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硼 《科学通报》1975,20(12):561-561
本文讨论引力规范理论中爱因斯坦-杨方程简单解的一些特性。这个解是无挠无自旋均匀各向同性理想流体内解:  相似文献   

2.
吴詠时 《科学通报》1973,18(3):119-119
一最近,文献[1]提出了引力规范理论的一种方案。这个方案从局部洛仑兹不变性和引力决定时空几何性质的前提出发,考虑了物质的自旋和引力场的挠率,把标架场和规范场作为引力场的基本场量,在拉氏量中添加通常规范场的动能项,从而导出了(扩充的)Einstein-杨振宁方程作为引力场方程。  相似文献   

3.
郭东升 《科学通报》1979,24(5):198-198
杨振宁引力规范场在无源时的方程为Einstein场方程在无源时为习知,Einstein场方程在真空情况下不存在真正的引力平面解。虽然某些人称某些引力波为平面波,但那不是真正的平面波,而是因为它具有平面电磁波的许多对称性。但在杨振宁场方程中情况却不同,本文导出了它存在平面解,并且准确地求出了平面类波解。这些类波解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类时的,一类是类空的,并不存在类光的平面类波解。  相似文献   

4.
蒋声 《科学通报》1976,21(5):228-228
自从杨振宁将规范场论试用于引力场以来,国内外关于杨振宁方程的讨论甚为活跃。为了将不同理论进行对照,需要求出杨振宁方程的若干严密解,以便分析其中具有物理意义的解,设法排除非物理解。由于杨振宁方程的复杂性,目前除O型解已全部求出外,在N型解中求出了pp波,D型解则仅在静态球对称场情形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本文借助Weyl张量,求出一类D型  相似文献   

5.
广义相对论认为时空具有曲率,有挠引力理论进一步认为时空不仅具有曲率还具有挠率。挠率的引入使有挠引力理论的引力场方程及物体运动方程不同于广义相对论。寻找和分析挠率场的一些可供观测的效应是当前研究有挠引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上帝是微妙的……’——爱因斯坦的科学与生平》一书系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名誉教授、第11届奥本海默纪念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永久研究员A.佩斯所著。他为了撰写本书,多年工作在爱因斯坦档案馆里,并得到爱因斯坦私人秘书(故世不久)的大力协助。本书不仅是一部科研成果的总结,也是一本趣味横生的传记。由于作者文字简练,涉猎面很广,取材内容丰富,实为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1986年杨振宁在北京科学会堂曾对本书作过这样的评价:“写  相似文献   

7.
吴詠时 《科学通报》1980,25(4):156-156
一种很自然的推广或修改广义相对论的途径是建立计及时空的挠率和物质的自旋流动力学相互作用的引力理论(如Einstein-Caron引力理论以及引力规范理论的各种方案等)。到目前为止,这个方向上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探讨有挠引力场方程,关于挠率场的动力学效应却讨论得不多。可是这种讨论,对于实验上检测挠率场的存在以及检验各种涉及挠率场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吴希增 《科学通报》1979,24(19):873-873
各种不同的引力理论所预言的引力波的极化特征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通过观测引力波的极化可鉴别各种引力理论的真伪。本文研究杨振宁场引力波的极化,这对于鉴别这种引力理论是有意义的。 杨振宁场遵从场方程: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也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物理年。作为一项全球性的纪念活动,4月15日,由中国科协、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主办的“世界物理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在纪念大会上,科学家代表杨振宁、李政道、彭桓武、冯端等人分别作了报告,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科学工作在物理学中的杰出贡献及其对世界与公众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使读者能了解这次大会的报告内容,本刊刊登了参加这次会议的部分科学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2.约定论和“空穴概念”致使爱因斯坦离开马赫和转向石里克的不只是哲学上的变幻莫测。1915年,一个至关重要的哲学问题的解决,使得爱因斯坦易于接受石里克的约定论立场;这就是“空穴概念”(“Lochhetrachang”),即the problemof the “hole argument”。早在1913年,爱因斯坦就曾考虑过这种正确的广义协变场方程——广义相对论的数学核心,但他拒绝接受它们,因为这种协变场方程对于“空穴”,即没有  相似文献   

11.
会议简讯     
▲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81年6月30日至7月4日在承德举行,与会正式代表91名,特邀代表12名。中国物理学会周培源、甘柏同志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期间收到了杨振宁博士的贺电。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4篇,大会宣读11篇。周培源教授应邀作了《论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中坐标的物  相似文献   

12.
蒋声 《科学通报》1974,19(7):320-320
最近在文献[1]中提出了引力规范理论的一种方案。随后,在文献[2]中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真空解全部是文献[1]中引力规范理论的无挠真空解,反过来又证明了这种新理论在某些特殊情形下的无挠真空解必为广义相对论中相应的真空解。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而考虑Weyl张量的所有各种类型,求得引力规范理论无挠真空解化为广义相对论真  相似文献   

13.
在平直时空中,矢量场所满足的无源普洛卡方程为《□—m_0~2]A_μ=0。(1)不难证明,在弯曲时空中相应的方程为((?)—m_0~2)A_μ+R_μ~vA_v=0。(2)式中□是弯曲时空中的达朗伯尔算子((?)□A_μ=g~(λρ)A_(μ(?)λρ),R_μ~v是Ricci张量。由无挠条件( Γ_(μν)=  相似文献   

14.
引力拉氏量和局部de Sitter不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詠时 《科学通报》1974,19(11):509-509
最近,我们提出了引力规范理论的一种可能的方案。与广义相对论以及引力规范理论的其他方案相比,这个方案的特点是,从局部Lorentz不变性和引力决定时空的几何性质的前提出发,在引力拉氏量中加进了通常规范场拉氏量的动能项,得到描述引力场的一组新的方程——Einstein-杨振宁方程。但是,我们知道,4-维正常双曲Riemann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和量子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爱因斯坦独自创立相对论已举世公认,但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贡献在流行的观点看来却无甚地位。《爱因斯坦和量子力学》一文从科学史角度阐明,爱因斯坦对作为量子力学基础的矩阵力学、波动力学、测不准关系和几率波解释的建立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此文有助于读者了解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建立所作出贡献的有关情况,以及爱因斯坦为寻求整个物理学的共同基础所作出的努力。本月14日是爱因斯坦诞生105周年,特刊此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6.
规范场     
1984年12月,杨振宁和米尔斯亲临北京参加“杨振宁-米尔斯场学术会议”。会议期间,本刊记者李顺祺拜访了杨振宁和米尔斯,米尔斯欣然应允为本刊写一有关规范场的专文。现将此文特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当恒星演化到半径小于所谓施瓦茨希尔德(Schwarzchild)半径时,光线及任何信号就无法从这颗恒星发射到施瓦茨希尔德半径以外的区域。这是因为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施瓦茨希尔德解告诉我们,光线及任何信号要越过半径为施瓦茨希尔德半径的球面,需要花费无限长的时间。这样,我们就无法观测到以这个球面为界面的区域内的任何现象。这种奇特的区域称为“黑洞”。目前,大多数  相似文献   

18.
朱保如 《科学通报》1990,35(19):1517-1517
爱因斯坦场方程并不唯一确定时空度规,仍然容许时空坐标变换;如何确立实测量与时空坐标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探索已久的复杂问题。然而恰如在引力场中的对钟等问题上,至今存在着根本性的普遍误解。 十多年前人们才知道狭义相对论中的“同时”规定并不是唯一的。爱因斯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不是专门研究引力物理的科学家对引力理论的现状可能会感到惊奇。一方面,有爱因斯坦的著名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引力方程可以从作用量原理导出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7月21日,在清华大学的办公室,杨振宁和施郁谈了他在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大部分内容是以前没有详述过的。在西南联大,吴大猷和王竹溪分别将杨振宁引导到对称性分析和统计力学两大研究方向。在本文中,杨振宁谈到,许宝騄和马仕俊对他的影响也很大。许宝騄讲授的矩阵理论对杨振宁理解量子力学帮助很大,而马仕俊的场论课一方面将杨振宁引导到场论的最前沿,另一方面让杨振宁熟练掌握了反对易厄密矩阵,为几年后研究伊辛模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