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无刃铰刀刃磨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给出了刃磨径向进给尺寸———磨去弓形高h及工作台主轴倾斜角φ倾的计算公式.椐此可控制铰刀圆柱刃带F尺寸及公差,保证切削锥角φ,达到刃磨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超精加工工艺的试验研究发现,超精加工能提高零件的加工表面质量。零件超精加工后,其表面粗糙度将明显降低,由R_α为0.48μm降低为R_α0.10~0.02μm(即由表面光洁度为▽8提高至▽10~▽13)。零件表面的显微硬度有所提高,同时表面变质层深度也减小了。表面残余应力由磨削应力为-(1.96~2.94)MPa变为-(4.90~6.86)MPa。零件的圆度也明显提高了。试验又发现,零件超精加工后,它的耐磨性也有所提高(大约提高15%)。本文主要对超精加工提高零件加工质量和耐磨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精密小深孔是指孔径小于φ12毫米、孔深为孔径的5倍以上、精度为H7、H6级公差和光洁度▽_7~▽_(10)级的孔,其圆度、圆柱度和锥度按过去惯例约在公差带1/2到1/3范围内。目前国内外对于精密小深孔的机械加工程序,一般都采用钻、扩、铰、或钻、扩、镗、磨(或珩磨、或研磨),这些工序加工出来的孔或多或少存在着锥口现象,光洁度差,精度尺寸不稳定和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同济大学首创的“精密小深孔拉削新工艺”加工质量稳定,精度与光洁度可达H6级公差与▽_(10),生产效率比原来的镗铰或珩磨或研磨工艺提高10~30倍,孔愈深、效率愈高,经济效益愈显著。为了便于推广应用,同时还设计制造了成套设备,包括多个自由度的高速磨头和三吨、五吨立式液压拉床,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而可靠,操作方便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而且配用新的润滑冷却剂来改善切削条件,因而受到用户广泛的欢迎。本文还介绍了几种不同材料、孔径和孔深工件的加工实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李雅普诺夫函数分解法研究了大型定常线性控制系统 X_i=A_(ii) B_(ii)U_i sum from j=1 j≠i to S(A_(ij)X_j) sum from j=1 j≠i to S(B_(ij)U_i)(i=1,2,…,s)在镇定理论中的分解问题;同时给出了分解系数的估计公式,我们有以下定理:假设孤立系统(2.3)是能控和能观测,不论孤立子系统(2.4)的零解是部分渐近稳定,部分不稳定,存在▽_1>0,▽_2>0,使当E_1<▽_1,E_2<▽_2时,则大型定常控制系统(2.2)的闭环大系统的零解是渐近稳定的。此处▽_1=min[h_4/4(h_2 N~2H)(n-ni),i=1,2,…,s] ▽_2=min[h_4/4m~2r(h_2 N~2H)(n-ni),i=1,2,…,s]  相似文献   

5.
研究立方氮化硼端面铣刀精密切削淬火铸铁的刀具磨损和耐用度。试验结果表明:立方氮化硼端面铣刀精密切削淬火铸铁的主要磨损形式是微崩刃磨料磨损、粘结磨损、粘结——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用国产立方氮化硼刀片制成的端面铣刀在保证已加工表面粗糙度R_<0.75μm(相当▽7)时的刀具耐用度能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空心板铰缝结构耐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铰缝结构的经时耐用性能缺少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造成铰缝部位成为桥梁结构设计和桥梁服役管理的盲区这一问题,基于试验研究定义了空心板铰缝协同工作系数,用空心板铰缝协同工作系数来评价铰缝结构对相邻空心板协同工作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回归计算模型,通过引入铰缝钢筋锈蚀率随时间变化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空心板铰缝协同工作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计算公式.对常用的深、中、浅3种空心板铰缝形式的经时耐用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深、中、浅的排序逐渐恶化;浅、中2种铰缝结构的服役寿命相近,除冰盐环境下不同跨度的空心板梁桥的使用年限大致在3~6a波动;深铰缝结构的抗蚀能力较强,不同跨度的空心板梁桥的使用年限大致在6~29a波动.  相似文献   

7.
我省静宁县农机工人创造的不等偏角小型强力钻头和首都工人寄给我省刀具队并经“三八”分队试用验证的精铰钻头,在刃形、刃口和“一刃四角”方面,有许多特色,现用“1234”分析法做些分析介绍,供同志们革新刀具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有限元程序ANSYS 10.0,在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情况下,对无铰抛物线拱进行了弹塑性全过程的屈曲分析。将拱结构初始缺陷和矢跨比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无铰抛物线拱失稳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无铰抛物线拱初始缺陷越大,失稳极限承载力越小;随着矢跨比的增大,无铰抛物线拱失稳极限承栽力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理论上的最优矢跨比。  相似文献   

9.
基于有限元程序ANSYS 10.0,在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情况下,对无铰抛物线拱进行了弹塑性全过程的屈曲分析。将拱结构初始缺陷和矢跨比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无铰抛物线拱失稳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无铰抛物线拱初始缺陷越大,失稳极限承载力越小;随着矢跨比的增大,无铰抛物线拱失稳极限承栽力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理论上的最优矢跨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大刃倾角外园精车刀的工作原理,并采用了修光刃付后刀面的熨平作用来提高加工光洁度,同时介绍了获得负后角的调整计算方法。文中所采用的机夹可转位大刃倾角外园精车刀,具有结构简单、刃磨方便、刀片利用率高、加工质量稳定、能实现以车代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液压支架的前、后连杆上铰点之距与掩护梁长度的比值;后连杆与掩护梁长度的比值;掩护梁上铰点至顶梁顶面之距和后连杆下铰点至底座底面之距的变化,对支架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它们对支架受力影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铺装层厚度和销接钢筋铰缝对空心板桥铰缝传力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改变桥面铺装层厚度和铰缝的配筋形式,设计了2组共4个梁式铰缝试件。进行了弯剪复合作用下结构开裂荷载、通缝荷载和极限荷载测试,与不带铺装层铰缝结构相比,传统结构加铺装层后分别提高了7.7%、114.3%和25.9%,新型销接钢筋铰缝结构加铺装层后分别提高了9.8%、61.3%和58%;与传统铰缝结构相比,新型销接钢筋与铺装层组合使用分别提高了28.6%、66.7%和88.2%,单独使用新型销接钢筋铰缝结构分别提高了26.2%、121.4%和50%。弯剪荷载作用下,加载侧与铰缝间荷载传递,在铰缝界面开裂前依靠界面黏结力,界面开裂后依靠界面黏结力和抗拉钢筋,界面裂缝贯通后,依靠抗拉钢筋传递荷载;铰缝与非加载侧自始至终通过界面黏结力实现荷载传递,新型销接钢筋铰缝多重横向受力钢筋自下而上依次破坏,破坏过程呈现出一定的延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利用Matlab软件来计算和绘制无铰拱内力影响线的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步骤和具体的代码.通过Matlab的计算和绘图功能,可以简单快捷地对无铰拱结构的内力进行计算,并绘制出无铰拱结构任意截面的轴力、剪力、弯矩影响线以及拱脚处的反力影响线,同时还能求出影响线上任意点的量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特点,提出钻扩铰一体加工的方案,通过增加切削刃长度,降低切削力,保证刃口锋利性来减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工缺陷.选用均为Ti Al Cr N/Ti Si N涂层的硬质合金麻花钻与钻扩铰复合刀具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孔加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钻扩铰复合刀具的钻削轴向力比硬质合金麻花钻降低了40%~50%,刀具耐用度提高了5~6倍,有利于提高钻孔表面质量,适合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钻削加工.  相似文献   

15.
针对钻头的后刀面在标准和手册中均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在实际生产中使用了各种不同的刃磨方法,试图从数学上利用可展直纹面的高斯曲率特性,研究采用圆锥面、圆柱面和平面砂轮刃磨直线刃圆锥后刀面和螺旋面后刀面钻头的可加工性。证明了直线刃圆锥面后刀面的可取性,并对直线刃螺旋面后刀面钻头几何的数学描述以及刃磨所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普通钢筋混凝土规则框架的弹塑性地震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编的非弹性动力分析程序对严格按我国规范设计的不同烈度区规则框架结构进行了多波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修订后规范加严小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控制条件可明显改善结构在大震下的位移反应;按修订前、后规范设计的9度区框架在大震下均形成了以梁铰为主的塑性耗能机构,预计能较好满足预定的抗震性态要求;按修订前规范设计的8度区二级抗震等级框架在大震下形成了其塑性耗能机构以柱铰为主、并存在出现层侧移机构风险的不利反应状况,按修订后规范设计的8度区框架的反应性态有所改善,但形成的塑性耗能机构中柱铰仍然偏多,表明其柱抗弯能力增强措施仍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7度区框架的抗震性态比8度区框架略好,但抗震措施对柱的保护仍然不够,其柱抗弯能力增强措施也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跨径空心板梁桥铰缝在不同损伤状态下铰缝混凝土劣化指标,为该类梁桥的预养护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MIDAS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通过试验分析不同受损长度及位置下铰缝劣化指标,进而提出新型铰缝检测方案,基于试验提出铰缝劣化指标,结合注环氧树脂加固技术进行铰缝预养护;结合现有桥梁历年检测数据,提出铰缝混凝土服役年限预估方法。结果 提出了劣化指标公式及铰缝混凝土劣化模型,通过铰缝混凝土劣化模型可计算出劣化时间,试验桥梁采取新型检测方案和预养护结合技术后,铰缝混凝土劣化时间延长至未采取措施前的2倍以上。结论 应用新技术可以提前预防铰缝受损,节约维修加固成本,延长寿命,为此类空心板梁桥铰缝的预养护管理和维修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集中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无粘结预应力梁的特点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抛物线布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进行对比试验 ,分析了它们的受弯性能。结果表明 ,合理配筋的两跨同时对称加载的连续梁能在形成充分塑性铰后而破坏 ,无粘筋极限应力增量有所提高 ,而连续梁的极限承载力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液压支架上两个结构尺寸,即掩护梁上铰点至顶梁顶面之距和后连杆下铰点至底座底面之距的变化,对支架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它们对受力影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型索拱桥的特点,提出一种可同时进行索力和拱轴线双优化的方法。基于影响矩阵的原理和迭代法,以弯曲应变能最小为优化目标,提出在抗弯惯性矩无穷小的三铰拱索拱桥有限元模型上,进行拱轴线迭代的实用方法,以同时达到索拱桥的索力调整与拱轴线双优化的目标。以跨径600 m索拱桥作为算例,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方法各参数对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仅考虑一种优化因素相比,本文方法弯矩分布更合理,弯矩极值约小10%,弯曲应变能约小20%。抗弯惯性矩无穷小模型比抗压刚度无穷大模型能得到更小的弯曲应变能状态;三铰拱模型迭代收敛性能比两铰拱与无铰拱模型的优;索拱桥压力线高次抛物线拟合后的结构内力比低次抛物线结果的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