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敬爱的于光远同志于2013年9月26日与世长辞,虽然已是98岁高寿,我还是为他未能活到百岁而感到遗憾。但仔细想想,从于老一生的贡献看,他的工作年龄和学术年龄实际上早已超过了百岁,甚至超过了二百岁、三百岁!于老一生有很多创造性贡献,创建中国的自然辩证法事业就是其中之一。1996年,在庆祝于光远从事学术工作六十周年时,我得知他在自然辩证法方面的文章经初步汇集就有228篇!这个数字即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于光远任第一届、第二届理事长。1980年,我调到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1984年,又转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自然辩证法研究所,担任副所长,继续从事研究。1982—1987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聘我为《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特约编辑,  相似文献   

3.
<正>于光远(1915.7.5—2013.9.26),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长期致力于哲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与于光远多年的勤奋工作是分不开的。于光远有关"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34年他由上海大同大学  相似文献   

4.
正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出生于江苏宜兴,192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我国理论物理和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世界当代流体力学四位巨人之一。他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曾任北大校长、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他还是杰出的教育家,许多著名学者都曾受教于他,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一任理事长于光远就是他的学生。早在1955年,周培源与于光远、王竹溪、黄昆、徐光宪、沈同等著名科学家一起,在北京大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于1978年经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立,为此在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了《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首任社长为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首任主编由著名哲学家于光远担任。1979年1月,《自然辩证法通讯》正式出版第一期"创刊号",当年为季刊;1980年,经过一年的成功运行之后,《自然辩证法通讯》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继于光远之后,先后担任主编的有李宝恒、范岱年、李醒民和胡新和,现任主编为胡志强。《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一、二、三届编委会由范岱年担任主任委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10月 14日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了“邓小平批准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 5周年纪念大会” ,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自然辩证法工作者 5 0 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大会。三任理事长于光远、龚育之、朱训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讲了话。大会开幕式由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国政教授主持。他说 ,2 5年前 ,有一位老人在一份文件上划了一个圈 ,于是 ,一个学会就应运而生了。这个学会就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这位老人就是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今天 ,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学会的成立 …  相似文献   

7.
于光远是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提出的"社会的自然"既是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研究对象和逻辑基础,也是自然辩证法学派的核心观点和历史起点。社会的自然是打上人类产业实践烙印的、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相生相伴的、社会规律也要发生作用的自然。人类在生产好的社会自然的同时,也在不可避免地生产着坏的社会自然,雾霾的产生与治理过程再次证明了于光远的远见卓识。自然辩证法工作者要想为国服务,就必须研究社会的自然。  相似文献   

8.
于光远留给自然辩证法学界的学术遗产主要有,宝贵的从业精神:于光远精神;深邃的学术思想:于光远思想;未尽的学术事业: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于光远精神值得褒扬和弘扬,于光远思想颇受省思和启迪,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亟待继承和完成。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学习和运用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年3月23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潘梓年同志和于光远同志邀请了一些同志开会座谈,讨论如何推动科学技术人员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哲学,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运用哲学,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问题。座谈会由于光远同志主持。于光远同志首先说明了这次座谈会的目的。他说:自然辩证法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参加思想理论战綫上反对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阶级斗争,是一个方面。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是另一个方面。我们不但要抓前一方面的工作,也要抓后一方面的工作。1958年到1960年,配合技术革命、教学改革,我们搞过一阵。1960年,在哈尔滨开了“科学技术人员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座谈会”,推动了一下。现在,新的生产高潮、科学实验高潮正在到来,有必要进一步推动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与于光远多年的勤奋工作是分不开的。1990年,于光远著文《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他说这个学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一二·九"运动,它使中国许多学习自然科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于1986年16—19日在北京召开。经全体会员通信选举产生的129名理事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38名特邀代表参加会议。在大会开幕式上,研究会理事长于光远同志作了题为“再讲一点我对自然辩证法工作的看法”的讲话,提出了四个问题供与会代表讨论:(1)自  相似文献   

12.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6年第五届常务理事会决定,于2007年11月6日在重庆举办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期间正式成立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推举于光远、龚育之、孙小礼、王文章、刘梦溪等为学术顾问,成思危为第一届主任委员。休闲哲学系于光远先生晚年开拓的最后一个学科领域,他于1995年7月组织休闲研究,1996年发表"论普遍有闲的社会",并指出:"休闲是同社会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事物,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闲暇的生产和增长。休闲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之  相似文献   

14.
<正>格调高洁特立独行雅俗共赏惠及域中《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是1978年经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担任第一任主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担任首任社长。  相似文献   

15.
<正>1956年,国务院在制定1956-1967年12年科学远景规划时,专门制定了《自然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的规划》,并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内建立了一个自然辩证法研究组(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时,研究组随哲学研究所的编制转移),于光远兼任组长。这个人数不多的研究组是我国第  相似文献   

16.
正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中国科协理论组和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提议成立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部门的领导钱三强、周培源、于光远等参加了会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向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7.
<正>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中国科协理论组和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提议成立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部门的领导钱三强、周培源、于光远等参加了会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向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正>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中国科协理论组和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提议成立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部门的领导钱三强、周培源、于光远等参加了会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向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正>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中国科协理论组和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提议成立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部门的领导钱三强、周培源、于光远等参加了会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向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正>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中国科协理论组和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提议成立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部门的领导钱三强、周培源、于光远等参加了会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向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