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11年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汕头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系一直积极探索与实践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之路.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企业培养过程,本文提出了基于培养结果的企业培养方案.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标准为例,详细分析与介绍了如何设计基于培养结果的企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包括:定义企业培养预期目标、设计企业培养环节、设计考核标准和评估标准.最后,针对基于培养结果的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提出了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探析"企业科普—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创新成效提高"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概述指导企业科普与科技人才培养融合发展工作的相关理论,并分析广东企业科普与科技人才培养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企业科普与科技人才培养的融合效应和方式,提出广东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方向选择和企业科普与科技人才培养融合发展的"八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3.
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核心和难点在于"卓越计划"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完成,结合河海大学"卓越计划"企业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企业培养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加强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以期为参与高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开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发展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采用"2+0.5+0.5"的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企业全程参与培养方案制定、校内学习,企业学校实训、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四个阶段的教育实施,培养了满足苏州地区的汽车售后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科院校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结合社会实际和我国农科院校需求,依托"农业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平台,从培养过程、评价体系、质量控制和经费保障四个方面,探索出宽口径、重实践的以"农业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平台的创新性培养模式.经实践检验,该培养模式具有投资少、效果好、培养的研究生质量高、模式可复制的特点,表现出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同时学生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相似文献   

6.
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病有:企业积极性不高,"产学合作"层次较低,企业参与度不够,无法体现校方和企业的互动。在新模式的构建中,应该确立新型的培养目标,企业参与教学的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制定,打破传统的"冠名班"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建立"1+1+1+0.5+0.5"的教学模式,实践性课程导入"情景化"教学方式,建立校企双方共同评价的"双轨制"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广泛了解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明确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对职业院校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的质量评价。探讨如何完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职业院校为主体,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研究如何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高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形成行业企业、社会认同的高技能人才认证机制,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同时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准确定位,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校企共同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企业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大背景下,存在着学校培养环节和企业培养环节的衔接问题。按"工程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要求,以企业典型生产过程—学校实验室模型作为硬件媒介,连接企业—学校,建立实验平台,并在操作层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设原则、模式及实例,从而解决了自动化专业学生基本工程能力培养问题,满足了作为"项目驱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孙丽丽 《科技信息》2013,(4):258-258
手表及精密机械领域是天津确定的"十二五"时期天津轻纺工业重点发展的九大领域之一,精密机械技术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为了培养精密机械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我院与企业合作,设计与落实"校企对接、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过程,形成"工学交替、能力进阶式"课程体系。通过校企联动,为企业培养了符合精密机械行业相关岗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推动了高端手表制造装配人才的培养进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们对产品品质有了更高要求,追求个性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趋势,同时也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重要机会。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企业成为生力军,而人才则是企业竞争的焦点。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从"工匠精神"知识内涵出发,构建了现代"工匠精神"内涵的知识图谱;基于知识图谱构建"工匠精神"多维递进培养模式,即分层递进培养职业技能、标杆分阶式培养职业态度、从他律到自律养成职业道德、迭代递进培养职业价值观;通过"双创"案例表明知识图谱及多维递进式培养模式有助于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现代"工匠精神"人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该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韶关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具体情况,在树立面向企业的办学理念、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关的课程体系、建立多种类型的学生培养平台以及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对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同类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双师型"教师是很难招聘到的,因为这种"能文能武",既有"教师资格证"又有"职业资格证"或企业经验的教师实在难求。因此作为职业院校必须自己培养"双师型"教师,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文章研究了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培养模式、"双证书"考核模式、行业协会培养模式以及新教师成长计划模式。  相似文献   

13.
校企紧密合作培养通信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通信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创新校企间的合作模式,成立"高校-企业联合教育中心"来开展校企间的紧密合作。充分整合高校和企业各自的资源,由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从而化解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矛盾。在合作中锻炼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就高等职业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实施"订单教育"对学生操作技能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结合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在实训教学中对专业主干课程汽车电器的实训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着实按"订单"来培养高技能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国家对工程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考虑企业对服装人才的需求,体现"突出基础,加强实践,注重创新,持续发展,提倡科技,重视生态,多样优化,国际视野"的学生培养指导思想,结合学校以工科为背景,以纺织服装为特色,及为纺织服装行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进行定位,对服装专业的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3+1四模块"服装人才培养体系,完成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企业培养方案构建,为全面提高服装人才的工程化培养提供了可行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6.
"泉州制造2025"战略对泉州高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在解读"泉州制造2025"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其对高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最后分别从高职院校、政府、企业三个方面探析新形势下高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17.
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都应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从本人挂职锻炼的成效来看,到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单位锻炼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而实践教学现场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文章对"6S"现场管理模式进行简单的诠释,探究如何对接企业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现场管理。旨在努力构建与企业生产的工作情境吻合的实践教学情境,令学生能迅速适应企业在生产、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加快角色转变,从"学生"转换为"职业人"。  相似文献   

19.
项捷 《科技信息》2013,(14):58-58,60
本文通过调研嘉兴商贸物流业的用人现状,了解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针对用人需求剖析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提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只有适应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人才才能"产销对路",促进大学生就业。人才"产销对路"有赖高校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北京交通大学一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博士研冤生联合培养基地"成立于2009年8月,旨在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加强博士生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人才队仁:建设同时.通过共同开展科技合作.着重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和科技前瞻方面的问题.从而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