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逻辑哲学看弗雷格的"真"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弗雷格的“真”理论主要包括真的范围、性质、表达、本体论地位、真与思想的关系以及真在逻辑中的地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理论。它不仅直接为创立现代逻辑提供了哲学上的辩护,而且还为意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因此,这个理论在弗雷格逻辑哲学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整个弗雷格逻辑哲学是围绕这个中心理论展开的。无论是从历史的维度看,还是从蓬勃发展的现实看,弗雷格的“真”理论对于现代逻辑与现代西方哲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身心平行论是19世纪末在西方哲学界和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命题。柏格森从逻辑维度、经验维度、历史维度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批判。在逻辑上,身心平行论混用了两种描述世界的不同记录体系,这种混用是不合法的。在经验上,身心平行论有悖于某些经验事实。从历史维度来看,身心平行论并非一个科学命题,而是一个形而上学命题,来自17世纪的形而上学,其源头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哲学。古代和现代之间的科学观的转换,也导致了古代的平行论转变为现代哲学中的身心平行论。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顿对自然价值的论证逻辑经历了从价值观的变化到价值本体化,再到对自然价值客观性的证明等三个环节。自然价值具有价值和事实双重内涵,自然价值论具有伦理学和自然科学双重品性,它存在着价值本体化的思路,其存在论基础是近代哲学的二元论。人与自然界之间伦理关系的基础不是一个客观事实,而是由人确立的,它在本质上是人在实践中为人和自然界确立的一种价值论地位。  相似文献   

4.
lexicon(词汇系统①)是库恩晚年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范式的替代物.库恩从语言层面讨论分类学范畴和词汇系统,不再从知觉、方法论和本体论讨论不可通约性,将不可通约发展为词汇系统间的不可翻译性.库恩所阐释的词汇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本体论特质,与其世界观念密切相关.从范式到词汇系统的演变表明库恩的思想发生变化,然究其实质其实一以贯之.库恩自称“具有可变范畴的康德主义者”有其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5.
在技术哲学内部,技术与价值问题曾成为一个主题被凸现出来,这是技术自主论批判在技术领域内的表现,但是技术价值论所蕴涵的意义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技术认识论的兴起,使技术价值论已经显示出某种衰落的迹象。但随着社会建构论研究的深入,技术价值论又显示出其技术自主论批判的新的生长点。对技术价值论兴衰过程的反思涉及到技术哲学的范式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哲学研究主要从哲学维度审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现实应用,具有推进哲学研究领域拓展和内容深化的理论意义、引导人工智能相关科技伦理规范及人文约束的实践意义以及支持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历史意义。人工智能哲学研究需要重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等维度的问题,未来应当关注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评判人工智能引发的科技和社会变革的意义、人工智能的奇点突破及其评价、人工智能在社会认识论中的应用建构、人工智能引发的技术运用与社会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希兰的知觉诠释学-现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觉的诠释学-现象学是希兰科学哲学的核心内容。希兰用海德格尔生存论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改造,为知觉的现象学分析奠定了本体论基础。希兰知觉诠释学-现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知觉的诠释学属性、知觉的现象学结构、知觉知识的必然性与多元性等。希兰的知觉诠释学属于多元的实在论。  相似文献   

8.
论动物解放/权利论的天赋价值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解放/权利论对天赋价值的论证逻辑包括价值观的变化、由人及物、求同存异和终极证明等四个环节。天赋价值具有价值和事实双重内涵,动物解放/权利论具有伦理学和自然科学双重品性,它存在着将事实价值化的思路,其存在论基础是近代哲学的二元论。人与动物之间伦理关系的基础不是一个客观事实,它在本质上是人在实践中为人和动物确立的一种价值论地位。  相似文献   

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12):106-110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艺术丰富了艺术世界。这种基于交互性的艺术形式与传统艺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计算机艺术中的交互性影响了作品的显示,在本体论层面界定了计算机艺术的本质。计算机艺术的交互性塑造了积极的艺术家和用户,在价值论层面彰显了计算机艺术的意义:不仅在创造性、活跃思维和思想自由等方面展现了艺术价值,还重塑着人们对艺术和美的认知,促使人们去思考艺术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无论从本体论、认识论还是从价值论维度看,生命的本质正在于其个体性;生命个体性,是生命科学哲学的基石;生命现象的深层特性,如疾病、健康与差错等本质上都是对传统"常态概念"的颠覆,因而,终结"理想常态"的"统计学范式",代之以"个体常态"的范式转换,重建科学哲学的历史认识论,便成了康吉莱姆生命科学哲学的核心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