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马哲学家西锡罗说得好:“哲学!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使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参见: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概要》第2页)哲学有诸多功能,但它起码的功能之一就是关心理想人格问题,即它能引导人们树立人生理想,进行价值选择,使人对生活寄以希望,使人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使人格得以完善,使人生活得有价值和意义。纵观哲学史,大凡真正有影响的哲学思想,在阐述自己世界观的同时,也往往关心理想人格问题,提出自己的人生理想。哲学世界观往往是哲学家们设计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并通过理想人格的设计引导人们树立人生理想。本文拟从宏观上对中、西传统哲学及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是当代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于实际工作的典范,他的哲学思想是“有哲学实质而无哲学的形式”。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民主革命时期反对“左”倾错误的斗争,军事工作中优秀的哲学品格,对争取人民民主的理论贡献。周恩来在全党全军的集体奋斗中,把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内涵,用具体的、生动的实践形式阐发出来,是他对中国革命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中,理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哲学、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的哲学和90年代以来的后教科书哲学三个阶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凸显了以“矛盾”“实践”和“文明”为核心的“术语的革命”,每一种“术语的革命”都包含着新见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以“矛盾”“实践”和“文明”为核心术语的三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为构建“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贡献了作为“原点”“理念”和“范式”的不同的和独特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统哲学不适当地突出了人而遗忘了存在,现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主要内涵就是将哲学定位为关注人类自身的存在,回答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中国新时期的诸如意识流、先锋、新写实及女性主义等小说流派受其影响,开始了对曾经的和当下的中国人生存状态、精神世界的关注、思考与表现。  相似文献   

5.
老子哲学集形上学、人生论、认识论和历史观于一体,无论从理论深度或逻辑的严密性而言,堪称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完备的形式。其中,形上学是理想人格原则的逻辑起点,理想的人格原则是老子哲学的重心;而认识论是联系“道纪”与人格原则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过客》是鲁迅对自己生命哲学的一个归结。作为精神界的战士,在面对惨淡人生的抉择中,“过客”以其独特的人格,毅然选择向前行走。这种永不回头的“过客”精神,正是鲁迅对绝望人生的生命底线或绝对命令,同时也体现了他反抗虚妄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7.
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论述?这个问题在我国哲学界,从五十年代到现在一直还有不同的看法。这些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不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恩格斯是否把哲学基本问题概括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不是一个唯心主义命题?恩格斯是否肯定回答了思维和存  相似文献   

8.
“孔颜之乐”命题的演变经历了宋儒前的语词诠释、宋儒以来的哲学命题诠释和王国维以来的美学命题诠释三个历程。从美感问题出发,围绕美学史发生逻辑,“孔颜之乐”美学命题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是人格美感,即“从吾所好”的审美情趣观、“君子上达”的审美意志观与“忧道不忧贫”的审美认知观;其二是艺术美感,即“曲―数―志―人”的四层境界论与“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艺术评价“中庸”之道。“孔颜之乐”美学命题的价值主要为发展当代美学基础理论与解决当下民众自身的精神困境,有益于当代美学基础理论立足“人生美学”,并为当下民众探索“诗意地栖居”生活模式提供了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9.
你是否“具有自信心与合作性”?许多别人认为平常的事,你是否自认“有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你是否“时常表示怀疑”?即使遇到不幸、挫折或反对,你是否“仍能保持工作热情”?这是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调查问卷里的4个问题,它所要反映的是中国孩子的创造人格特征。面对这样4个问题,中国孩子是如何回答的呢?中国孩子缺乏创造人格 同时具有“自信心与合作性”、“兴趣与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意志力和进取精神”被专家认为是一个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的青少年所应该必备的。同时在这4个问题前面打…  相似文献   

10.
变“应试教育”而为“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但文化落后地区非一日之功能奏效;“素质教育”并非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素质”是人格、道德、综合的思维方式和具体能力的体现.作为教师,是将聪明才智传递奉献而具永久价值的导师.  相似文献   

11.
日本资本家的四个“法宝”在日本,当一位青年走进一家公司求职的时候,被问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你为什么要到我们这里来工作?”假如他回答说“我希望有机会发挥我的才能,为社会服务”,这当然不算错,但不一定能获得满分。假如他说“我希望做更多的工作,拿更多的钱,改善我的生活”,那么,他算答对了。翻开战后日本的劳资关系史看看,资本家的确是把“小家庭主义”和“自利主义”当作鼓励职工的时  相似文献   

12.
有人划着了一根火柴,用它去点燃蛋糕上的蜡烛。火柴燃烧着,对蜡烛抱怨道:“知道吗?我就是为了你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可是,我又能得到什么回报呢?”蜡烛听了火柴的话,满腹委屈地回答:“你把我点燃,让我奉献出光亮,你为我牺牲,可我又为谁从这个世界消失呢?”蛋糕望着那即将被扔掉的火柴棍儿和闪着烛光的蜡烛说:“知道吗?就连我也要被人们一口一口地吃掉。咱们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人们服务,否则咱们都不会存在呦!”火柴·蜡烛·蛋糕  相似文献   

13.
钟玉华  钟玉荣 《科技信息》2010,(19):234-234,157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独立的人格,让学生为整个完满的人生做准备。独立思考是健康人格的核心,独立意志是健康人格的保证,独立行为则是健康人格的体现。当代教育应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意志、独立行为上有所作为。同时,教学相长,教育也是教师与学生人格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过客>是鲁迅对自己生命哲学的一个归结.作为精神界的战士,在面对惨淡人生的抉择中,“过客“以其独特的人格,毅然选择向前行走.这种永不回头的“过客“精神,正是鲁迅对绝望人生的生命底线或绝对命令,同时也体现了他反抗虚妄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5.
人生是什么?是舞台还是客栈,是拼搏还是旅行,是享乐还是苦役,是泡影还是永恒?自古以来,就有敏感的心智提出并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可是迄今仍未见到一个公认的答案(也许根本就没有公认的答案)。如果说人生似谜,人们是否能窥见其谜底?如果说人生如梦,人们是否有梦醒的时候?对于百味人生这个斯芬克斯之谜,爱因斯坦也颇感困惑。他问道;“究竟是什么东西使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认真负责?这真是一个谜。这一切都是为了谁?难道说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同辈人吗?还是为了子引、后代?都不是。这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不过,他又…  相似文献   

16.
“哲学无用”论是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此观点既有所见也有所蔽。文章通过对其所见与所蔽的梳理和分析,批驳了“哲学无用”论的浅见与近视,阐明哲学的“无用”乃是一种大用;哲学作为对人生有系统的思想的思想,给人以“安身立命”之道,为美好的幸福的人生提供一种超越性的人生智慧.对待哲学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艺术创作活动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活动?对此问题的回答最基本的有两种:“再现”与“表现”,在哲学表述上分别以柏拉图和黑格尔为代表。根据他们各自的哲学体系的整体,对其相关的论述进行分析,并讨论当代对艺术创作活动理论的消解。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现状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表现在爱国奉献意识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缺失,意志力薄弱,人际关系失调等等。本文为解决当代大学生人格的缺陷寻找突破口,从孟子人格思想中提炼出有指导价值的内容,以期知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9.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由观”、“生死观”、“游戏观”是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反映了庄子独特的思想内涵。运用庄子的这些哲学观点,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从而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水乡在哪?大多数中国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在江南。但在经过数十年科考和研究后,我国科学家提出了新说:在中国,仍然保持天然本色的“水乡”是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上有1091个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