然而准确的日月食预报却离不开日月食限的计算.本文研究了日月食计算方法,力求简单易懂,以便于课堂教学和进行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细致的文献分析和研究,参考前人的已有工作并结合当代日食计算程序,逐条对两汉时期保留的日食记录的可靠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讨论,指出了前后<汉书>、前后<汉纪>、<通志>、<世史正纲>、<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以及地方志等诸多文献中一些记录的错误情况,分析了一些错误的原因并予以修正.在此基础上指出,汉代在日食的观测和记录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最后采用汉代历法家的思路,利用可靠日食记录对<三统历>、<四分历>的合朔推算精度进行了分析,发现<三统历>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后天问题,并且在东汉初期变得非常严重,<四分历>虽然通过历元的调整暂时缓解了这个问题,但是由于该历法所取得朔望月长度并没有实质进步,所以,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天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指出天文学研究要涉及到哲学问题,人类的许多重大哲学问题都与天文学有关,天文学与哲学有相互促进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古天文仪器史》中的研究为例,讨论在天文学史研究中可能引入的一种思路,即以天文仪器为研究对象与主要线索,通过天文仪器变迁考察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通过该书中出现的个案,分析引入这种研究思路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与实践方法,以及该思路的特点与局限。在此基础上,同时认为,在对仪器具有依赖性的学科的专门史研究中,这一研究思路是有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设计的食分算法与食限的大小及定义方式密切相关,而后者又受到月亮视差的影响,因此,传统历法中日食食分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日食食限定义为日食视食甚时刻视月亮到视黄白交点的距离,使得他们所设计的日食食分算法具有明晰的天文意义。在论述中国历法家对日食食限的定义方法以及基于这种定义而给出的简明的日食食分算法的基础上,将中国古代日食食限与食分算法的历史沿革划分为三大阶段。  相似文献   

19.
回回天文历法在元代已开始使用.但未留下详细的文字资料.论述了明清时南京回回天文工作概况:明初由回回天文学家马沙亦黑、马合麻等在南京将回回历法译为汉文;明代成立了回回天文研究机构,在南京雨花台建回回观星台;清初梅文鼎在南京的朋友马德称是马合麻的后人.他存有《四省表影立成》等回回天文历法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