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斌 《科学之友》2007,(7):63-64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都是垃圾的来源。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每天,我们都离不开吃。早上到超市购买食物,大部分食品都用塑料袋包装,这无疑为生活带来了一种垃圾——塑料袋。这种塑料袋一般都是一次性的,用完之后很难再次使用,但就是这种塑料袋最难被降解,即使埋于地下也不能很快溶入泥土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永远呆在泥土里,从而破坏了土壤的成分。  相似文献   

2.
社会争论 随着塑料袋污染问题的日益恶化,社会各界就是否继续使用塑料袋以及是否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环境保护论者表示,应该禁止使用塑料袋.因为塑料袋的随意丢弃本身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垃圾的堆积,并对动物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活在一个"用完就扔"的社会中,塑料袋已经成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的一颗毒瘤.可以想象,如果塑料袋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在未来的某个周末,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郊外,所看到的将不再是美丽的田园风光,映人眼帘的是篱笆下成堆的塑料袋在风中使劲地拍打着.不要怀疑这样的画面,这很有可能成为我们未来社会中最平常的一幕.  相似文献   

4.
正同学们,当你们把垃圾塞满塑料袋,扔进垃圾桶时,你有没有想过,它们最终会到哪里去呢?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垃圾的故事。人类是垃圾出现的源头首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地球上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垃圾呢?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上可是没有垃圾的,动物并不会制造垃圾。可能有人会想,动物拉出的便便算垃圾吗?不能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家正在寻找塑料回收利用的新途径,使塑料不再被填埋。但是——你或许以为,只要我们尽可能地把饮料瓶、塑料袋和酸奶杯等从其他垃圾中分拣出来,或者尽可能多地让塑料垃圾进入蓝色的分类垃圾桶,就会让塑料远离填埋场和海洋。但实际并非如此。今天大多数塑料都是无法回收的,它们最终还会被填埋或进入海洋。  相似文献   

6.
龙夫 《科学之友》2008,(3):34-36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2007年,我国塑料总产量为1219万t,进口塑料近800万t,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600万t,其中包装用塑料达700多万t。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估算,全国每天使用的超市塑料购物袋达10亿个,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则在20亿个以上。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8%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34万t;上海市生活垃圾的9.8%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25万t;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5万t;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4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4.2亿个,废农膜约1374万m2。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我们已经陷入"白色污染的海洋"。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6月1日起,超市一律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一律不得"应理解为是对塑料购物袋的全面禁止,其实很早以前沈阳、北京和杭州就都曾极力推行过全面禁用塑料垃圾和筷子、餐巾纸等一次性用品的法规,这说明我们在加强城市规划、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已达成共识,但纵观各地的治理效果,我们发现,便宜的发泡餐饮具及超薄塑料袋在市场上还是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8.
塑料袋据统计,全国一个星期所产生的垃圾塑料袋的总面积等于全国土地的总面积。废纸家庭废物中,废纸的比例占了20%,如:废报纸、雪糕纸、广告纸……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城市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垃圾对我国城市造成的危害已不容忽视.我们必须采用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城市垃圾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有游客在美洲某海滩上拍到一只使用牙膏盖作护壳的寄居蟹。寄居蟹惯于用二手贝壳当护壳,让自己的软体躲避捕食者。在成长过程中,它们常常需要发现新家——经常是其他贝壳。据调查统计每年都有大约1270万吨塑料垃圾(包括塑料瓶、塑料袋和塑料玩具等)进入海洋。受洋流牵引,这些垃圾最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地球是一艘飞船,中国显然还在经济舱里坐着。然而,高消费、一次性消费等时髦东西偏偏在这里方兴未艾。所有一次性用品的消费者——我们和我们的中国,为此提前支付了很大的代价。透过垃圾看中国大多数中国人经历过节俭的日子,而如今诸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梳子、塑料袋等等正以"文明"的面目侧身于我们的生活,认清它们并不容易。还是从一次性木筷说起。现在我国北方的一次性木筷厂每年向日本和韩国出口300万箱共150亿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制作的“磁控塑料袋封口机”就是生活给我的启示,以及在老师的指导和社会的支持下创作成功的。该发明在浙江省第1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我们浙江嘉兴地区,制作服装、羊毛衫、玩具的工厂到处可见,而服装、羊毛衫、玩具都用塑料袋作内包装,光是我舅舅开的玩具厂,一年就需塑料袋50万只以上。因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工业和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目前,全球年产垃圾近500亿t,人均年产垃圾约8 t,听起来很吓人吧?不过,这其中还包括一大部分工业垃圾.美国每年的城市生活垃圾近3亿t,工业垃圾20多亿t.而曾经具有"垃圾王国"之称的日本更是吓人,小小的岛国年产各类垃圾3亿多t.  相似文献   

14.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2008)提高了城市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排放要求,使得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应该更加经济、合理.因此,选用何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成为重中之重.文章对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常用方法进行了简介,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典型工艺进行了列举.  相似文献   

15.
乘坐塑料飞船上火星并非奇思妙想我们每天都使用塑料袋,它们普通得令我们不愿意多看一眼, 谁会想到制作它们的塑料也许会带着我们登上火星呢? 制作塑料袋的材料是一种聚合体,叫聚乙烯,它们的分子有能力屏蔽绝大多数危险的宇宙辐射。这一点科学家们早已知道,可惜的是聚乙烯材料太脆弱,用它制作宇宙飞船简直难以想象。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汾阳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汾阳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吴桦 《世界科学》2008,(5):17-18
再过10多天,"限塑令"将在我国生效,届时全国将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对塑料袋滥用导致的污染危害,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所以对限塑令绝大多数国人是接受的.一些发达国家在限用塑料袋方面比我们早了10多年,他们有何好的做法?限用塑料袋后有哪些可替代的备选方案?本专栏一组文章或许能给您一些启示.--编者  相似文献   

18.
塑料袋问题     
《世界科学》2008,(5):21
为什么塑料袋会带来麻烦? 塑料袋在生产过程中会引起污染,包括利用石油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估计英国人每年要用掉130亿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将用400~1000年的时间才能自然分解,塑料袋还会使海龟或幼鸟窒息,而被回收利用的塑料袋仅占其中的1/200。我们大多数人每年平均用167个塑料袋。  相似文献   

19.
废旧塑料、烟雾尘灰、黑水油污、垃圾废物,都是看得见的污染.但是还有一些污染是看不见的.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而忽视了它们,因为它们在严重地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每天都能见到环卫工人劳作的身影而在我们的体内,也存在着这样一群"看不见"的"环卫工人"从大脑到血液到骨骼,在我们身体的各个角落,都有"专职"的巨噬细胞为我们清除垃圾。巨噬细胞是人体中的垃圾吞噬细胞,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吃掉的是我们血液中的病原体,肌肉和骨骼中坏死的细胞,以及肺部的尘埃。巨噬细胞的形状像个小小的荷包蛋,它们其实是一组复杂而多样化的细胞。小小的巨噬细胞能够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