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覆麦秸对盐碱地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覆麦秸和深埋麦秸能明显提高耐盐小麦德抗961的出苗率和冬前分蘖数,并使其单株鲜重、株高、公顷穗数、穗粒数、旗叶面积、旗叶鲜重、旗叶干重、旗叶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Na^+/K^+比降低,最终使小麦产量显著增加。地麦覆麦秸和深埋麦秸使耐盐小麦品种德抗961的产量构成因素明显大于对照,使前两者的每公顷产量分别达4422.45kg、3769.95kg,而对照的只有2850kg。因此,选择耐盐品种,地表 相似文献
2.
在鸡冠花生长期,分别用0.1%硫酸锌、0.1%硫酸锰、0.03%硫酸铜、0.03%硝酸锶和清水(对照)浇灌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微肥处理对鸡冠花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且以0.1%硫酸锌和0.1%硫酸锰对鸡冠花干重和鲜重促进作用较明显:不同微肥处理均提高鸡冠花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综合分析表明:用0.1%硫酸锌最好,0.1%琉酸锰和0.03%硝酸锶次之,0.03%硫酸铜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3.
4种微肥对番红花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大田条件下铁、锌、锰、铜4种微量元素对番红花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比较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微肥处理对番红花叶片光合特性、仔球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种球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适量微肥可显著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尤以Zn肥影响最显著,增强了叶片的“代谢源”能力; 适量喷施4种微肥均可极显著增加仔球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也增强“代谢库”的功能,进而显著增加仔球产量和总数。施肥量以喷施0.20%铁、0.10%锌、0.12%锰和0.10%铜的处理效果为最佳; 但过量施用会产生负效应,抑制番红花的生长,并降低其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栽培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1999年,在罗江县丘陵旱地和广汉市平原稻茬麦田进行小麦地膜覆盖栽培的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结果表明:(1)丘陵旱地膜际栽培有显著的抗旱保墒作用,其产增收效果显著,增产1551.0kg/hm^2,增幅达38.4%,纯收益达1556.0hm^2。平原稻茬麦田膜覆盖栽培同样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万以膜际栽培效果最好。(2)地膜覆盖栽培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植株增高,叶面积扩大,干物 相似文献
5.
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大力推广生物菌肥。研究以小麦品种晋麦47为试验材料,研究固氮菌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固氮菌肥拌种+喷施固氮菌肥+施用化肥;处理(2)喷施固氮菌肥+化肥配施;处理(3)固氮菌肥拌种;处理(4)喷等量清水作为空白(对照)。收获期调查株高、分蘖数、穗长、穗重、单株产量、百粒重、小区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菌肥后能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效果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菌肥对小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以固氮菌肥拌种+喷施固氮菌肥+施用化肥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杨粮复合系统内生态因子的变化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徐淮平原杨粮复合系统内不同物候期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杨树展叶期,不同株行距生态因子变化不明显,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在杨树展叶后的全叶期到盛叶期,不同株行距生态因子变化有明显差异,并对小麦生长有一定影响。从实验区不同复合模式下小麦产量的高低考虑该区最佳的复合模式为:杨树间作行距≥30m,林网200m×300m. 相似文献
7.
锌钼微肥对鲜食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栽培条件下不同的锌钼微肥处理对鲜食油菜鲜重、干重、叶绿素、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锌钼微肥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鲜食油菜的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并且以单施钼肥对降低硝酸盐的积累最有利.以锌钼微肥配施对增加鲜食油菜的干重、鲜重、叶绿素、Vc及可溶性固性物含量最有效.同时表明,在试验时期内油菜移栽后25~32天生长和品质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和赤霉素(GA)混合处理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抗旱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VA和GA混合处理可以加快种子的萌发,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的生长,增强幼苗的抗旱能力,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傅兆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2):43-50
本文以系统发育理论为依据,结合科研与生产实际对小麦产量因素在产量提高过程中的作用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穗数为中心协调粒数与粒重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混合指示剂法以复合微肥中钼的测定,测定终点颜色变化明显,实验结果表明,标准溶液适宜用量为1-3mL,适用于体系钼含量在1-30mg范围内的样品,该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度胁迫对羊草生长与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盐0.172%-0.690%条件下,羊草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减少10.13%-33.20%。蒸散量和净光合速率随土壤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尤其是日量大净光合速率受盐胁迫的影响显著,高盐处理羊草的日量大净光合速度较对照约减少1/3。盐分抑制羊草对N、P、K的吸收,尤其K的吸收受盐分抑制显著,不同盐度处理羊草植株茎叶与根系K含量均显著降低。羊草对Na的吸收累积随土壤盐度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土培法对外源水杨酸(SA)与不同质量浓度的复合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初步探讨水杨酸缓解土壤防腐剂污染对小麦生长的抑制效应.试验结果表明:0.01g/L水杨酸可缓解或解除低浓度复合防腐剂(≤5g/L)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在高浓度复合防腐剂(质量浓度>5g/L)胁迫下,水杨酸对其的缓解作用减弱,甚至随防腐剂浓度增加呈负面效应,增强防腐剂对小麦幼苗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氮磷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农四师66团氮、磷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建立了氮、磷肥施用量与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间的效应函数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产中氮肥对穗数、穗粒数、产量的影响高于磷肥;氮肥(N)的适宜用量为137~407kg·hm-2,此时可获得小麦最佳经济产量为7413—11071kg·hm-2。小麦产量对土壤养分的平均依存率为63%。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开花状态下的瓜尔豆叶面喷施6种不同肥料,并对不同处理下瓜尔豆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开花状态下,不同浓度的肥料对瓜尔豆产量性状均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50%的开花状态下,各肥料处理对瓜尔豆单荚籽数、单株荚数、单株籽数、单株籽重等影响产量关键性因素的作用达到显著水平。为适时合理进行根外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FeSO4、奥丰、威宝三种微肥对非洲菊生长的影响试验 ,结果表明威宝能显著提高其叶绿素含量 ,改善其黄化现象 ,奥丰灌根对非洲菊生长量效果最好。同时认为非洲菊出现黄化 ,不一定是缺Fe引起。 相似文献
17.
经农业试验,获得了稀土,硼锌3元素及添加剂4因素的最佳组合,制备了水稻用稀土复合微肥。通过实际进行的扩大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农用硝酸稀土或复合稀土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且复合稀土比农用磷酸稀土的增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应用螯合态多元复合微肥(块根鳞茎型)对不同海拔、不同气候特征的三七开展试验,结果显示:施用该肥后能够提高三七的存苗率,并能够明显提高三七一、二级种苗的比例,600倍液时一、二级种苗比例比对照相应种苗比例提高8.65%,在同一浓度条件下随着海拔的增加,施用效果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施药的鲜三七产量都比对照高,最高的浪桥点的600倍液处理比对照增产了1.025 kg,同一试验点内小区的产量随着使用浓度增加而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20.
钼、锌、硼微肥对旱作绿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311—B”二次回归优化设计,V钼、锌、硼微肥为主要探讨因子进行田间试验,建立了绿豆优化施肥模型,根据模型得最高产量施肥量为:在施尿素(45kg/hm^2)、过磷酸钙(120kg/hm^2)、硫酸钾(45kg/hm^2)的基础上,钼酸铵2.88kg/hm^2、硫酸锌10.52kg/hm^2、硼酸4.55kg/hm^2,此时产量为1542.10kg/hm^2,并对钼、锌、硼单因素效应及交互作用作了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