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监测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金珠 《科技资讯》2010,(13):74-74
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监测的程序及步骤、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并以建筑工程实例说明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沉降监测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随主体荷载的增加,势必造成主体不规则下沉,其局部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使用,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和变形趋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某高层住宅的沉降监测实践,在简要介绍工程概况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叙述了工程监测的具体要求和具体的监测方案,详细地阐述了沉降监测、分析和预测的过程。在定期对某高层建筑进行了沉降监测后,对沉降结果进行了几何分析并绘制了沉降等值线图,同时利用数据处理分析软件Origin8.0对不同观测点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多项式拟合并开展了相关预测。监测结果表明:该建筑物的沉降变形阶段性明显,沉降速率受施工速度与场地降水影响较大。实测最终沉降量小于计算值和经验值,不均匀沉降变化远小于规范允许的变形值,说明该建筑的桩基设计方案可行,施工质量可靠。对不同观测点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拟合计算结果显示:监测结束1年内,建筑物的沉降基本趋于稳定,沉降变形特征符合一般高层建筑的沉降规律。文中所提出的监测方案和监测结果说明该工程沉降监测的设计方案可行、监测方法正确,为类似条件下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不断加速,各地高层建筑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变形产生的安全隐患也不断受到重视,故而要进行高层建筑的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方法很多,文章在实例的基础上,阐述了高层建筑沉降及倾斜监测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4.
灰色模型GM(1.1)在高层建筑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亮  左小清 《河南科学》2010,28(7):838-842
介绍了灰色模型系统,并重点论述了灰色模型GM(1.1)在高层建筑的沉降预测中的应用.通过对高层建筑不同周期得到的沉降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成果精度均符合要求,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高层建筑的沉降监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PHC管桩基础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PHC管桩的特点,设计概念、原则及方法进行了介绍。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PHC管桩在高层建筑复杂地基中的设计与施工、沉降监测、经济效益分析。提出了管桩施工对地质勘探的特殊要求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并对PHC管桩基础应用进行可行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王立东 《科技资讯》2014,12(16):78-7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大批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极大的改善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为城市向集约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区域广大,各种地基条件千差万别,而且高层建筑具有高度大、重量大,一旦出现问题影响大等特点,迫使工程技术人员不得不采取措施加大对高层建筑沉降的控制力度。本文将针对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桩基础对邻近隧道影响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高层建筑施工期间,对邻近隧道的变形进行了监测,同时对高层建筑桩基础沉降对邻近隧道可能产生的附加沉降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桩基础对邻近隧道产生的附加沉降要小于隧道沉降的监测值,最远的观测点距离主楼达1倍桩长,可近似认为处在桩基础的影响边缘,如果以该测点为基准点,隧道附加沉降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就较为接近。这表明了有其它产生附加沉降的因素存在,为此讨论了振陷和地面沉降对隧道产生附加沉降的可能性,地面下沉使长桩基础的实测沉降偏小。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有陆 《甘肃科技》2005,21(6):112-114
本文通过兰州市和政东街高层住宅楼的施工,就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应用、成果整理及在沉降观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谭立霞  谢树春 《广东科技》2007,(10X):268-269
本文在永州长丰国际广场一区沉降观测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方法,从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精度指标、测量等级及进行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袁伟韬  施昆  李振 《河南科学》2014,32(7):1263-126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提高以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逐步成熟完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变形监测对其安全性非常重要,工作的重点是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观测,进行沉降观测的时候要保证水准基点的稳定,在所有分析变形监测点稳定性的方法中,平均间隙法比较常见,尤其是分析垂直位移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某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基准点稳定性分析为实例进行探讨,利用平均间隙法及F分布整体检验法进行基点点位稳定性检验,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验证了该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寸土如金的土地成为投资的热点和房地产开发的主要目标.客观上促成了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及在局部区域的高度集中.从而改变了城市景观与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环境产生极大影响。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史.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了高层建筑的环境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高层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高层建筑沉降变形的监测实践,论述了沉降观测的应用技术、施工过程与方法,为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沉降变形监测方法可供实际工程变形监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建设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对施工测量在轴线控制准确性、垂直测量控制精度、建筑物变形监测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结合多年来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质量影响因素、测量质量管理流程、施工各阶段管理要点及应该注意的事项。下面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与专业测量特点,对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综合管廊施工对临近建筑的沉降影响问题开展研究,依托陕西省汉中市综合管廊项目进行现场监测。采用Midas GTS/NX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管廊明挖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施工全过程下基坑围护结构以及临近建筑的变形情况,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临近建筑物发生了偏向基坑的倾斜,倾斜度为0.13×10~(-3),建筑物最大沉降值为4.8 mm,满足监测规范要求;围护结构发生"弓"形水平位移,高层建筑旁基坑两侧围护结构发生非对称变形,低层建筑旁基坑两侧维护结构变形基本对称;临近建筑发生不均匀沉降和水平位移,水平位移具有分层现象;数值模拟与监测结果变形趋势一致,建筑物的沉降发展主要集中在综合管廊基坑开挖阶段。  相似文献   

15.
对于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因为土地有限而又昂贵,所以人们只能向空中谋求更多的空间,而高层建筑物具有节省用地、美化城市建筑景观等显著优点,于是高层建筑物迅速崛起。但由于高层建筑往往采用桩基基础,且荷载较大,对高层建筑本身即内部基础和设备的相对位置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其施工将给高层建筑本身及周边建筑群体带来复杂的形变影响。所以,为了保障施工和运营的安全必须对高层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及具体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直接目的之一就是对高层建筑的运营状态进行安全监控、评价和预报。本文以高层建筑静态变形监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范畴,探讨了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思路和观测周期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筑变形监测的具体方法,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凭借着其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力,已成为一个城市的形象标志。众多设计师对高层建筑造型手法与结构概念思维的结合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高层建筑的剖面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层建筑物中沉降观测技术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因为土地有限而又昂贵,所以人们只能向空中谋求更多的空间,而高层建筑物具有节省用地、美化城市建筑景观等显著优点,于是高层建筑物迅速崛起。但由于高层建筑往往采用桩基基础,且荷载较大,对高层建筑本身即内部基础和设备的相对位置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其施工将给高层建筑本身及周边建筑群体带来复杂的形变影响。所以,为了保障施工和运营的安全必须对高层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及具体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陈世梅 《科技资讯》2011,(20):79-80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直接目的之一就是对高层建筑的运营状态进行安全监控、评价和预报。本文以高层建筑静态变形监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范畴,探讨了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思路和观测周期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筑变形监测的具体方法,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InSAR)存在时空失相干、大气延迟的问题,选择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BAS-InSAR)技术获取高精度地表沉降信息。为了更快了解未来城市地表沉降趋势,提出一种基于SBAS-InSAR和BP神经网络算法的城市地表沉降监测及预测模型。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大理市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22日时间序列累计最大沉降速率,其沉降速率范围为-52.627~47.543 mm/a;选取研究区5个沉降较为严重的区域分析沉降原因;最后随机选取B沉降区内1 000个沉降点,其中300个作为学习训练样本,700个进行测试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与监测结果相吻合,其平均绝对误差为0.255 mm,均方误差为0.129 mm。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结合SBAS-InSAR和BP算法模型,能够有效对城市地表沉降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