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呈严峻态势,青少年犯罪逐年增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由于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方面、社会方面和学校方面给未成年人的心理笼罩了一层阴影,这也是未成年人犯罪还在日益的凸显并且犯罪率还在不断的上升主要原因。本人从未成年人的各种心理上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希望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能有更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罪呈现低龄化趋势,高中生犯罪事件时有报道。该文在对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违规犯罪行为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安全心理学中的工程控制技术、行为控制技术、宏观安全管理技术提出了适应于青少年违规犯罪行为预防控制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道德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道德基础量表,调查杭州市拘留所191名在押人员与167名普通人员的道德敏感性.结果显示:在押人员的道德敏感性显著低于普通人群;外部因素对普通人群的道德敏感性有较大的影响,对在押人员的道德敏感性影响较小;道德敏感性结合外部因素可以形成高准确度的犯罪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案件的70%,其中15、16岁的少年犯罪又占青少年犯罪的70%,有关社会学家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称为我国的三大公害。由此可见,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之患,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已迫在眉睫。[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美国联帮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最近几个月来忽然雅兴大发,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面孔,大谈特谈道德问题,对青年犯罪表示起“关怀”来了。 5月间,胡佛在“联帮调查局公报”的一篇署名的社论中说:美国正在面临着“可怕的青少年犯罪浪潮”,因为,美国的青少年受到无穷无尽的诲淫诲盗的影片和电视的威胁。在这个名义上以专门对付各类犯罪活动为职责的大特务眼中,美国的电影是美国青少年犯罪猖獗的最大原因。4月初,胡佛写信给美国电影协会会长埃里克·约翰斯  相似文献   

6.
近年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值得重视的是其中女大学生犯罪占有相当比例。有数据表明2002年有关机关受理的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中,女大学生涉案的占25%左右,呈上升趋势。同时与违法犯罪相关的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女大学生越轨行为更是屡屡发生。女大学生行为偏失(违法犯罪、越轨等)越来越引发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犯罪的主体,并且其社会危害性极大。本文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目前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拜荣静 《甘肃科技》2006,22(12):263-265
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由于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但判断力欠缺等诸多原因,在生活中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犯罪行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青少年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预防青少年犯罪是每个社会人的责任,制定相应的对策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南。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负面影响,致使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就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实施四个预防和三个工程是治理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青少年犯罪案情分析发现,青少年犯罪普遍存在一个共性即对生命的麻木、漠视与轻狂。生命教育的缺失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却被忽视的原因,因此要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文章首先论述了生命教育缺失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种种表现并对现行教育进行反思,然后对生命教育缺失导致青少年犯罪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提出了实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深化,青少年犯罪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出现了新变化,由原来的小打小闹、小偷小摸发展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目的、有组织、连续作案的团伙犯罪,犯罪手段呈现出残忍化、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倾向,本应天真无邪的青少年,在当今犯下如此多骇人听闻的案例,给我们每一位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公民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2.
本从我区青少年犯罪问题入手,对我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状况、特点、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凯雯 《科技信息》2010,(26):I0072-I0072,I0074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数逐年上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人数比例在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在增大;在未成年人犯罪中,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侵犯财产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三类犯罪约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90%以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认为,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组织化、成人化、暴力化倾向日趋明显,有的犯罪手段特别残忍,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始终是要常抓不懈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从笔者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论述,包括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分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关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吴海轮 《科技信息》2008,(20):225-225
本文指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是道德建设的苍白,提出从音乐教育入手,构筑牢固的思想防线,不断净化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环境,从而改善我们当前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编的“青少年道德价值观问卷”对8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在性别、专业和年级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是趋于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各构成因素的平均分大小依次是:进取性、个人美德、公德、协调性、集体性、利己性;(2)不同亚群体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保定市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调查,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根本在于防而不在于治。而要防止犯罪,就必须弄清犯罪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就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进行了一些探讨,试图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现状 品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一直接受着德育教育。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资料表明:青少年现实主义倾向比较明显。价值观有务实化、功利化的倾向。思想道德认识与行为出现偏差。虽然推崇正义美德,但个人的实践和行动不够。缺乏对远大理想的追求,自我意识膨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生理想。更严重的是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团伙化、暴力化、低龄化、独生子女犯罪增多等特点。1998年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逐年上升,每年有数千名未成年罪犯收监关押改造。80%的未成年罪犯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占50%至60%。公安部8月11日通报,今年上半年,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走高。其中,14岁至25岁的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部犯罪人数的44.7%,在暴力案件的统计中,青少年犯罪的案件竞占七成以上。有85.1%的16岁至17岁、92%的14岁至15岁和92.5%的小于14岁的未成年罪犯涉及了盗窃、抢劫、抢夺和伤害四项罪行。  相似文献   

19.
王耀华 《科技资讯》2006,(3):138-139
该文从学理层面上的迷惑、认知和行为上的脱节、认同取向的浅层次化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道德认同存在的“失范”现象,并指出了青少年道德认同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视角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慧 《科技信息》2010,(3):I0158-I0158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青少年所处心理阶段的特点、自我为中I心以及缺乏心理疏导,是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的重要原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建立心理咨询网络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