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同光体”开创了一条诗歌创作的“荒寒之路”,维护了中国古典诗歌最后的辉煌。重在探究同光体诗人作为文化精英守望古典诗歌的心路历程,剖析他们在坚守古典韵致的同时所流露的承担的痛苦,试图对同光体诗人作心理层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幕府中汇聚了很多当时的诗坛健将,著名的宋诗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陈衍,便是其幕中之宾。陈衍与张之洞诗歌派别不同,论诗旨趣有别,虽不是张之洞赏音所在,但陈衍正是在张之洞幕中提高了自己的诗作、诗论水平,并提出了著名的"同光体"理论。  相似文献   

3.
道、咸间贵州籍杰出诗人郑珍和莫友芝,最初以学者身份齐名,后因近代“同光体”诗派兴起,郑、莫的诗歌价值渐为世人所认可,故此才以诗名并称.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较早明确揭橥“郑莫”的诗歌价值及诗史地位,从而使之成为“宋诗运动”的一面旗帜.二家创作本质上都具有“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的特点,但表现又同中有异,在同时代宋诗派作家中可谓自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近代诗坛存在着两个联系紧密同时又有重要区另4的“闽派”:诗钟之“闽派”与同光体“闽派”。本文阐述了诗钟“闽派”之得名、影响、代表人物和同光体“闽派”得名之经过,并比较了两个闽派的异同点。诗钟之“闽派”乃清末名实相埒之名称,同光体是清末“有实无名”之闽派;诗钟之“闽派”的形成与得名都要早于同光体“闽派”。  相似文献   

5.
陈三立是戊戍维新党人,又是晚清民初杰出的"同光体"诗人之一。在他的诗歌中,有着对时代的自觉性省察,真实地再现他对家国、生命、文化的悲剧性反思。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这样一个风云突变的时代,陈三立既是“同光体”的代表诗人,又是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诗人。保守与进步之间的矛盾,使他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后一位重要的诗人。  相似文献   

7.
被后世冠以"风余"、"诗母"之称的《古诗十九首》,堪称"风骚"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又一座诗歌艺术的丰碑。内容多写离别感伤、游子思乡、人生苦短、失意沉沦,其语言率真,情感温婉。这些充满感伤和愤慨的悲咏,又恰恰体现着那个时代失意士人难以割舍的忧生忧世情结。  相似文献   

8.
清未"戊戌六君子"林旭,在变法运动中为挽救国家和民族危机,鞠躬尽瘁,视死如归,具有废除弊政、革旧鼎新的勇气和超凡行为的表现。林旭作为同光体闽派诗人,以诗歌为武器抒发他的政治立场和爱国情怀,其作品在当时诗坛具有重要的地位。林旭的妻子、才女沈鹊应在他遇害后,也以诗词酬应,抒发自己的悲愤心情,风格独到,别具文采。  相似文献   

9.
历来学界论道咸宋诗派及同光体之“不俗观”,往往多从诗学理论的角度阐发,其中尤以何绍基、陈衍等人的诗论为主。事实上,作为被后世同光体诗人追封为“鼻祖”的道成诗人郑珍,其《巢经巢诗钞》的创作,恰是其“不俗观”最为活泼、生动的诗性载体。表面上看,郑珍的思想称不上理论与系统,但这种“在创作中见主张”的形式,不仅更符合诗人的身份气质,也显得更有血有肉、气韵生动,包孕着更丰富的生命体验与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0.
李晓琴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09-110,117
意象是诗歌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贯穿于诗歌创作的全过程。意象的生成是主观之情与客观之“象”于瞬间所达到的契合;就其构成时的特征而言,它受诗歌整体内在结构的支配。意象的种类按其性质的不同,它可以分为自然界的、社会生活的、创造的、虚构的等四大类;从其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来说,它可以分为单一意象和多个意象;从其与诗歌的鉴赏关系来说,它是进入诗歌鉴赏的一个必经之境。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闻体是适应大众传媒对科学技术信息传播需要运用民族语言而形成的一种交叉型语体。它由报道科学新信息内容的相应新闻体式及其语言形态与科技语体彼此融合而成。从性质、形成、适应领域、语言特点体系等方面切入对之进行了系统论述。科技新闻体的功用是在于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向受众传递科技信息和普及科学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普及化整体要求的提高,其作用日益突出,加强对科技新闻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译者风格"是文学翻译风格研究中比较年轻的一个名词,其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界定,同时它与"作者风格"的关系也亟待明确。文章借鉴其他领域的风格解释来探讨作者风格和译者风格各自的定义,并通过两者之间的关联提出"传译作者风格"这一概念,尝试通过这一途径来进行译者风格的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元素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元素曾在国产动画片中运用较多,之后,随着国外动画长驱直入,新一代动画人似乎逐渐远离了"中国学派",而2011年的国产动画片《兔侠传奇》在实现中国元素动画表达的同时,也十分清晰地彰显了北京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示出较为别致的"京味元素"。该片在主题意旨、题材故事、人物造型、民间造型、空间造型以及声音造型等方面都含有一定的京味特征,使其在文化传播的同时也塑造和传播了北京形象。  相似文献   

14.
风格分析是基金业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出一个新的风格分类方法和改进原有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研究了国内20个基金的风格和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小市值类基金的业绩最好,投资小市值成长类股票是最优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安祖先生《〈唐国史补〉“元和之风尚怪”说考论》一文中对“元和体”界定有误。张文认为“元和体”应包括元白讽喻诗。对于元稹未将讽喻诗归入“元和体”,张安祖先生解释为:“元和体”当时并非关名,元稹对其讽喻诗格外珍重,出于自我保护心理,故将讽喻诗排除在“元和体”之外。经过考察,这一解释并不能成立,故“元和体”之界定应依元稹之说。  相似文献   

16.
王美芸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4):81-83,90
俞平伯三十年代散文体现"涩味",大部分的评论家只是从意境、梦境、或是"涩味"等角度去探讨俞平伯散文的特色.本文试图从俞平伯三十年代散文文体和语体这个独特视角来阐释他三十年代散文体现出来的独特"涩味",探讨他对于传统的"新传统化"过程及他在文学现代性语境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独立学院学生人际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研究采用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选取的独立学院的42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际归因方式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这两个因素上都存在差异;应对方式在性别、籍贯和是否独生子女这三个因素上都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能力归因、努力归因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而背景归因和运气归因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归因方式对应对方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最终结果表明,独立学院学生总体人际归因方式趋向于外控性,应对方式趋向于积极的应对方式,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雍布拉康、大昭寺等著名寺庙的形成历史,分析藏族本土风格与外来风格融合的过程。指出藏民族在浓厚的本土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外来建筑风格,使之融入本土风格之中,体现出一种发扬推展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比古老的建筑群自身更为珍贵。  相似文献   

19.
从文体学角度阐述了新时期的以来中国作家文体实验的总体特征,认为“无中生有”式的纯粹的创新并不存在,作家们的方体实验要达到可理解性与新颖性组合的优化,只有通过现有文体的体载要素及语言运用特点进行全新的组合,因此说,文体实验不变的规律和特征就是对旧元素的全新组合。  相似文献   

20.
班级教学是我国教学的主要形式,目前主要的组班形式很难彻底解决学生学习类型的问题。按照学生学习类型进行分班,并根据教师教学类型进行匹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适应性从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同时促进教师的发展,达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